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树林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抚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翻译
  • 4篇教学
  • 2篇翻译教学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档案
  • 1篇等效翻译
  • 1篇信息资源
  • 1篇译者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译者主体性
  • 1篇英汉
  • 1篇英汉翻译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语篇
  • 1篇语篇构建
  • 1篇语篇衔接
  • 1篇语篇衔接手段
  • 1篇语言

机构

  • 8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何树林
  • 2篇梅忠波
  • 2篇向鹏
  • 1篇罗长田
  • 1篇颜小英
  • 1篇刘悦明
  • 1篇余巍巍
  • 1篇娄玉娟
  • 1篇陈凤
  • 1篇丁建海
  • 1篇熊宜春

传媒

  • 3篇东华理工学院...
  • 2篇海外英语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支架式”翻译网络教学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实现从以语言教学为目的的“教学翻译”到以翻译技能培养为目的的“翻译教学”的转变,关键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文章对“支架式”翻译网络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教学实例,具体分析了教师、同伴以及信息资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架”作用。这种“课堂上的成员互为支架,互相帮助”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实现对翻译能力的建构。
何树林刘悦明
关键词:翻译教学教师信息资源
基于真实项目的翻译过程教学模式研究——兼论翻译能力的构成
2012年
传统"教学翻译"以语言教学为目的,而当前英语教学更需要注重对翻译能力的综合培养,这也是"翻译教学"的目的所在。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对当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必要反思,并根据现实情况转变教学观念,转换教学模式。该文以此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了翻译能力的构成,对基于真实项目的翻译过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有利于学生实现对翻译能力的建构。
何树林丁建海向鹏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教学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以江西省抚州市外宣材料英译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翻译研究进入"文化转向"以来,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得到彰显。该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探讨了外宣材料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具体阐释了译者应如何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不断地做出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从而适应外宣材料翻译生态环境,提高外宣材料翻译质量。
何树林罗长田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主体性
试论高校档案与教学水平评估的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文章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入手,阐述高校档案与水平评估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档案是水平评估的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高校水平评估的结果;同时,水平评估又提升了高校档案的价值,促进了高校档案工作的建设,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余巍巍何树林
关键词:高校档案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被引量:2
2005年
何树林娄玉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交际场合语言使用者语言规则语言应用
语篇衔接手段与英汉翻译中的语篇构建被引量:1
2009年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分类大致相同,在使用上也有相似之处,但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其衔接手段在各自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也存在诸多差异。在译文构建过程中,译者应该灵活处理。若目的语条件许可,应尽可能既传递源语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将原文中的衔接手段移植到译文中去。否则,译者应根据译文的特点,自然贴切地调整和变换衔接手段,为译语读者提供衔接合理、语义连贯的译文。
梅忠波何树林颜小英
关键词:衔接手段语篇翻译
《牡丹亭》翻译研究现状评述被引量:7
2012年
文章通过追溯《牡丹亭》英译的历程,对《牡丹亭》翻译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牡丹亭》译本众多、译者名家辈出而《牡丹亭》翻译研究却相对滞后的事实,希望翻译界有更多的研究者来关注《牡丹亭》的翻译研究,从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展。
向鹏陈凤何树林
关键词:《牡丹亭》
论等效翻译的社会理论基础被引量:3
2006年
从20世纪80年代的“言必称奈达”到90年代以来的“言必称奈达理论之缺陷”,奈达的等效论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大有全盘否定之趋势。文章分析了等效翻译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指出等效翻译理论并没有过时,相反,它对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成为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的重要一维。
何树林梅忠波熊宜春
关键词:等效翻译社会基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