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济安舒能联用蒲黄治疗压疮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济安舒能与蒲黄联合使用对Ⅲ、Ⅳ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用2.5%碘伏消毒压疮创面及周围皮肤后局部喷洒济安舒能;观察组常规处理创面后局部喷洒济安舒能,再将生蒲黄敷于创面,观察两组压疮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济安舒能联合蒲黄对促进Ⅲ、Ⅳ期压疮愈合有显著效果。
- 夏寒英林小慧余爱华
- 关键词:压疮济安舒能
- 脑卒中家庭护理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夏寒英唐月姣余爱华谌艳芳
- 关键词:脑卒中家庭护理干预
- 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9
- 2021年
-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桂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143例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肠内营养,观察病人肠内营养后7d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69例病人肠内营养期间出现了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48.25%,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肠内营养后1〜3 d,症状以单纯腹泻、单纯胃潴留多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机械通气治疗、使用亚低温治疗、使用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为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过程中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高,肠内营养后的1〜3 d是防控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关键时间点,应重点关注行机械通气治疗、行亚低温治疗、联合使用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危重症病人,警惕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 陈琳谌艳芳余爱华尹峰
- 关键词:神经内科肠内营养重症监护室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
- 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CT)患者急性期血清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CT患者48例(CT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并比较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CT组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sCRP高于对照组(P<0.01),两者呈负相关(r=-0.308,P<0.05)。结论:CT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hsCRP水平增高,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展过程。
- 曾爱源俸军林刘开祥林小慧余爱华谌艳芳
- 关键词:血清脂联素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 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首次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地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同时,进行定期电话随访。两组患者出院后观察6个月。结果:实验组患者复发率、其他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是促进脑卒中康复的有效护理模式。
- 夏寒英李世玫余爱华唐月姣
- 关键词:家庭护理脑卒中护理模式
- 梅毒感染所致麻痹性痴呆7例临床特征及护理管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总结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以防各种并发症发生。方法:对7例住院患者进行症状和智能评估,认为护理重点是对患者加强病情观察,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经治疗及护理,5例症状显著改善,2例症状有改善,未出现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全方位的护理既有效的改善了症状又及时的预防了院内感染及并发症。
- 余爱华唐亚兰唐月娇
- 关键词: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护理
- 病毒性脑炎伴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及护理
- 2009年
-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病毒性脑炎伴精神障碍的病人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15~49岁,平均32岁。
- 夏寒英余爱华
- 关键词:精神障碍患者病毒性脑炎护理
- 16例多发性硬化的护理体会
- 2001年
- 余爱华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护理预后
- 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3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衰弱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衰弱情况,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133名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有54名(40.7%)患者为衰弱前期,57名(42.8%)患者为衰弱。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正性情绪、心理弹性、已婚状态、子女数量3人是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的保护性因素,负性情绪、卒中发病3次是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的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患病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的采集与评估,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识别,及时实施临床干预措施。
- 王苗苗赵娟娟余爱华
- 关键词:老年人脑卒中衰弱情绪心理弹性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与内皮抑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S)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血清VEGF和ES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组血清中VEGF水平在发病第1,7,14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第7天时最高,ES在各组中发病第1天并无明显升高(P>0.05),第7天水平显著升高,第14天时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组VEGF/ES比值最高,VEGF/ES比值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705,P<0.01)。结论:VEGF和ES的动态变化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的自我保护的机制之一,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能是脑缺血损伤修复的关键。
- 蒋静子刘开祥李浩吴岚余爱华李蕾
-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