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林龙

作品数:42 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茶树
  • 6篇绿茶
  • 5篇基因
  • 4篇生物信息
  • 4篇生物信息学
  • 4篇主成分
  • 4篇主成分分析
  • 4篇氨基酸
  • 3篇植物
  • 3篇生化成分
  • 3篇香气
  • 3篇克隆
  • 3篇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蛋白质组学
  • 2篇选育
  • 2篇亚细胞
  • 2篇叶肉

机构

  • 38篇湖北省农业科...
  • 8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滇西科技师范...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湖北生物科技...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保山市农业环...

作者

  • 42篇马林龙
  • 34篇金孝芳
  • 29篇刘艳丽
  • 17篇龚自明
  • 9篇曹丹
  • 7篇王胜鹏
  • 6篇郑琳
  • 6篇刘盼盼
  • 4篇郑鹏程
  • 4篇高士伟
  • 3篇韦朝领
  • 3篇滕靖
  • 3篇邓威威
  • 3篇金阳
  • 2篇焦春海
  • 2篇叶飞
  • 2篇贾尚智
  • 2篇周媛
  • 2篇顾辰辰
  • 1篇李娟

传媒

  • 4篇植物科学学报
  • 4篇茶叶学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茶叶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茶叶通讯
  • 2篇生物技术进展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茶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优良茶树品系绿茶香气成分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6个茶树品系所制绿茶的香气成分进行系统鉴定分析。结果表明,6个茶树品系所制绿茶均具有鲜、清、高等典型的绿茶香气特征,其中01-4-7、20-2-1和03-7-1带有花香;共检出55个香气成分,以醛类、醇类、酯类化合物为主,芳樟醇、壬醛、(Z)-己酸-3-己烯酯和香叶醇含量较高,其次是(E)-己-3-烯基丁酸酯、二甲硫、水杨酸甲酯、庚醛、癸醛等;不同茶树品系所制绿茶在香气物质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样品存在一些含量较高的特异性香气成分;共得到9个气味活度值相对较高的香气成分,依次为芳樟醇、癸醛、二甲硫、β-紫罗兰酮、香叶醇、壬醛、庚醛、(E)-2-壬烯醛、(Z)-己酸-3-己烯酯,对所测样品的香气形成贡献较大。多重分析表明:在香气成分上,6个茶树品系与福鼎大白茶(对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茶树品系03-7-4、01-4-7、07-7-68和03-7-1所制绿茶的香气成分较为相似,20-2-1含有较高含量的酯类化合物且香气总量高,07-7-64有高含量的醛类化合物;关键变量分析表明有19个香气成分是所测样品间的关键差异香气成分。
马林龙刘艳丽曹丹龚自明刘盼盼金孝芳
关键词:茶树香气成分绿茶
基于茶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植物亚细胞定位预测软件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以500个茶(Camellia sinensis(L.)O.Ktze.)叶片的蛋白质作为数据集,比较TargetP、WoLF PSORT、LocTree和Plant-mPLoc 4种软件预测亚细胞定位的可信度和灵敏度。结果显示,4种软件预测可信度均高于80%,依次排序为TargetP>LocTree>WoLF PSORT>Plant-mPLoc。其中,LocTree对细胞质蛋白和分泌蛋白检测灵敏度最高,但对叶绿体蛋白灵敏度最低;Plant-mPLoc检测核蛋白最灵敏,但对细胞质蛋白最不敏感;TargetP检测叶绿体蛋白最灵敏,但仅能区分3个亚细胞器官;WoLF PSORT对分泌蛋白检测灵敏度最低,但对其他蛋白均较灵敏。基于上述结果,该研究针对4种软件提出了合理的使用建议。
刘艳丽周媛曹丹马林龙龚自明金孝芳
关键词: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不同茶树品种(系)的绿茶滋味分析及评价模型构建被引量:29
2020年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的滋味品质,该研究系统分析了25个茶树品种(系)绿茶的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及其Dot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滋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滋味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儿茶素、咖啡碱是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苦涩味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所测样品中涩味的主要贡献物质,EGCG和咖啡碱为所测样品中苦味的主要贡献物质。氨基酸是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鲜味、甜味差异主要因素,谷氨酸是所测样品中鲜味的主要贡献物质。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018%,并以前5个主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贡献率构建了滋味品质评价模型,模型评价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较为相似,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791;利用模型中各主成分的得分,能够较好的区分所测样品的苦、涩、鲜、爽等滋味特征。因此,该研究所建模型能够较好的评价所测样品的滋味品质及其主要滋味特征的差异,为各茶树品种(系)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滋味品质的科学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马林龙刘艳丽曹丹刘盼盼王胜鹏黄咏明金孝芳
关键词:绿茶主成分分析
茶树嫁接技术及其对茶树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嫁接因结合了接穗和砧木各自的优势而具有一种或多种显著的增益效果,在低产茶园改造、良种推广以及茶树新品种选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文章重点综述了茶树嫁接技术、嫁接对茶树的影响,以及在品种选育中应用等相关研究,并对嫁接在茶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嫁接在茶树中的应用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
