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少文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2篇预后
  • 2篇细胞癌
  • 2篇肝癌
  • 2篇肝癌细胞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癌细胞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凋亡
  • 1篇预后因素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抑制
  • 1篇增殖抑制作用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 1篇酸酶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华县人民医院
  • 1篇佛山市顺德区...

作者

  • 6篇金少文
  • 2篇褚忠华
  • 2篇王捷
  • 1篇张萦斐
  • 1篇毛凯
  • 1篇张建龙
  • 1篇孙健
  • 1篇方建培
  • 1篇徐宏贵
  • 1篇黄拼搏
  • 1篇何传超
  • 1篇郭海霞
  • 1篇肖治宇
  • 1篇徐康
  • 1篇徐鋆耀
  • 1篇黄伟华
  • 1篇孙情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手术方式、病理分型、临床疗效等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共收治的7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因素。结果 7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30例(40%),姑息性治疗45例(60%)。根治性切除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61.2%、39.8%,中位生存期25个月;姑息性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分化肿瘤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2.3%、41.2%,显著优于低分化肿瘤患者的42.7%、17.5%(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根治性切除、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的首选,肿瘤分化程度高、TNM分期低的患者预后相对良好。
李伯健张建龙金少文孙健王捷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预后因素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随访。方法回顾我院7年半收治的经手术切除并病理确诊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病例资料,就其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随访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60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中位年龄为46岁。盆腹腔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其次为颅内、耳鼻喉口腔。约一半的患者出现专科症状而就诊。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确诊。27例(45%)患者术后进行了复查随访,且多为1年内。27例中有4例在复查随访时发现复发。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大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生长较缓慢,诊断主要依赖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确诊,手术完整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应定期进行随访复查。
金少文何茂钦孙情王开美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梭形细胞肿瘤随访
肝再生磷酸酶-1稳定转染肝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功能
2015年
目的 构建肝再生磷酸酶-1(PRL-1)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PRL-1的肝细胞癌Huh7细胞株,研究PRL-1在Huh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人肝癌组织总RNA中扩增PRL-1基因编码区域(CDS)全长序列,与双酶切的pMSCV-PIG质粒连接,经PCR及测序鉴定pMSCV-血细胞凝集素(HA)-PRL-1载体构建成功.用293T细胞包装病毒,并感染Huh7细胞,1 mg/L嘌呤霉素持续加压筛选2周后,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RL-1在Huh7中的表达.PRL-1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成功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进行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PRL-1在Huh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PRL-1基因CDS序列完全正确,且正确插入到pMSCV-PIG载体中,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稳定转染效率在90%以上,FQ-PCR结果显示PRL-1稳定转染组其mRNA表达是对照组的(4.4±1.5)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L-1在Huh7细胞中过表达.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PRL-1促进Huh7细胞增殖(P<0.01).PRL-1稳定转染细胞2周克隆形成率为(26.7±1.9)%,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P<0.01].PRL-1稳定转染组较对照组侵袭细胞数量增多(P<0.01).结论 PRL-1肝细胞癌Huh7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成功,PRL-1促进Huh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
金少文王开美徐康徐鋆耀褚忠华王捷
关键词:肝细胞癌反转录病毒载体生物学功能
两种菌种来源的左旋门冬酰胺酶抗白血病作用与机制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比较大肠杆菌来源的左旋门冬酰胺酶(E.coli-L-Asp)与欧文菌来源的左旋门冬酰胺酶(Erwinia-L-Asp)体外抗白血病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两种来源的L-Asp分别处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株(REH、Jurkat),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变化(IC50),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高压液相色谱(HPLC)检测用药后培养液中4种氨基酸[门冬酰胺(Asn)、门冬氨酸(Aspa)、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REH、Jurkat细胞株对两种L-Asp的抑制作用均敏感,且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即在较低的药物浓度下,细胞增殖抑制率处于较低水平,而药物浓度增加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其中作用后24 h,Erwinia-L-Asp组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E.coli-L-Asp组(P<0.05),但至48 h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种药物在低浓度时均能耗竭培养液中的Asn,且作用相当(P>0.05),高浓度时耗竭Gln作用才凸显,而Erwinia-L-Asp的作用明显强于E.coli-L-Asp(P<0.05)。结论:两种菌种来源的L-Asp抗白血病作用与剂量存在量效关系,除耗竭外环境中的Asn和Gln外,诱导细胞凋亡也是其抗白血病作用之一。ErwiniaL-Asp具有起效快、Gln耗竭作用较强的特点,可作为临床儿童ALL治疗的一线药物选择。
王开美徐宏贵郭海霞金少文罗湘琴方建培
关键词:左旋门冬酰胺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凋亡
ATP6L对人肝癌细胞HCCLM3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2012年
目的观察ATP6L表达变化对人肝癌细胞HCCLM3侵袭能力等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ATP6L-RNAi真核表达载体ATP6L-sh与阴性对照载体Con-sh,并分别转染至HCCLM3细胞,建立稳定干扰ATP6L的细胞株和阴性对照细胞株,通过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检测人肝癌细胞HCCLM3的体外侵袭能力变化,通过Westernblot实验、明胶酶谱测定、原位荧光酶谱测定等实验技术,检测ATP6L—sh和Con—sh两株细胞ATP6L蛋白表达水平、上清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活性以及胞内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B)活性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细胞株比较,稳定干扰ATP6L表达的ATP6L-sh细胞株ATP6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减弱。ATP6L—sh细胞与对照细胞分泌上清液中MMP-2活性分别为1.81±0.18、18.40±1.26(P〈0.05);细胞内CathepsinB活性分别为228.6±21.1、471.7±21.4(P〈0.05),活性均明显降低。结论ATP6L在肿瘤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ATP6L蛋白表达可有效降低肝癌细胞HCCLM3的侵袭能力,ATP6L蛋白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可能与调控MMP-2和CathepsinB活性有关。
张萦斐何传超毛凯黄拼搏金少文肖治宇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B
微小RNA-150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mi R)-150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肝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mi R-150表达。原位杂交技术(ISH)进一步验证肝癌和配对癌旁组织mi R-150表达差异。将肝癌组织中mi R-15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关联分析。Kaplan-Meier法检测mi R-150阴性组和阳性组生存曲线。Cox单因素回归模型分析mi R-150表达与患者术后总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q RT-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12例中有8例肝癌组织低表达mi R-150,肝癌组织中mi R-150表达明显降低(P=0.034)。ISH结果与q RT-PCR结果相一致,即肝癌组织大部分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62%癌旁组织ISH染色强度高于配对的肝癌组织(P<0.001)。关联分析提示mi R-150表达与AFP、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脉管癌栓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mi R-150阳性组患者术后总生存明显高于mi R-150阴性组(P=0.004,Kaplan-Meier法)。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肝癌组织低表达mi R-150是患者不良预后指标(P=0.005)。结论肝癌组织低表达mi R-150与肿瘤侵袭表型相关,提示不良预后。
黄伟华金少文蓝球生褚忠华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