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波
-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置入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尿道损伤的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 2011年
- 气囊导尿管适用于长期卧床,危重症及外科手术后患者,它不仅减轻了长期卧床、手术后带来的排尿困难,还控制了尿失禁引起的皮肤刺激与感染,气囊导尿管最大特点是操作方便,固定性能好,避免因滑脱造成重复插管增加感染的机会,同时组织相容性好,但如置管前未评估患者全身状况、使用不当或操作时疏忽,也可能引起尿道损伤等并发症,
- 马波郑丽敏申杰冯薇
- 关键词:男性尿道损伤气囊导尿管置入长期卧床组织相容性皮肤刺激
-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60例肠梗阻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10年
- 马波徐巍梁艳秋
-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导管治疗鼻型外科急腹症肠内容物
- 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心外科手术患者皮肤压疮发生率被引量:1
- 2016年
- 心外科患者的病情较复杂,手术创伤较大,术中患者处于特定体位,不能翻身,局部皮肤持续受压使发生压疮的概率增加,一般发生在术后几小时至6d。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modeeffectanalysis,FMEA)是基于团队、系统及前瞻性的,用于预防低概率事件发生的分析方法,可识别一个流程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可为解决问题提供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
- 马波郭玮王海丽刘冰
-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心外科手术皮肤压疮
- 普外科危重症留置胃管患者集束化护理及中医施护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普外科危重症患者留置胃管并发症的干预效果,了解危重症患者留置胃管风险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普外科危重症均须留置胃管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留置胃管,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及中医施护后留置胃管。结果:集束化护理及中医施护后留置胃管,可减少留置胃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年龄、意识、体位、患病状况等是影响置管风险等级的重要因素。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及中医施护对普外科危重症置胃管患者可以降低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马波王海丽李波
-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留置胃管集束化护理
- 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问卷调查,以了解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的程度,为制定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7例,采用“脑卒中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表”对脑卒中患者(或其主要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得分均在总分值的80%以上,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健康教育需求(3.14±0.87)分、自我护理需求(2.80±0.93)分、专业护理需求(2.76±1.07)分、心理护理需求(2.75±1.10)分、生活护理需求(2.62±0.88)分、并发症预防需求(2.47±0.98)分、康复指导需求(2.36±0.87)分。结论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较高,加强对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既是响应国家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有效措施的重要内容,又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家庭负担。
- 马波王海丽陶绪郑丽敏
- 关键词:脑卒中延续性护理护理需求
-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在 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水平的变化 ,探讨E 选择素在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中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5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能够反映体内E 选择素表达水平的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水平的测定。结果 (1)正常人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浓度为 41 7± 17 0n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无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单纯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 (5 2 9± 2 3 0ng/ml,P <0 0 5 )。 (2 )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浓度为6 7 3± 32 9ng/ml,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 (P <0 0 5 )及正常对照 (P <0 0 1)。 (3)糖尿病患者血清E 选择素浓度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 (γ =0 31,P <0 0 1)。结论 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水平在 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中升高 ,并与代谢控制水平相关。E 选择素作为一种内皮细胞特异的粘附分子可能参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病理过程。
- 张静陈菲马波
- 关键词:E-选择素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视网膜病变
- 一种医用提示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提示器,涉及提示器技术领域,包括提示器本体,所述提示器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嵌入并安装有屏幕显示屏,所述凹槽的内壁且位于屏幕显示屏下方对称安装有调节按钮,所述凹槽的内壁且位于调节按钮之...
- 勾娟马波朱志勇
- 院前急救中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和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ADL和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急诊时间为(33.52±5.83)min、溶栓时间为(71.55±11.38)h、住院时间为(28.91±6.45)d及下床活动时间为(43.29±5.86)d,短于对照组急诊时间(46.21±6.52)min、溶栓时间(109.84±15.63)h、住院时间(41.64±8.63)d及下床活动时间(56.35±8.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为(48.93±7.85)分,高于对照组的(37.64±6.87)分,观察组NIHSS评分为(8.71±2.45)分,低于对照组的(13.64±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卯马波
-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肌梗死ADL评分NIHS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