马林龙曾慧莹曹丹刘艳丽李叶云金孝芳
关键词:茶树嫁接品种选育
一种茶树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一种茶树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方法,其以茶树种子苗嫩叶为材料,采用酶解法分离、密度梯度法纯化建立了原生质体制备体系。幼叶获取容易、原生质体分离与纯化操作简单且常年可进行,分离纯化后的原生质体得率较高、完整性好,为利用原...
刘艳丽金孝芳马林龙曹丹
文献传递
一种近红外光谱快速判定茶鲜叶产地的方法
一种近红外光谱快速判定茶鲜叶产地的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获得不同产地鲜叶样品近红外光谱,然后对鲜叶样品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再以主成分为输入值建立多种信息传递方式的鲜叶产地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鲜叶...
王胜鹏龚自明高士伟滕靖郑鹏程郑琳马林龙
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原核表达、及其抗体制备与鉴定被引量:3
2015年
克隆出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TCS1抗体,旨在从蛋白水平研究茶树体内TCS1的表达情况。根据Gen Bank登陆的TCS1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找出其完整的ORF(开放阅读框),从茶树叶片c DNA中克隆了TCS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连接到p GEX-4T-2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p GEX-4T-2-TCS1。进行体外酶活检测后,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TCS1多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通过优化诱导条件,得出重组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为:30℃、4 h。诱导后的总蛋白、可溶性蛋白与包涵体蛋白均出现一条明显的外源蛋白条带。抗体经ELISA检测,效价为1∶2 000,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抗体具有相对较好的特异性。构建了TCS1原核表达质粒,同时成功制备了抗TCS1的多克隆抗体。
邓威威金阳李旻马林龙张正竹
关键词:茶树咖啡碱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外源NO对干旱胁迫生理生化反应。以15%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0.5mmol·L-1的外源NO供体(SNP)处理对茶树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NP缓解干旱胁迫伤害的效果较好,显著提高了受干旱胁迫茶树幼苗叶片的保护酶(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并降低了MDA的含量。表明外源NO通过提高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降低MDA的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对茶树幼苗的损伤,增强植株的抗旱性。
曹丹金孝芳马林龙刘艳丽
关键词:一氧化氮干旱胁迫
不同产地绿茶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含量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绿茶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含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现行绿茶审评方法进行绿茶冲泡,主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来自7个省(市)的35个绿茶样品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绿茶茶汤中各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各儿茶素单体含量的总体趋势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D-C)。主成分分析表明,茶多酚(TP)、氨基酸(AA)、EGC、D-C、EGCG、EC、GCG、ECG、咖啡碱和芦丁对绿茶茶汤滋味的贡献较大。绿茶产地聚类分析表明,云南省聚为I类,重庆市、贵州省、湖北省聚为Ⅱ类,四川省聚为Ⅲ类,浙江省、江苏省聚为Ⅳ类。[结论]该研究可为绿茶加工工艺的改进及新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
金孝芳曹丹马林龙刘艳丽
关键词:绿茶滋味成分茶汤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茶树3个TPT基因的鉴定与表达
2023年
【目的】进行茶树磷酸丙糖转运蛋白(Triose phosphate translocator,TPT)基因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为探索其基因功能和茶树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茶树全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鉴定TPT基因,分析其在茶树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其在冷胁迫、干旱胁迫、盐胁迫、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和硒处理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从茶树基因组中鉴定到3个含有TPT结构域的基因,序列长度为807~1635 bp,分别编码268~544个氨基酸;3个TPT蛋白均呈弱碱性或者碱性,均为稳定蛋白、疏水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3个TPT蛋白位于质膜或叶绿体;系统进化分析将茶树TPT分为2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表明,3个茶树TPT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大致相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茶树TPT基因的启动子区含有多个光反应、胁迫和激素等响应元件。基因表达分析发现CsTPT3在芽和叶片中有较高的表达,可能与茶树光合作用有关;CsTPT2在不同逆境下均呈现出显著下调表达的趋势,推测该基因在应对茶树低温、干旱、MeJA、盐和外源高浓度硒等胁迫过程中起着负调控作用。【结论】CsTPT基因可能参与了茶树响应逆境胁迫的过程。
曹丹刘艳丽马林龙李娟金孝芳
关键词:茶树生物信息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