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伏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主题

  • 4篇小说
  • 3篇天子
  • 3篇穆天子传
  • 3篇《穆天子传》
  • 2篇通俗小说
  • 2篇俳优
  • 2篇小说家
  • 2篇稗官
  • 1篇艺文志
  • 1篇中道
  • 1篇中道思想
  • 1篇中国古代小说
  • 1篇中国通俗小说
  • 1篇诗歌
  • 1篇诗歌创作
  • 1篇诗格
  • 1篇水浒
  • 1篇水浒传
  • 1篇俗文学
  • 1篇通俗文学

机构

  • 7篇江西师范大学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刘伏玲
  • 4篇王齐洲
  • 1篇杨树明
  • 1篇杨树明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萍乡高等专科...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新乡师范高等...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代中后期《穆天子传》的传播与接受——以王世贞为中心被引量:1
2016年
明嘉靖至万历时期,以"舆论领袖"王世贞为代表的阅读公众初步形成,他们以荐读、研究、创作实践等方式迅速推动着《穆天子传》的传播与接受,从而掀起了知识分子阅读、讨论的风潮。考察其背后的社会原因,主要源于皇帝对道教的推崇、西王母信仰的兴盛及明中后期发达的印刷业。在《穆天子传》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传播偏向,一是以复古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偏重于"白云谣"诸篇章并将其应用于诗歌革新,二是经知识分子再创作的穆天子故事杂糅西王母仙迹而普及民间。两个偏向又重合于周穆王见西王母事件,使受众产生《穆天子传》的主题就是写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错觉,从而影响了文学史的撰写和当代人对此书的认知。
刘伏玲王齐洲
关键词:《穆天子传》明代中后期
文献—传播学:遏止通俗文学研究乱象的有效方法——读王齐洲等《〈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
2024年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尤其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这明代四大奇书的成书时间历来是研究者相争之地。因为不解决它们的成书问题,就无法确认中国通俗小说究竟成熟于何时,风行于何时,又于何时占据中国文学的中心位置。对于古今学者来说,通俗小说成书时间的考证,尤其是“世代累积型”小说成书时间的考证,是一个难题。新时期以来,学者从作者、版本、内证等研究视角切入,佳作迭见。但也存在着研究乱象,一些“不注重直接证据而喜欢以猜想代替实证的”的非科学的奇说、怪谈、谬论在新媒体的加持下大肆流行,严谨的科学研究遭到大数据的掩盖。
刘伏玲
关键词:水浒传成书时间通俗小说怪谈
试论佛学“中道”思想对诗格写作的影响
2008年
"诗家之中道"说由皎然在《诗议》中首次提出。在研究唐代诗格作品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只有破"我执",不要"迷",不要被"物转",要有所悟,才能做到"明",从而达到诗家中道之境界。可见佛学中道说对唐代诗学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杨树明刘伏玲
关键词:我执
合理建构中国通俗小说史——读王齐洲先生《中国通俗小说史》
2017年
《中国通俗小说史》是冯天瑜先生主编的“中国专门史文库”中的一部,2015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21章,78万字,旨在“以中国通俗小说为对象,试图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客观描述,构建一部比较完整、准确、科学的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细读此书后,受益匪浅.下面就此书谈谈个人的看法.
刘伏玲
关键词:通俗小说小说史作家作品专门史
陌生化与生新法
2007年
一些学者常常运用陌生化的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生新法”比陌生化理论更适用于分析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这两种方法有相同之处也有所区别。由于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具有相似的经验,因而陌生化与生新法运用在文学创作中,都可以延长读者对作品的感受时间,从而增加阅读的趣味。不同之处在于理论基础不同,应用范围不同,实现方法不同。
刘伏玲
关键词:陌生化
小说家出于稗官新说
2016年
《汉书·艺文志》以为“小说家出于稗官”,其说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现代学者的认识颇为分歧。小说家所从出之稗官则是春秋时期服务于诸侯公卿的“稗官”。师旷即其代表。“小说家出于稗官”说不仅揭橥了小说家与师、瞍、瞽、噱、百工等的身份联系,也提示了小说与歌谣、赋诵、笑话、寓言等文体上的关联。由于俳优也是稗官,因此,“俳优小说”后来也成为小说发展的一个方向。
王齐洲刘伏玲
关键词:小说家稗官中国古代小说艺文志俳优歌谣
佛教对全唐五代诗格影响之研究
唐朝,佛教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士大夫深好之且研其所谓学,诗歌创作与诗歌创作理论自然也打上了佛学的印迹。 唐代诗格研究还处在基础阶段,而佛教与诗格关系理论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还有待进...
刘伏玲
关键词:佛教诗歌创作
文献传递
小说家出于稗官新说被引量:10
2015年
《汉书·艺文志》以为"小说家出于稗官",其说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现代学者的认识颇为分歧。余嘉锡作《小说家出于稗官说》,认为稗官即小官,指"天子之士"。近年出土秦汉简书证明稗官乃指县令长及长吏以下之属官,传世文献也证明稗官为小官之通称,并不局限于"天子之士"。上古"稗"音"排",秦汉以"偶语为稗",西周传留有"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的言谏制度和"士传言,庶人谤"的社会言论管理制度,而师、瞍、瞽、矇、百工等即是为君主管理和提供"排语"、"诽语"或"偶语"服务的"稗官"。小说家所从出之稗官则是春秋时期服务于诸侯公卿的"稗官",师旷即其代表。"小说家出于稗官"说不仅揭橥了小说家与师、瞍、瞽、矇、百工等的身份联系,也提示了小说与歌谣、赋诵、笑话、寓言等文体上的关联。由于俳优也是稗官,因此,"俳优小说"后来也成为了小说发展的一个方向。
王齐洲刘伏玲
关键词:小说家稗官俳优
檀萃与《穆天子传注疏》被引量:1
2017年
檀萃《穆天子传注疏》是自郭璞以来首部注疏《穆天子传》之作,是清代研究著作中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的一部书,影响深远。拟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内容结构、体例、注疏目的和影响五个方面来分析其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而探讨檀萃著书的意图,以整齐《穆传》、扫除阅读障碍、方便阅读交流。此外,根据此书的写作时间和檀萃的生平推测石渠阁本《穆天子传注疏》刊刻时间为嘉庆元年(1796年)。
刘伏玲杨树明
关键词:《穆天子传》
试探《穆天子传》传入日本的时间及途径被引量:1
2015年
伊与部马养在《从驾应诏》诗中提到"瑶池"和"白云篇",而"瑶池"与"白云谣"典故出自《穆天子传》,明示他受到《穆天子传》影响。伊与部马养是有文献可证的《穆天子传》在日本的早期接受者,其接受时间在持统天皇702年逝世之前。731年葛井连广成奉试对策提到了"黄竹"和"白云","黄竹"典故也出自《穆天子传》,说明日本上层对《穆天子传》已很熟悉。日本学者在诗文中引用《穆天子传》,既与他们注意学习《昭明文选》和李善注有关,也与他们直接阅读《穆天子传》有关。《文选》李善注本可能不是直接从唐朝传入日本,而是通过新罗间接传入。《穆天子传》则更有可能是由日本遣隋使团、遣唐使团中的学问僧与留学生带回日本。基于此,笔者将《穆天子传》传至日本的时间上限定为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日本圣德太子初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下限则为日本持统天皇逝世之年,即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具体时间难以确考。
刘伏玲王齐洲
关键词:《穆天子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