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松 作品数:11 被引量:6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108例。依据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倍他乐克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联合胺碘酮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水平、两组患者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药物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2%,研究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干预,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有所好转,研究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比对照组更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压(LVPS)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心动过缓及静脉炎的总发生率为16.7%;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NE、E、PRA、 AngⅡ及AL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8.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提升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减少左室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内径,提升左室收缩压,改善心肌血管内皮功能,应用效果满意,可考虑普及应用。 曾劲 文芳 邓建松 卢洁 王秀萍 张书勤关键词:倍他乐克 胺碘酮 坦索罗辛与非那雄胺联用治疗对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盐酸坦索罗辛单药及与非那雄胺联合用药对不同年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评价。方法:99例BPH患者分为<60岁或≥60岁两个年龄段,随机分为单用坦索罗辛组及与非那雄胺联合用药组。予以口服坦索罗辛0.2mg,qd,或同时予以非那雄胺5mg,qd po,疗程24周。治疗前后检测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速(Q_(max))、残余尿量(PRV)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IPSS降低,Q_(max)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一年龄段单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比较,<60岁患者,治疗后IPSS与Q_(max)差异不显著,然而在≥60岁患者,联合用药组IPSS明显较低同时Q_(max)明显较高,差异显著。QOL、PRV和PSA在各组治疗前后差异均不显著。同一年龄段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坦索罗辛单药及与非那雄胺联合均能改善BPH患者病情,≥60岁患者,联合用药疗效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 李钢 夏克勤 邓建松 蔡勇 黄琪亮 郝志鹏关键词:坦索罗辛 非那雄胺 前列腺增生症 自噬蛋白Parkin和P6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自噬蛋白Parkin和P62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5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手术切除的5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50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Parkin蛋白和P6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Parkin蛋白和P62蛋白均主要表达于细胞浆。Parki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3,P=0.000)。P6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5,P=0.005)。Parkin蛋白在组织高分化中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P<0.05);P62蛋白在临床分期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62蛋白的表达与Parkin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r=0.09,P>0.05)。结论肿瘤细胞自噬活性的提高可能参与人结直肠癌的发展,Parkin蛋白和P62蛋白表达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进展的潜在标志物。临床病理检测Parkin蛋白和P62蛋白的表达,对判断患者预后及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王晓林 邓建松 冯茂辉关键词:结直肠癌 细胞自噬 免疫组化 组织分化 大脑淀粉样血管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1年 目的探讨大脑淀粉样血管病(CAA)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A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对CAA的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特点,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CAA的报道逐年增多,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脑叶出血是CAA最常见的表现;该病诊断困难,确诊需病理学检查;对CAA所致的脑出血手术要慎重。结论目前还没有临床标准来区分脑出血是由CAA还是由其它原因所导致的。原发性、非外伤性和非高血压性老年患者脑出血应考虑CAA。 刘红朝 王宝峰 郝志鹏 黄琪亮 彭桦 邓建松 李刚 郭东生 雷霆 李龄关键词:脑出血 病理组织学 慢性乙肝妊娠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妊娠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接诊的慢性乙肝妊娠患者3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2例)接受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19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诺福韦酯,两组新生儿娩出后均接受阻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分娩前的肝功能、病毒学应答情况及乙肝母婴传播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分娩前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并且观察组分娩前的ALT、HBV-DN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分别为97.98%和94.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41%和4.90%(P<0.05)。观察组婴儿出生时、6月龄、12月龄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HBV-DNA≥100 IU/ml率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82.35%(84/1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乙肝妊娠患者在孕期服用替诺福韦酯能够有效降低其血清HBV-DNA水平,改善肝功能,同时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的HBV感染率,且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反应,有较高的安全性。 邓建松 代勇 徐一玲 魏柏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妊娠 替诺福韦酯 母婴传播 母婴阻断 短效口服避孕药和雌孕激素序贯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采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或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行人工流产术后治疗者120例,数字表法分3组各40例。治疗Ⅰ组采用口服短效避孕药治疗,治疗Ⅱ组实施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且未服用含激素类药物。比较3组术后恢复情况、雌孕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8.3±2.8d、5.3±1.8d、4.2±1.2d)及出血量(62.3±15.8ml、56.3±11.8ml、52.2±10.3ml)依次降低,月经复潮时间(37.2±10.8d、30.3±8.8d、28.8±8.3d)依次降低(均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治疗Ⅰ组、治疗Ⅱ组(6.4±1.3mm、7.0±1.8mm)均高于对照组(4.4±1.2mm)。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孕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27.5%、12.5%、5.0%)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采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或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效果均较好。 徐一玲 尹青 熊茵 徐惠敏 张丝梅 邓建松关键词:人工流产术 短效口服避孕药 术后恢复 575例视力残疾鉴定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视力残疾患者的患病率及致盲原因,探讨临床防盲的重点,降低其发生率。方法由经过残疾鉴定培训的高年资眼科主治医师进行眼科检查和综合分析,明确病因和诊断,确定视力残疾等级。结果共确定视力残疾575人,男性317人,女性258人,其中低视力349人(60.70%),盲226人(39.30%)。男性低视力、盲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视力残疾的病因依次为病理性近视110人(19.1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7人(16.87%)、白内障89人(15.48%)、青光眼58人(10.09%)。年龄>60岁人群视力残疾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的疾病对视功能的损害非常严重,应该加强早期防治。高龄也是视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定期对>60岁人群进行眼科疾病的筛查和干预,有利于保护视功能,降低盲的发生率。 金慧瑜 邓建松关键词:视力残疾 低视力 视网膜病变 残疾鉴定 防盲 高浓度玻璃酸钠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泪膜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作者医院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56例(56只眼)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只眼。观察组用玻璃酸钠滴眼液(3 g/L)点眼,对照组用玻璃酸钠滴眼液(1 g/L)点眼,两组术前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术后均给予典必殊滴眼液点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7、15 d的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及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结果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0d,两组的泪膜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症状评分、BUT水平治疗后1、7和1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评分治疗后7 d和1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7 d主观症状评分、BUT、F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评分治疗后1 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7、15 d主观症状评分、BUT、F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评分治疗后1 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够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较快改善干眼症状,促进泪膜恢复,提高泪膜的稳定性。 金慧瑜 邓建松关键词:干眼 玻璃酸钠 超声乳化 泪膜 microRNA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特点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致死率较高.目前,其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前列腺特异抗体、直肠指检和穿刺活检.microRNAs(miRNAs)是一类新近发现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包含... 李钢 邓建松 彭桦 夏克勤关键词:前列腺癌 基因表达 老年患者 数码眼底照相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筛查DR并早期干预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数码眼底照相机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并早期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6-12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30例260眼,进行数码眼底照相检查和FFA检查。结果:数码眼底照相中NPDR 82眼,PDR 28眼。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中,NPDR 89眼,PDR 29眼。与FFA检查的金标准结果比较,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筛查DR的Kappa值为0.87(>0.61)。两种方法对不同病程分期DR的检出结果无差异(P>0.05)。病程>10a的糖尿病患者,DR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数码眼底照相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行常规视网膜检查,是早期发现DR的有效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对降低DR的致盲率具有重要意义。 罗会舟 金慧瑜 黄萍 邓建松关键词: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