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琼
- 作品数:15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FACL-4和DcR3与胃癌的关联性
- 付雪琼
- 关键词:DCR3胃癌RT-PCR
- 胃癌化疗中PTEN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的: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早期胃癌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5%,而晚期胃癌总体疗效不理想,约50%在5年内死亡。大部分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
- 付雪琼
- 关键词:胃癌PTEN阿霉素PI3K/AKTNOTCH1
- 文献传递
- 敲低AKT1基因增强裸鼠胃癌移植瘤对阿霉素的敏感性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敲低AKT1基因对裸鼠胃癌移植瘤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AKT1基因RNA干扰(RNAi)的慢病毒载体p GCSIL-sh AKT1-GFP,转染HEK293T细胞,以p GCSIL-sh CON-GFP为空载体组。获得慢病毒颗粒后,感染胃癌BGC-82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后BGC-823细胞中AKT1蛋白水平。皮下注射慢病毒感染的BGC-823细胞构建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使用阿霉素(DOX)进行处理,观察处理后移植瘤体积大小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采用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病变情况,采用组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成功构建AKT1基因RNAi的慢病毒载体并成功感染胃癌BGC-823细胞,感染后胃癌BGC-823细胞中AKT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敲低AKT1的BGC-823细胞裸鼠移植后,移植瘤生长减慢、移植瘤细胞凋亡增加,并可增强DOX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敲低AKT1基因可增强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对DOX的敏感性。
- 周巍付雪琼于红刚
- 关键词:AKT1慢病毒载体胃癌移植瘤阿霉素
-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07年
-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指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大量炎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间叶性肿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因未明,可见于身体各个部位,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多发于肝右叶,组织活检、CT和MRI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且免疫组化常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大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发生于肝脏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问题作系统综述,以期提高对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认识.
- 付雪琼林军
-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肝脏病因发病机制
- 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与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病因、分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238例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中88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肝细胞型149例(62.61%),胆汁淤积型48例(20.17%),混合型41例(17.23%)。引起肝功能损伤的药物主要为抗结核药、中草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化疗药;87.39%患者预后较好。结论:药物性肝损伤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单纯根据症状确定诊断;本组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类型以肝细胞型为主;临床上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种类很多,但抗结核药、中草药、抗生素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最高,临床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 彭颂兴黎玉容付雪琼杨兵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病因
- 慢病毒载体介导Akt1 RNAi对裸鼠胃癌移植瘤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
- 周巍付雪琼邓云超于红刚
- 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4的表达与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
- 2010年
- 目的:研究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4(FACL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8-溴-环腺苷酸(8-Br-cAM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3例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以及8-Br-cAMP作用SGC7901细胞后FACL4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及透射电镜技术,检测2×10-5mol/L浓度的8-Br-cAMP作用48 h后SGC7901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胃黏膜相比,胃腺癌组织及SGC7901细胞中FACL4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胃腺癌组织FACL4 mRNA阳性表达率为87%。2×10-5mol/L的8-Br-cAMP可抑制SGC7901细胞中FACL4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结论:FACL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8-Br-cAMP作为选择性FACL4抑制剂,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FACL4表达,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可能成为胃癌诊治的一个新靶点。
- 彭秀兰林军邓长生付雪琼侯炜
-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胃癌
- 益生菌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以双歧杆菌为主的益生菌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方法:将200例需要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630 mg,每天3次,口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结果: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治疗组为9%,对照组为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道菌群失调发生与基础疾病和年龄有相关性。结论:益生菌可以有效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使用抗生素患者应该同时服用益生菌药物。
- 杨兵付雪琼彭颂兴周永柏黎玉容
- 关键词:益生菌抗生素菌群失调
- 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患者、20例腺瘤性息肉患者、20例健康人肠黏膜组织中OPN和MMP-9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OPN和MMP-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腺瘤性息肉患者和健康人(P<0.05),OPN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2,P=0.001)。结论 OPN和MMP-9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 赵妙杨兵黄玲付雪琼
- 关键词:结直肠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
- PTEN的表达及其在阿霉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中的意义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 研究阿霉素干预胃癌细胞后PTEN的表达及其在阿霉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中的意义.方法 (1)阿霉索干预胃癌细胞BGC-823后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并检测VFEN的mRNA和蛋白水平.(2)构建胃癌裸鼠异位种植瘤,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异位种植瘤中胃癌细胞的凋亡情况,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3)以PTEN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转染BGC-823细胞,并以阿霉素进行干预,检测BGC-823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以及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阿霉素干预后,BGC-823细胞的生存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2)阿霉素能够有效诱导BGC-823细胞凋亡.(3)阿霉素在BGC-823细胞中可时间依赖性地促进PTEN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升高.裸鼠异位种植瘤试验中,阿霉素干预组的凋亡率[(28.11±1.05)%]明显高于对照组[(2.78±1.63)%];阿霉素干预组瘤体组织中PTEN mRNA和蛋白水平亦高于对照组(0.5667±0.0043比0.2217±0.0063,0.14±0.26比0.04±0.15,P值均〈0.05).(4)转染与未转染[WEN siRNA的胃癌细胞以阿霉素干预后,PTEN siRNA转染组的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且PTEN siRNA转染组[(10.35±1.04)%]凋亡率明显小于未转染组[(31.37±3.58)%],P〈0.05.结论 阿霉素干预胃癌细胞后可以抑制其生长,诱导细胞凋亡,PTEN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付雪琼于皆平罗和生于红刚
-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凋亡阿霉素P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