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红岩
-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功能未知基因C17orf77重组蛋白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体外克隆表达C17orf77重组蛋白,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初步探索该蛋白的生物学作用,观察其细胞系分布特征。方法以HepG2细胞cDNA为模板,PCR扩增C17orf77目的基因片段,构建pET-32a(+)-C17orf77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IPTG诱导C17orf77重组蛋白表达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以重组蛋白免疫大耳白兔,获得兔抗C17orf77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分析其特异性及检测效价。MTT法观察不同浓度重组蛋白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观察C17orf77蛋白在HepG2、L02、LX2和Jurkat细胞系的表达情况。结果 PCR扩增获得C17orf77基因片段,成功诱导表达了C17orf77重组蛋白。制备了多克隆抗-C17orf77,ELISA检测抗体效价>1∶1280000。不同浓度C17orf77重组蛋白对HepG2细胞无明显增殖促进或抑制活性(P>0.05)。C17orf77蛋白在HepG2、L02、LX2和Jurkat细胞系均有分布。结论利用体外克隆表达的C17orf77重组蛋白可制备效价和特异性均较高的多克隆抗体。HBV感染相关基因C17orf77在体外肝脏的间质和实质细胞,以及CD4+T细胞系(Jurkat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提示该基因可能与HBV感染的致病过程相关。
- 孟雪顾红岩李辉孙月詹永婧张仁雯郝晓花魏红山李兴旺
- 关键词:基因抗体重组蛋白质类
- 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了解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和(或)便标本,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RT-PCR)法进行病原体的检测,同时收集和整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多见于≤3岁年龄组儿童(占88.84%);5~8月份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非EV71非Cox A16肠道病毒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占43.72%);6例EV71和3例Cox A16分别属于C4a和B1b亚型,并存在多个传播链。结论 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高峰时间延长,非EV71非Cox A16型肠道病毒成为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 顾红岩詹永婧李辉华文浩魏红山李兴旺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
- EV71和CoxA16病毒的区别与联系被引量:10
- 2014年
-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和口腔部的疱疹,由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A(CoxA)和B组,埃可病毒(ECHO viruses)4、6、7型等感染引起,CoxA16和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尤其常见。1958年,加拿大首次分离出CoxA16[1],1969年,加利福尼亚首次报道了EV71[2],至1972年美国纽约、孟加拉国、澳大利亚陆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流行时才真正分离出EV71病毒[1]。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为CoxA16,20世纪70年代后,EV71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二者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暴发。CoxA16:美国(1968年)[4]、日本(1970年)[5]、澳大利亚(1991年)[6]、台湾(2006至2008年)[7]、西班牙(2009年)[8];EV71:马来西亚(2000至2003年)[9]、新加坡(2000年)[10]、泰国(2008至2009)[11]、韩国(2008至2009年)[12]、中国阜阳(2008年)[13]。显然,手足口病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已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重视。本文拟从病原学、临床表现、病毒基因型和核苷酸序列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以及发病机制方面,对手足口病的两种主要病原体,即EV71和CoxA16的区别和联系进行综述。
- 顾红岩李兴旺
- 关键词:COXA16EV71病毒柯萨奇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人肠道病毒71型
- 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原分布及临床特点被引量:35
- 2015年
- 目的 分析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原学分布及主要病原所致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北京地坛医院的128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采集粪便标本,采用One Step 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分型检测,观察病原学分布特点,分析主要病原所致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并扩增主要病原的VP1片段,构建进化树,简要分析其亲缘进化关系.结果 共收集128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多见于≤2岁患儿(81.6%,102/125);共检出11种不同的肠道病毒,肠道病毒的总阳性率为76.6% (98/128),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6)阳性率为43.0%(55/128),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为14.8%(19/128).CA6手足口病患儿除在常见部位出现皮疹外,还易在非典型位置出现皮疹,如口周、躯干、四肢和面颈部(47%,26/55);55例CA6患儿中,6例出现了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其中1例伴有2型呼吸衰竭;EV71患儿较CA6患儿更易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42% (8/19)比11% (6/55);x^2=7.041,P=0.008].13例患儿在手足口病恢复期出现了指(趾)甲脱落[12例CA6(23%,12/53)和1例CA10患儿(17%,1/6)],与CA6感染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x^2=9.297,P=0.002).33例CA6 VP1亲缘进化树分析显示,本研究中的CA6与中国台湾的分离株高度相似,核苷酸相似性为95.91% ~ 98.89%.结论 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主要病原为CA6,其次为EV71;CA6引起的手足口病皮疹累及范围广泛,可出现类似于EV71感染所见的神经系统受累甚至肺水肿;当神经系统受累时,EV71患儿易出现精神状态改变.
- 顾红岩刘志达张玲陈勇杨思园张维燕李兴旺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感染
- C9orf47-1重组蛋白的克隆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
- 2014年
- 目的克隆表达C9orf47-1蛋白,探索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C9orf47-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纯化目的蛋白,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9orf47-1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在HepG2、L02、LX2和Jurkat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及重组蛋白对HepG2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PCR扩增获得序列完全正确的C9orf47-1基因片段,构建的C9orf47-1原核表达载体能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C9orf47-1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经Ni-NTA纯化后免疫大耳白兔,获得的多克隆抗体效价高达1∶640 000,并识别C9orf47-1蛋白;C9orf47-1蛋白在4种细胞系中均有表达,其中在HepG2和Jurkat中的表达量高于L02和LX2;重组蛋白未引起HepG2细胞的内质网应激,但可引起细胞周期的变化:延长G1、G2期,缩短S期(P<0.05)。结论 C9orf47-1重组蛋白具有抗原性,该蛋白对肝细胞周期(G2/S)有一定的阻滞作用。
- 顾红岩孟雪李辉郝晓花李兴旺魏红山
- 关键词:HBV分泌蛋白
- C7orf69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13年
- 目的体外克隆表达并纯化C7orf69重组蛋白,对C7orf69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PCR扩增C7orf69目的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Ni-NTA纯化目的蛋白。结果扩增获得序列完全正确的C7orf69基因片段(自然变异体),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高效表达,在非变性条件下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蛋白。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7orf69蛋白(含信号肽)含有PKC、CK2磷酸化位点和N-十四烷基化位点。结论成功的对分泌蛋白C7orf69进行了基因克隆、表达与初步纯化,为其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顾红岩孟雪李辉郝晓花李兴旺魏红山
- 关键词:基因分泌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