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立人

作品数:21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内窥镜
  • 5篇窥镜
  • 5篇鼻内
  • 5篇鼻中隔
  • 4篇中隔偏曲
  • 4篇偏曲
  • 4篇切除
  • 4篇鼻中隔偏曲
  • 3篇上颌
  • 3篇上颌窦
  • 3篇切除术
  • 3篇黏膜
  • 3篇慢性
  • 3篇内镜
  • 3篇内窥镜手术
  • 3篇鼻内窥镜
  • 3篇鼻腔
  • 3篇鼻窦
  • 2篇症状

机构

  • 17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市迈皋桥...

作者

  • 21篇冯立人
  • 7篇孙宝宾
  • 4篇顾建森
  • 4篇谭长强
  • 3篇郭庆明
  • 3篇黄志纯
  • 3篇王孟冬
  • 2篇冯旭
  • 2篇陶锋
  • 2篇朱新
  • 1篇郭庆明
  • 1篇周献光
  • 1篇曹银成
  • 1篇王钟江
  • 1篇程雷
  • 1篇郭宗科
  • 1篇孟黎平
  • 1篇应海岳
  • 1篇俞兰青
  • 1篇张会保

传媒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江苏卫生保健...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2013年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8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镜下阔筋膜修补鼻中隔大穿孔及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运用阔筋膜修补鼻中隔大穿孔的经验,分析修补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21例在鼻内镜下用阔筋膜修补鼻中隔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鼻内镜下经鼻中隔进路,分离双侧鼻中隔、鼻腔底黏软骨膜和骨膜,然后植入阔筋膜,并制作一个蒂在一侧鼻中隔后上方的黏膜瓣(黏软骨膜和黏骨膜瓣),将该瓣向前上方转位覆盖穿孔区域的阔筋膜。术后鼻腔充分保湿,观察临床疗效,并分析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结果 随访6个月~8年,15例鼻中隔穿孔修复成功,6例失败。失败者中1例为穿孔部分封闭,3例为筋膜未成活,2例为6个月后再次穿孔。结论 鼻内镜下运用阔筋膜修补鼻中隔大穿孔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移植物成活能力强、操作术野清晰的优点,但操作空间小,技巧相对复杂,需要慎重地选择患者,术中注意操作细节,术后鼻腔需要良好的护理,才能提高成功率。
孙宝宾郭宗科顾建森冯立人陶锋王孟冬朱新
关键词:鼻中隔穿孔阔筋膜鼻内镜修补术
后鼻孔填塞实验研究和止血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从解剖结构及临床分析评价后鼻孔填塞的效果,为改进填塞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0例沿正中矢状面剖开的成人尸头上模拟后鼻孔填塞,将填塞纱球对后鼻孔区域的压痕、印迹用模式图描绘与于透明薄膜上进行观察。同时,回顾性分析了72例鼻腔后部出血的住院病人。结果:模拟操作显示下鼻道后部与鼻甲后间隙几乎未受到纱球的压迫。临床统计显示后鼻孔填塞的成功率为68.18%,一次性填塞的成功率为31.43%。结论:由于解剖上的特点,对源自鼻-鼻咽静脉丛的鼻出血,传统的后鼻孔填塞并不可靠。
陈来星冯立人
关键词:鼻出血后鼻孔填塞止血
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myofibroblastictumor,IMT)是一种可发生于头颈部的罕见肿瘤,本文就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头颈部IM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光镜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IMT肿瘤组织学由具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特征的梭形肿瘤细胞、大量慢性炎性细胞及黏液血管样背景构成。免疫组化: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moothmuscleactive,SMACTIN)、波形蛋白(vimentin)呈强阳性表达。术后随访9~21月,2例声带IMT无复发,1例上颌窦IMT无复发,另1例上颌窦鼻腔IMT术后4个月再次复发。结论IMT是兼有纤维母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特征的肿瘤,具有局部复发倾向。治疗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放疗、化疗效果不确定。鼻窦IMT极易复发,具有局部浸润行为,手术切除须彻底。
孟黎平黄志纯姚青冯旭顾建兴冯立人朱新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
