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艳芳
- 作品数:14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探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3例发病4.5h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实施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其中颈内动脉闭塞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9例,全组患者经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及低密度病灶。结果:4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2例血管完全再通,1例部分再通,1例无变化,其中3例患者死亡,1例神经功能部分改善;9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7例血管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患者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超早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能使闭塞血管尽快开通,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但疗效与血管闭塞部位相关。
- 唐永刚齐立俸军林刘开祥谌艳芳廖小明
- 关键词:脑梗死颈内动脉动脉溶栓机械碎栓
- 全程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脑动脉栓塞治疗患者,抽选病例数80例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每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对比2组治疗患者的术后出血、脑积水、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0%(对照组)>10.00%(观察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脑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应用全程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 谌艳芳闫春姣陈琳李昕昕
- 关键词:全程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
- 脑卒中家庭护理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夏寒英唐月姣余爱华谌艳芳
- 关键词:脑卒中家庭护理干预
- 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9
- 2021年
-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桂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143例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肠内营养,观察病人肠内营养后7d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69例病人肠内营养期间出现了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48.25%,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肠内营养后1〜3 d,症状以单纯腹泻、单纯胃潴留多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机械通气治疗、使用亚低温治疗、使用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为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过程中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高,肠内营养后的1〜3 d是防控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关键时间点,应重点关注行机械通气治疗、行亚低温治疗、联合使用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危重症病人,警惕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 陈琳谌艳芳余爱华尹峰
- 关键词:神经内科肠内营养重症监护室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
- 颈动脉支架术后血流动力学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相关因素。方法颈内动脉狭窄经过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32例和35例未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狭窄程度、球囊型号、支架的型号、病变靠近颈动脉球部及球囊扩张次数相关性。结果结果提示狭窄程度(B=0.536;P=0.024;OR=2.591)、高血压(B=-1.654;P=0.006;OR=0.131)、球囊型号(B=1.818;P=0.012:OR=0.133)和支架的型号(B=1.328;P=0.021;OR=2.29)、病变位于球部(B=1.613;P=0.014:OR=0.133)和球囊扩张的次数(B=1.328;P=0.022;OR=2.39)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继发的颈动脉窦反射引起血流动力学损害是常见的并发症,其血压、狭窄的程度、病变位于球部、球囊的型号、支架的型号及球囊扩张次数这些因素将会直接影响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齐立俸军林唐永刚谌艳芳焦力群李慎茂
-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心率
- 优力舒弹力绷带在脑血管造影术后止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项检查,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但此方法是一项有创检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易发生局部皮下血肿、渗血等并发症。因此股动脉的压迫止血显得非常重要。本院自2009年开展此项检查来,术后均采用优力舒弹力绷带包扎压迫止血,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 谌艳芳
-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术弹力绷带包扎术后止血经股动脉穿刺神经介入治疗
- 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病人的资料。[结果]108例病人手术均成功。[结论]通过对108例病人的护理观察,表明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谌艳芳夏寒英
-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护理
- β-淀粉样蛋白导致大鼠海马CA_1区Bcl-2和Cyt-C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eptide,Aβ)损伤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动物模型,探讨大鼠海马CA1区Bcl-2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在大鼠海马注射微量聚合态的Aβ,制备AD的动物模型,通过水迷宫测试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yt-C及Bcl-2的表达。结果:显示水迷宫测试中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说明注射微量Aβ的大鼠成功的模拟了AD的行为学模型。AD大鼠海马内的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增生,Cyt-C强阳性表达,Bcl-2弱阳性表达。结论:AD大鼠海马CA1区存在明显的神经细胞的凋亡。
- 齐立唐永刚谌艳芳
- 关键词:细胞色素CBCL-2AΒ
- 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CT)患者急性期血清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CT患者48例(CT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并比较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CT组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sCRP高于对照组(P<0.01),两者呈负相关(r=-0.308,P<0.05)。结论:CT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hsCRP水平增高,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展过程。
- 曾爱源俸军林刘开祥林小慧余爱华谌艳芳
- 关键词:血清脂联素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 广西桂北地区住院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认知调查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广西桂北地区住院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为调整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调查412例(排除既往有卒中病史者)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和需求。结果:桂北地区绝大部分住院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的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总体较差。结论:桂北地区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尚浅,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 夏寒英李世玫余爱华唐月姣谌艳芳
- 关键词:脑卒中疾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