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适全

作品数:11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小麦
  • 4篇种质
  • 3篇新种质
  • 3篇花药
  • 3篇花药培养
  • 3篇黄矮病
  • 2篇杂种
  • 2篇偃麦草
  • 2篇细胞
  • 2篇细胞遗传
  • 2篇小麦黄矮病
  • 2篇抗病
  • 1篇代换系
  • 1篇锈病
  • 1篇遗传学
  • 1篇易位
  • 1篇易位系
  • 1篇幼胚
  • 1篇幼胚培养
  • 1篇育种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胡适全
  • 6篇庄家骏
  • 5篇贾旭
  • 4篇钱幼亭
  • 4篇周广和
  • 4篇聂道泰
  • 4篇俞春江
  • 2篇李海健
  • 2篇王剑雄
  • 2篇徐星明
  • 2篇于飞
  • 1篇贾双娥
  • 1篇胡含
  • 1篇戎均康
  • 1篇靳全文
  • 1篇朱立煌
  • 1篇贾旭

传媒

  • 4篇Journa...
  • 2篇遗传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年份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利用花药培养快速创制小麦条锈病和黄矮病抗性新种质被引量:13
1993年
利用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与普通小麦杂交育成的部分双二倍体——中5为外源抗性基因供体,通过花药培养途径,在它与几个冬小麦品种的5个杂交组合中,诱导出试管花粉绿苗144株,移栽加倍后,形成了49个加倍单倍体株系。通过小麦条锈病和黄矮病抗性鉴定获得了几个高抗黄矮病或者对条锈病近免疫的新材料。其中DH728对条锈病菌近免疫,2n=44,减数分裂构型为0.070Ⅳ+0.035Ⅲ+21.579Ⅱ+0.456Ⅰ,为双体异附加系;DH549和DH554不但对条锈病菌近免疫,而且高抗黄矮病,2n均为46,减数分裂构型分别为0.068Ⅳ+0.053Ⅲ+22.659Ⅱ+0.386Ⅰ和0.074Ⅳ+0.011Ⅲ+22.579Ⅱ+0.516Ⅰ,两者均为异多附加系;DH718高抗黄矮病,2n=44+tt,减数分裂构型为0.019Ⅳ+21.871Ⅱ+0.889tt+0.222t。初步推定这些材料的条锈抗性和黄矮病抗性来源于它们中所附加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田间观察、细胞学观察和抗性鉴定表明,这些材料都基本稳定,在抗病育种中可作为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聂道泰庄家骏贾旭胡适全俞春江周广和王剑雄钱幼亭
关键词:花药培养小麦条锈病黄矮病种质
一个抗小麦黄矮病新种质的选育和鉴定被引量:21
1995年
通过广泛的田间鉴定、温室鉴定以及酶联检测(ELISA),从77-5433×中5组合的F_9代中选出一个高抗小麦黄矮病的材料,HG295。HG295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2,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在大部分花粉母细胞中可观察到21个二价体,这说明HG295是一个整倍体材料,遗传上业已稳定。对(HG295×77-5433)F_1代花粉母细胞的观察表明,HG295含有较多的外源遗传物质,可能是一个双体异代换系或具有较大外源片断的易位系。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RAPD标记和Southern杂交等技术,证实了HG295中确实存在来自于中间偃麦草的DNA。
贾旭聂道泰胡适全朱立煌胡含贾双娥庄家骏钱幼亭周广和
关键词:小麦黄矮病BYDV代换系易位系RAPD
小麦幼胚组织培养力的遗传研究被引量:9
1991年
在整个小麦幼胚培养周期内,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根芽原基的形成和幼苗再生等各个阶段都受遗传机制所控制。多数研究表明,小麦幼胚培养力是受少数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同时也存在一些修饰基因,并且许多控制幼胚培养力的基因位于染色体B上,而且第2、4、6部分同源染色体群对幼胚培养力的影响较大。小麦幼胚培养力也与细胞质因子有关,特定的核质组合与培养条件的互作对幼胚培养力有密切的关系。多数研究者注意到,小麦幼胚培养力可能与小麦Rht和D3等矮源基因(dwarfinggene)有关,并认为这类基因可能通过植物激素代谢及渗透势变化等调控小麦幼胚培养力。
徐星明于飞胡适全
关键词:小麦幼胚培养
