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玲
- 作品数:18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电F波对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评估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F波参数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21例为康复组;22例作为对照1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2组。运用肌电仪追踪分析肢体恢复过程中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康复组和未康复组F波的波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卒中早期,瘫痪侧和非瘫痪侧F波的波幅均异常,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月,未康复组瘫痪侧F波波幅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无论康复与否瘫痪侧和非瘫痪侧阈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电F波波幅是卒中偏瘫早期康复评价的一个比较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 张锦江新梅陈岩孙智颖曹淑梅于洪玲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 老年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护理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经确诊的老年帕金森住院患者60例的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护理措施及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提高,能有效的配合临床治疗,增加患者治愈率。
- 唐艳娟曹淑梅于洪玲
-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特点临床护理帕金森病
- 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Comparison组与Observation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Observation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Comparison组患者相比,Observation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相比,P>0.05。结论: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杨丽丽于洪玲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人群遵医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调查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分析高血压人群遵医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采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总遵医率为92%,对照组为48%,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压稳定率为82%,对照组为64%,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人群遵医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较低,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压。
- 唐艳娟曹淑梅于洪玲
- 关键词:高血压依从性
- 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析其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综合性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有显著的辅助作用,值得推广。
- 于洪玲曹淑梅唐艳娟
-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神经功能缺损
- 24例中风后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干预
- 2011年
- 目的探讨对中风后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本科24例中风后继发癫痫病人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15例早发性癫痫患者治愈12例,随访2个月未出现再发,3例发展成慢性癫痫,9例晚期癫痫7例得到控制,2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临床治愈率达90%。结论做好继发性癫痫病人的观察与控制,掌握本病的临床观察重点与有效的护理对策至关重要。
- 于洪玲曹淑梅宋学花
- 关键词:中风继发癫痫护理干预
- 丁苯酞软胶囊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帕金森痴呆患者的疗效及痴呆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77例帕金森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37例)。A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 B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痴呆相关因子[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PARK-7)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DL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B组患者ADL评分(77.35±3.96)分和MMSE评分(27.00±4.87)分均明显高于A组的(67.21±6.27)、(23.00±5.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RK-7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B组患者PARK-7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对帕金森痴呆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痴呆相关因子水平。
- 杨丽丽刘杰于洪玲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丁苯酞软胶囊
- 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围术期的护理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行介入溶栓治疗的7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结果:患者经介入溶栓治疗及相应护理后,基本恢复49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是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重要辅助措施,正确有效的护理可保证患者术后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于洪玲曹淑梅宋学花唐艳娟
- 关键词:脑梗死介入溶栓围术期护理
- 支架置入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护理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治疗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及正确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8例进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的脑动脉狭窄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置入支架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后均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原狭窄部位管腔扩张,血流通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随访0.5~2年,无短暂性脑缺血复发,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细致的手术操作,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于洪玲曹淑梅唐艳娟
- 关键词:支架置入脑动脉狭窄脑血管造影短暂性脑缺血
- 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
- 2010年
-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微创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9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护理对策及术后疗效。结果:69例患者术后存活59例。存活患者中,生活完全自理患者9例,部分自理患者41例,不能自理但意识清楚患者8例,植物状态患者1例。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预后好,配合正确的临床护理,可取得满意疗效。
- 曹淑梅于洪玲唐艳娟
- 关键词:微创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护理尿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