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刚 作品数:8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远端缺血预处理减轻脂肪肝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脂肪肝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后,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RIPC)组,RIPC+I/R组,每组8只。肝I/R模型制作方法:阻断入肝血流40 min,再灌注2 h;RIPC诱导方法:使用止血带使单后肢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反复6次处理;RIPC+I/R诱导方法:使用止血带使单后肢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反复6次处理后立即行I/R。所有缺血大鼠仅造成约70%肝缺血。取血用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检测。切取肝组织用于测定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观察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S组和RIPC组比较,其余各组ALT、AST明显升高(P<0.05),S组和RIPC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RIPC+I/R组明显低于I/R组(P<0.05);与S组和RIPC组比较,其余各组在脂肪变性基础上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变性及炎细胞浸润,但RIPC+IR组改变明显轻于I/R组;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HSP70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RIPC+IR组HSP70表达量明显高于I/R组(P<0.05)。结论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保护性蛋白HSP70有关。 佘刚 段云飞 朱峰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脂肪肝 缺血预处理 远端缺血预处理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脂肪肝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高脂饲料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RIPC)... 佘刚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脂肪肝 缺血预处理 文献传递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一例 被引量:2 2013年 病例患者,男性,s9岁,有乙型肝炎病史30余年,因“上腹部隐痛伴发热一周”于2009年9月25日入院。体检:T37.5℃ P65次/分,R19次/分,BP141/86mmHg。 段云飞 江勇 佘刚 朱峰关键词:肝肿瘤 透明细胞 手术 化疗 个案报告 巨脾自发性破裂出血4例诊治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巨脾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对我科2004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例巨脾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患者均为病理性脾肿大伴自发性破裂出血,术前联合血常规、B超、CT及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原位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2例,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结论巨脾自发性破裂出血非常少见,大多为肿瘤性,不能盲目自体输血。采用急诊原位脾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副损伤及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佘刚 段云飞 朱玲玲 朱峰关键词:巨脾 肿瘤 自发性破裂 细菌性肝脓肿99例临床诊治体会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99例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成经皮肝穿刺组(20例)、手术治疗组(30例)及单纯药物治疗组(49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治愈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单纯药物治疗组脓肿直径要明显小于穿刺组及手术组(P<0.05),单纯药物治疗组住院天数(14.7±10.8)d明显低于手术组(26.2±11.9)d及穿刺组(24.2±1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及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较小的细菌性肝脓肿,单纯药物治疗逐渐趋于主要治疗方式,但对于直径较大的脓肿,穿刺治疗要明显优于手术治疗。 陈晶 段云飞 佘刚 朱峰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13年 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我国比较常见。目前,虽然在术前安全性综合评估、术中精准肝切除技术、术后肝脏功能恢复和功能衰竭的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同期手术处理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风险仍然较大。2007年以来,我科对39例可切除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联合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段云飞 朱峰 佘刚 江勇 孙冬林 薛卫 秦锡虎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联合手术治疗 切除技术 功能衰竭 手术处理 胆道系统肿瘤的化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7 2014年 胆道系统肿瘤是一种较少见、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虽然化疗效果一直不佳,但是对于不能手术和术后复发的患者,化疗仍是治疗的基础.由于胆道肿瘤的遗传多态性、化疗方案的多样性和相对较小的研究样本,故胆道肿瘤化疗研究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虽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目前尚缺乏有指导意义的化疗标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包万员 佘刚 朱峰关键词:胆管癌 胆囊癌 化学治疗 利多卡因囊肿内注射在单纯性肝囊肿酒精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囊肿酒精硬化治疗术中利多卡因囊肿内注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5例肝囊肿患者,20例在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抽液后直接注入无水酒精治疗(传统组),35例在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抽液后首先注入含5 m L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30~50 m L行囊肿内表面麻醉,然后再注入无水酒精治疗(麻醉组)。观察术中和术后两组患者右上腹痛、右肩背痛的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衡量患者术中和术后疼痛程度,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疗效。结果传统组右上腹痛、右肩背痛发生率25.00%,麻醉组右上腹痛、右肩背痛发生率2.8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的VAS评分疼痛程度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传统组治愈率80.00%,麻醉组治愈率78.18%,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肝囊肿酒精硬化治疗中应用利多卡因囊肿内注射可减少右上腹痛、右肩背痛的发生率,且对治疗效果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包万员 刘文松 佘刚 吴新权 段云飞 朱峰关键词:肝囊肿 无水酒精 利多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