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云波

作品数:105 被引量:47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4篇再结晶
  • 23篇热轧
  • 15篇相变
  • 15篇连铸
  • 14篇力学性能
  • 14篇奥氏体
  • 14篇力学性
  • 12篇退火
  • 12篇合金
  • 11篇微合金
  • 11篇连轧
  • 11篇晶粒
  • 11篇TRIP钢
  • 10篇织构
  • 10篇显微组织
  • 9篇低碳钢
  • 9篇碳钢
  • 8篇双相
  • 8篇双相钢
  • 8篇微合金钢

机构

  • 101篇东北大学
  • 5篇济南钢铁集团...
  • 5篇济南钢铁股份...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首钢集团
  • 2篇沈阳化工大学
  • 2篇沈阳铸锻工业...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鞍山科技大学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马鞍山钢铁股...
  • 1篇莱芜钢铁集团...
  • 1篇济钢集团有限...
  • 1篇长春轨道客车...
  • 1篇本溪钢铁(集...
  • 1篇山东钢铁股份...

作者

  • 105篇许云波
  • 58篇王国栋
  • 37篇吴迪
  • 27篇刘相华
  • 11篇刘振宇
  • 10篇于永梅
  • 9篇董毅
  • 9篇侯晓英
  • 9篇肖宝亮
  • 9篇张元祥
  • 9篇邓天勇
  • 8篇赵宪明
  • 6篇王洋
  • 6篇孙卫华
  • 6篇焦海涛
  • 5篇侯自勇
  • 5篇胡淑娥
  • 4篇李长生
  • 4篇陈礼清
  • 4篇曹光明