普通小麦(6X)×苏联球茎大麦(4X)属间整倍体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本研究对12个中国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cv.Chinese Spring)×苏联球茎大麦(Hordtum bulbosum L.)属间整倍体株系及其与中国春小麦回交一代的减数分裂进行了细胞遗传学观察。 这些整倍体株系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基本正常,其单价体频率接近中国春小麦。除2个株系(ST-3,ST-10)平均每细胞的单价体数高于0.5个外,其余都低于0.5个。 6个回交一代平均每细胞单价体数高于1.0个,其它都低于1.0个。根据对整倍体株系及其回交一代的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观察,初步推断这12个株系为中国春小麦-苏联球茎大麦的二体异代换系(ST-2,ST-3,ST-7,ST-8,ST-9,ST-11);异易位纯合体(ST-1,ST-4,ST-5,ST-6,ST-10,ST-12)。
胡适全戎均康汪丽泉
关键词:大麦属间杂种细胞遗传
野生偃麦草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对来自不同产地的野生偃麦草(Elyirigia repens L.Nevski)群体之间和群体内的多样性从抽穗期、抗病性、细胞学以及生化角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不同群体间和同一群体内普遍存在较为丰富的多样性。
靳全文贾旭李海健胡适全庄家骏
关键词:偃麦草
文献传递
小麦-黑麦-中间偃麦草三属杂种F_1及其花粉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2个小麦-黑麦-中间偃麦草三属杂种F1的减数分裂方为复杂,中期Ⅰ染色体平均每细胞构型为19.53Ⅰ+13.47Ⅱ+0.70Ⅲ+0.06Ⅳ和19.99Ⅰ+13.42Ⅱ+0.65Ⅲ+0.04Ⅳ+0.01Ⅴ,后期Ⅰ染色体分配不平衡,单价体并不一定排列在赤道板上,产生各种类型的异常四分体。18株花粉植株染色体组成类型多样,在2个花粉植株中分别观察到端体和等臂染色体。单倍体花粉植株中期Ⅰ染色体配对频率较高,交叉值为1.51-3.85。本文还讨论了三属杂种和花药培养的结合应用。
俞春江贾旭胡适全庄家骏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黑麦小麦细胞遗传学
利用生物化学标记分析鉴定一个抗小麦黄矮病的小麦新种质被引量:11
1994年
利用多个生化标记系统对一个抗小麦黄矮病新种质(HG295)进行了分析鉴定。胚乳水溶蛋白等电聚焦表明,在pH8.0-10.2范围内,中5有3条在其小麦亲本南大2419、克强中均不存在的特异带,其中只有第2条在HG295中得到表达。在HG295中,2DS控制的那条水溶蛋白带发生了缺失。HG295中2DS的缺失在Per-5与Est-6电泳分析中进一步得到确证。Est-7酶谱表明,中5与HG295均表达1条来源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intermedium(Host)BarkworthandDeweyorAgropyrumintermedium(Host)Beauv]的特异带,在HG295中可能发生2DL的缺失。过氧化物的歧化酶分析表明,在HG295中确实发生了2DL的缺失,并且与中5一样表达1条可能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特异带。各种结果都表明HG295是一个2E(X)/2D双体异代换系。
聂道泰贾旭胡适全俞春江庄家骏周广和钱幼亭
关键词:小麦黄矮病抗病育种
小麦花药培养力的遗传研究概况被引量:9
1992年
50年代末期,胡萝卜根的悬浮细胞被诱导分化成完整的小植株,此后,虽然各种植物的离体培养不断获得再生植株,但是,进展比较缓慢,尤其是禾本科作物的花药培养,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基础研究薄弱。本文就小麦花药培养力(Anther Culture Responce。
徐星明胡适全于飞
关键词:小麦花药培养
创制小麦抗病种质新途径的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小麦品种改良离不开优良的抗病种质,远缘杂交一直是创制小麦抗病种质广为应用的常规途径.通过远缘杂交可以把小麦近缘种属的特有抗病性转移到普通小麦中,但由于远缘杂种性状疯狂分离的世代比较长,而且也没有找到有效的人工控制方法,因此要想获得稳定的且具有理想性状的株系比较困难.
贾旭庄家骏胡适全李海健聂道泰俞春江王剑雄钱幼亭周广和
关键词:远缘杂交花药培养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