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清清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肝炎
  • 3篇乙型肝炎
  • 2篇情绪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干预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水平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慢性乙型...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乙肝
  • 1篇乙肝患者
  • 1篇乙型病毒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7篇黄清清
  • 6篇王凤卿
  • 4篇张三娥
  • 2篇陈丽嘉
  • 2篇彭雁忠
  • 2篇武敬
  • 1篇刘彩红
  • 1篇岳春霞
  • 1篇胡敏
  • 1篇林晓华
  • 1篇谢利红
  • 1篇贾宏
  • 1篇齐明华
  • 1篇王小凤
  • 1篇童新灯
  • 1篇陈卓霞
  • 1篇罗艳芳
  • 1篇胡国信
  • 1篇刘祝荣
  • 1篇汤炽良

传媒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静脉输液操作步骤修订与人文服务流程图的设计
2009年
通过修订"静脉输液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加大人文服务分值;设计"温馨静脉输液人文服务流程图",把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护理操作过程中,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一步规范护理基本人文技能。
张三娥胡小红黄清清
关键词:静脉输液人文服务流程图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运动行为与饮食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运动行为与饮食干预的效果,为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运动行为与饮食习惯、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20名非酒精性脂肪肝确诊病人实施为期4个月的运动行为与饮食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120名患者中,男性71人,女性49人,单纯性肥胖性脂肪肝31人,糖尿病脂肪肝38人,高脂血症脂肪肝50人,其他1人。结果干预前患者饮食控制合格与运动达标率分别为7.50%和10.83%,干预后分别升高到92.50%和90.00%(P<0.01)。干预前患者高热量与高脂肪的摄入率分别为100.0%与93.75%,干预后分别降低为8.93%与17.10%(P<0.01)。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健康饮食与行为知识、疾病预防与治疗知识知晓率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38名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的血糖平均值为7.2±2.2mmol/L,低于干预前的11.9±3.5 mmol/L(P<0.01);50名高脂血症患者干预后的甘油三酯为2.28±1.19mmol/L,低于干预前的2.91±1.30mmol/L(P<0.01)。结论行为干预有利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王凤卿贾宏陈卓霞黄清清
关键词:脂肪肝非酒精性饮食疗法
亲情服务对乙型肝炎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2010年
目的探讨亲情服务对乙型肝炎患者情绪及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亲情护理工作模式对乙型肝炎患者施行心身整体护理,应用格林伯格(Greenberger)情绪评估法对60例乙型肝炎患者于入院时、出院前分别测评实施亲情服务前后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对健康教育依从性。结果出院前患者的心理紧张值明显低于入院时(P<0.01),而健康教育依从性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结论亲情服务有利于改善乙型肝炎患者不良行为和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健康。
张三娥王凤卿黄清清
关键词:亲情服务乙型肝炎依从性情绪评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IL-2、IL-4、IL-10、IFN-γ和TGF-β的变化,探讨其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4例CHB患者作为CHB组、8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作为AHB组,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5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CHB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高于AHB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组和AHB组的CD4+CD25+Treg百分率与血清HBV-DNA及ALT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CHB组血清IL-2、IL-4、IL-10、IFN-γ和TGF-β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组IL-2及IFN-γ分别与ALT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紊乱,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Th2细胞的失衡与乙型肝炎慢性化有关。
王小凤彭雁忠童新灯汤炽良陈丽嘉武敬王凤卿黄清清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H1/TH2失衡细胞因子
国产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 Peg IFNα-2b(派格宾)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1月11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的 HBeAg 阳性 CHB患者32例,所有患者按2∶1中央随机分为派格宾治疗组(22例)和派罗欣治疗组(10例),分别使用Peg IFNα-2b(派格宾)和 Peg IFNα-2a(派罗欣)治疗(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48周,停药后观察24周,期间定期检测 HBV 标志物、HBV DNA 载量和肝功能。根据是否发生 HBeAg 血清学转换和 HBV DNA 载量判断抗病毒疗效,并追踪临床试验期间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采用 Fisher 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时及随访24周,派格宾治疗组和派罗欣治疗组的 ALT 复常率、HBV DNA 转阴率和 HBeAg 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派格宾治疗组有7例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而派罗欣治疗组未发现类似不良反应。结论对于 HBeAg 阳性的 CHB 患者,派格宾与派罗欣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相近。
齐明华彭雁忠胡国信陈丽嘉武敬王凤卿石鑫林晓华罗艳芳张三娥胡敏岳春霞黄清清刘祝荣陈静
关键词:干扰素类肝炎有效性
急性乙肝患者血脂水平的动态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定期测定106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并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急性乙肝痊愈组血清的脂质水平明显高于急性乙肝慢性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测定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对判断其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张三娥王凤卿黄清清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血脂水平
进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后患者焦虑情绪的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进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后不同时点状态焦虑的特点,及其与特质性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96例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进行测评,包括降调当日、取卵前1h内、移植后第12天3个时点。结果,本组特质焦虑分值的均数为(37.66±9.11)分;降调当日状态焦虑得分为(36.44±9.20)分,取卵前1h内为(39.37±11.27)分,移植后第12天为(40.98±12.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特质焦虑分值≥38分组降调当日的状态焦虑分值与取卵前1h内比较,以及与移植后第12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特质焦虑分值≥38分和〈38分两组在3个时点的状态焦虑分值之间进行比较,其状态焦虑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进入IVF—ET治疗周期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妊娠成功率。
王凤卿黄清清谢利红刘彩红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生殖技术焦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