传媒

  • 2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2篇钢铁研究学报
  • 8篇钢铁
  • 7篇金属学报
  • 7篇材料热处理学...
  • 6篇材料研究学报
  • 5篇轧钢
  • 5篇热加工工艺
  • 4篇钢铁研究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塑性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中国冶金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功能材料
  • 1篇金属功能材料
  • 1篇四川冶金
  • 1篇2003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0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10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成本”X80管线钢工艺及力学性能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TMCP技术实现了管线钢X70级向X80级的升级,并研究了板材的力学性能及断口分离现象.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方向的拉伸性能,板状试样得到的强度均比圆棒试样大,并且随着卷取温度的升高,圆棒试样的屈服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各工艺-20℃的冲击功AkV(-20℃)均在310 J以上,韧脆转变温度均在-100℃以下;分析系列冲击载荷-位移曲线得出,随着温度的降低,冲击功降低,最大载荷增大.另外,由冲击断口的能谱分析结果得出,冲击断口附近主要以Al的氧化物、MnS等第二相粒子为主.
肖宝亮许云波王国栋
关键词:TMCP卷取温度断口分离管线钢
400MPa超级钢热连轧过程中再结晶及流变应力的预测被引量:2
2002年
开发了描述低碳钢软化行为的再结晶模型 ,并对奥氏体再结晶动力学和微观组织演变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精轧过程应力—应变模型 ,根据现场数据预测了 4 0 0MPa级超级钢细晶化轧制的轧制力 ,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这项研究可广泛用于钢种开发。
许云波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流变应力再结晶动力学微观组织演变超级钢连轧
超高强贝氏体钢的冲击性能和组织特征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系列冲击和回火实验,研究了TMCP工艺条件下100kg级煤机用钢的冲击性能和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实验钢的组织以马氏体和下贝氏体为主。钢板的韧脆转变温度在-70℃^-50℃之间,钢板断裂为韧性断裂。钢板的冲击功横向比纵向高50J左右。经300℃回火后组织仍然具有较明显的板条特征,基体位错密度大幅下降,少量碳化物已有析出;回火温度到600℃时,板条特征不明显,为典型上贝氏体组织。回火后钢板的冲击功下降约30%。
许云波程四华陈礼清刘相华孙卫华胡淑娥
关键词:冲击韧性韧性断裂位错
含δ铁素体Mn-Al系TRIP钢冷轧退火过程的组织性能被引量:6
2018年
研究了临界区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含δ铁素体的Mn-Al系冷轧TRIP钢(Fe-0.18C-6.4Mn-2.8Al)的组织和性能演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临界区退火温度的提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实验钢的残余奥氏体(RA)含量和强塑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750℃退火2 min实验钢的组织由δ铁素体、临界区铁素体及残余奥氏体组成,其RA含量为24.7%,抗拉强度为773 MPa,断后延伸率39.4%,强塑积为30.46 GPa·%。RA主要集中在粗大δ铁素体与原马氏体边界、原马氏体区域内再结晶铁素体晶界周围以及粗大δ铁素体内的亚晶界附近。
胡智评许云波刘慧王乐
关键词:金属材料残余奥氏体
一步淬火分配钢的工艺设计与微观组织演变被引量:5
2014年
设计并研究了低碳硅锰系淬火分配(Q&P)钢的热处理工艺.利用SEM,TEM和XRD观察并分析了实验钢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理论计算结果显示:Fe-0.21C二元合金的最佳淬火温度为290℃,最大残余奥氏体含量(摩尔分数)为17.9%.工艺模拟结果表明:实验钢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6.7%-17.2%,残余奥氏体平均碳质量分数为1.02%-1.48%.残余奥氏体与相邻马氏体板条间晶体学位向符合K-S关系或N-W关系.实验所涉工艺中均存在新鲜马氏体的生成.随着配分时间的延长,残余奥氏体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残余奥氏体平均碳含量不断增加,最佳配分时间为50 s.配分后期马氏体板条中出现的碳化物导致了残余奥氏体的减少.
谭小东许云波杨小龙吴迪
关键词:Q&P钢马氏体相变残余奥氏体
不同冷轧退火工艺下薄带连铸无取向硅钢的组织和磁性能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1.5 mm厚双辊薄带连铸Fe-1.3%Si无取向硅钢铸带在不同变形量(56.7%,66.7%,76.7%)下进行冷轧,之后再在不同温度(800,850,900,950℃)和时间(1,3,5,7min)下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硅钢的显微组织、析出相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在退火过程中钢中的析出物以MnS为主,其尺寸主要在30~40nm之间,对晶粒的钉扎作用较为明显;退火硅钢的磁感B50稳定在1.77~1.80T;随着变形量从56.7%增大到76.7%,再结晶晶粒明显细化,退火硅钢的铁损P_(15/50)从5.54 W·kg^(-1)下降到4.23 W·kg^(-1);变形量为66.7%的硅钢在900℃退火5min后,再结晶晶粒较大,硅钢的磁性能最优,P_(15/50)约为4.54 W·kg^(-1)。
谢顺卿焦海涛韩琼琼张元祥王洋曹光明李成刚许云波
关键词:冷轧退火薄带连铸无取向硅钢磁性能
一种高Nb-IF钢的组织和织构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以一种新型高Nb-IF钢和传统Nb+Ti-IF钢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相同的冷轧及退火处理,对比研究了两种实验钢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Nb+Ti-IF钢相比,该新型高Nb-IF钢由于添加了较高含量的C和过量的固定元素Nb从而提高了再结晶温度;875℃退火时,平均晶粒直径由传统Nb+Ti-IF钢的15.4μm细化到12.1μm,大量尺寸在10~30nm之间的细小Nb(C,N)复合析出粒子是其晶粒细化的原因;有利r值的ND∥{111}纤维织构峰值更加尖锐且发展速度较快.EBSD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高Nb-IF钢组织均匀性良好,相邻晶粒取向夹角≤15°的小角晶界及低ΣCSL晶界含量增加.
侯自勇许云波王佳夫吴迪
关键词:退火织构
控制冷却对管线钢X65组织细化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在实验室φ450热轧实验机上进行了微合金管线钢X65轧后控冷工艺的研究,以便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实验和理论依据.通过TEM分析可知,针状铁素体组织典型的形貌为非常微细的亚结构、高位错密度以及部分细板条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M/A岛和渗碳体.实验表明,随卷取温度的降低和冷却速度的增加,显微组织明显细化,针状铁素体体积分数增加且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因而通过控制轧后冷却制度可以实现X65铁素体-少珠光体钢的柔性化轧制,细化组织,从而显著提高力学性能,达到甚至超过X70钢的级别.
张红梅许云波刘振宇王国栋
关键词:晶粒细化针状铁素体力学性能管线钢
低碳钢低温区流变应力的预测被引量:5
2002年
在 Sellars- Tegart方程的基础上确立了低温区的 ε,ε与 T的关系式。针对 SS4 0 0钢 ,建立了在低温区预测流变应力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由两个基本方程组成 ,它们确立了应力与应变、温度、应变速率的数学关系 ,成功地预测了动态回复型、动态再结晶型应力 -应变曲线 ,以及应变诱导相变对该曲线的影响。利用上述模型对 4 0 0 MPa级超级钢细晶化工业轧制实验的轧制力进行了预测 ,其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许云波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低碳钢应变诱导相变动态再结晶流变应力
临界区退火对含磷低硅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在实验条件下对含磷TRIP(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钢进行临界区退火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退火条件对实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添加P元素降低钢中的Si含量,可改善表面质量,解决镀锌问题,且P价格低廉,成本降低.结果表明:随等温时间增加,贝氏体含量增加,抗拉强度增加;在两种等温温度下,残余奥氏体量都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780℃等温时在180 s时得到最大的残余奥氏体量22%,800℃等温时在90 s时得到最大的残余奥氏体量20%;780℃等温180 s时获得最佳力学性能,强塑积达22 854 MPa·%,P的加入并未引起力学性能损失,各项力学性能优良.
陈蓬许云波沈春豫王国栋
关键词:TRIP钢含磷低硅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