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博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硅酸盐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9年
- 硅酸盐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而成为一类重要的能源材料和节能材料。综述了硅酸盐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它的特点和优势,总结了它的制备方法,概括了长余辉发光模型,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和应用的方向。
- 陈小博刘应亮李毅东
- 关键词:长余辉发光稀土离子
- 水热-均匀沉淀法制备亚微米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_2O_4∶Eu,Dy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水热-均匀沉淀法,以尿素为沉淀剂,在聚四氟乙烯低温反应釜中160℃水热,在较低的煅烧温度下制备了亚微米级长余辉发光材料Sr0.97Al2O4∶Eu0.01,Dy0.02。XRD结果表明,在1000℃煅烧4h能得到单相的SrAl2O4∶Eu,Dy,SEM测试显示SrAl2O4∶Eu2+,Dy3+发光材料为球状形貌,粒径大小约为200~500nm,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升高,SrAl2O4∶Eu2+,Dy3+的发光强度也随之增强,其激发光谱峰值位于360nm,发射光谱峰值位于513nm,SrAl2O4∶Eu2+,Dy3+在1100℃煅烧后的余辉衰减时间比1000℃煅烧后显著提高,其热释光谱峰值在80~90℃。
- 李毅东朱勇陈小博刘应亮
- 关键词:DY^3+长余辉
- 纳米晶Y2O2S∶Eu^3+,Mg^2+,Ti^4+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溶剂热-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纳米晶Y2O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XRD、TEM、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所制备的Y2O2S∶Eu3+,Mg2+,Ti4+纳米材料为单相,六方晶。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表明所制备的Y2O2S∶Eu3+,Mg2+,Ti4+纳米材料粒径小,分布集中。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表明Eu3+离子能有效地掺入硫氧化钇基质中,并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余辉测试表明其余辉颜色为红色,具有良好的余辉效果。
- 艾鹏飞刘应亮李毅东陈小博谭宁会
- 关键词:硫氧化钇纳米晶长余辉发光
- 沉淀法合成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2MgSi2O7:Eu^2+,Dy^3+被引量:14
- 2010年
-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高亮度的长余辉发光材料Sr2MgSi2O7∶Eu2+,Dy3+。通过XRD、荧光光谱和热释光谱对其进行表征。XRD测试表明所制备的Sr2MgSi2O7∶Eu2+,Dy3+为单相,四方晶。荧光光谱测试表明,用λem=467nm作为监控波长,在275~450nm之间有宽的激发光谱,峰值位于399nm。用λex=399nm激发样品,其发射光谱为一宽带,峰值位于467nm。1050℃煅烧前躯体所制备的Sr2MgSi2O7∶Eu2+,Dy3+发光性能最好。热释光谱峰值位于357K,适合长余辉现象的产生。对Sr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
- 陈小博李毅东艾鹏飞谭宁会刘应亮
- 关键词:共沉淀法长余辉发光
- 蓝色发光材料Sr_2MgSi_2O_7∶Eu^(2+),Dy^(3+)的微波合成及性能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Sr2MgSi2O7∶Eu2+,Dy3+粉末,研究了微波辐射功率和加热时间对制备Sr2Mg-Si2O7∶Eu2+,Dy3+的影响,确定了微波法合成Sr2MgSi2O7∶Eu2+,Dy3+的最佳条件,并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合成的Sr2MgSi2O7∶Eu2+,Dy3+属于四方晶系。荧光光谱测试表明,用lem=467nm作为监控波长,在200nm^450nm之间有宽的激发光谱,峰值位于398nm。用lex=398nm激发样品,其发射光谱为一宽带,峰值位于467nm。Sr2MgSi2O7∶Eu2+,Dy3+的荧光强度和余辉性能随辐射功率和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中以辐射功率720W,反应时间25min时荧光强度最强,余辉时间可达8h。
- 陈小博刘应亮谭宁会肖琴肖丽媛
- 关键词:蓝色发光材料微波合成稀土离子
- 核-壳结构SiO_2@SrAl_2Si_2O_8∶Eu^(2+)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
- 2010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核-壳结构SiO2@SrAl2Si2O8∶Eu2+粒子.经1000℃煅烧,在粒径约为350~400nm的单分散SiO2微球表面包覆了一层SrAl2Si2O8∶Eu2+.分别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PL)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SrAl2Si2O8∶Eu2+包覆层为六方相结构;SEM分析表明,在进行包覆后,核-壳结构SiO2@SrAl2Si2O8∶Eu2+粒子仍然呈良好的单分散状态;TEM分析表明,核-壳结构粒子存在明显的包覆层,其厚度约为20~30nm;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表明,Eu2+有效地掺入了SrAl2Si2O8基质中,并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SiO2@SrAl2Si2O8∶Eu2+的激发光谱峰值在361nm,发射光谱峰值在441nm,为Eu2+5d-4f跃迁.
- 李毅东陈小博艾鹏飞刘应亮
- 关键词:核-壳结构溶胶-凝胶法
- 亚微米Sr_2MgSi_2O_7:Eu^(2+),Dy^(3+)的水热共沉淀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2013年
- 通过水热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亚微米长余辉发光材料Sr2MgSi2O7:Eu2+,Dy3+,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光致发光以及热释发光光谱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000℃下烧结4 h的样品为四方晶系单相,结晶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进一步改善,所制备的材料分散性良好,尺寸在200~300 nm之间。在399 nm激发下,样品呈现出主峰位于467 nm的蓝光发射,来自于Eu2+的5d-4f跃迁。在1 100℃烧结获得的样品的长余辉发光优于1 000℃烧结的样品。样品的热释光谱为一个不对称分布的宽带,主峰位于330~340 K之间,热释光谱对应的峰值范围有利于产生长余辉发光。
- 张浩然陈小博雷炳富肖勇刘应亮郑明涛董汉武
- 关键词:稀土离子长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