糖皮质激素喷鼻促进鼻中隔手术后的恢复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局部使用对鼻中隔成形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 102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行鼻中隔成形术,术后以布地奈得喷鼻,随访1年以上,平均 2.3年,并与随机选择的95例术后接受1%麻黄素喷鼻的同类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对手...
冯立人王孟冬孙宝宾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成形术糖皮质激素
文献传递
鼻中隔成形术143例疗效分析
2007年
目的评价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方法对143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行鼻中隔成形术,术后随访1年以上,平均4.5年,同时随机选择140例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Killian术)的患者,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改善鼻部症状方面,鼻中隔成形术与Killian术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后者术后鼻中隔穿孔、鼻中隔摆动及"鼻尖上方"鼻梁凹陷的发生率较高。结论鼻中隔成形术是一种极为安全且疗效很好的手术,术中需特别注意高位偏曲的筛骨垂直板前上方及四方软骨的处理。
冯立人孙宝宾王振华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成形术
鼻内窥镜手术应用解剖学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给鼻内窥镜手术提供详细的解剖学数据。方法:测量80例头颅正中矢状切面标本的鼻腔、鼻窦及有关结构,并进行与鼻内窥镜手术有关的测量。结果:①上颌窦口前缘至鼻泪管后缘的距离为(8.69±3.58)mm;小于上颌窦口后缘至蝶腭孔前缘的距离[(19.99±3.25)mm];②泪囊后缘与钩突前下缘很接近,有23例其距离小于1.0mm;③蝶腭孔与后组筛窦、上颌窦、蝶窦等鼻窦的相邻骨壁间的距离分别为(2.39±1.37)mm、(3.50±1.20)mm及(3.03±1.60)mm。结论:在施行鼻内窥镜手术时,术者须对其解剖相当熟悉,并随时了解器械伸入术腔的深度和角度。
冯立人张会保张郢华
关键词:内窥镜手术鼻腔鼻旁窦
硝酸银液在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中的辅助作用
冯立人
等离子筛前神经鼻腔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及SP能神经病理的观察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等离子技术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PAR)的疗效 ,以及P物质 (SP)能神经的病理变化。方法 :用等离子治疗仪切断 4 6例 (切断组 )PAR患者鼻腔的筛前神经 ,用计分法分别评定其疗效 ,并与不切断筛前神经的 17例 (不切断组 )进行比较。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切断组鼻粘膜SP能神经内P物质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根据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的神经纤维的面积行定量测定并与非PAR患者 (正常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切断组计分值由治疗前的 12 .9,降为治疗后的 6 .1,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不切断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SP免疫反应 (SP IR)阳性纤维的面积在切断组治疗前与切断后之间 ,PAR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都具有显著性。结论 :SP在PAR的发病中确实起一定作用 ,SP IR阳性纤维在PAR患者的鼻粘膜内含量高于正常人 ,等离子切断筛前神经是治疗PAR的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冯立人俞兰青应海岳郭庆明谭长强
关键词:变应性常年性P物质筛前神经切断术
鼻中隔毛细血管瘤11例临床分析
1989年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7例,年龄15~72岁。<25岁3例,25~49岁6例,>49岁2例。病程半个月~30年,其中90.9%(10/11)在4年以内。临床表现:反复单侧性鼻出血,出血量不定,其中2例继发患侧鼻阻。鼻腔检查:肿物呈红色,似肉芽、息肉或桑椹状,可分叶,粟粒至花生米大不等,质软、脆,触之易出血。
冯立人曹银成
关键词:单侧性鼻腔检查分叶明胶海绵填塞筛窦软骨膜
鼻中隔鼻成形术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比较被引量:17
2007年
冯立人王孟冬孙宝宾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