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培旺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产氢
  • 2篇诱变
  • 2篇诱变选育
  • 2篇生物产氢
  • 2篇发酵产氢
  • 2篇产氢菌
  • 1篇选育
  • 1篇厌氧
  • 1篇预处理
  • 1篇制氢
  • 1篇生物制氢
  • 1篇突变株
  • 1篇微波诱变
  • 1篇纤维素原料
  • 1篇耐酸
  • 1篇秸秆
  • 1篇发酵
  • 1篇复合诱变
  • 1篇复合诱变选育
  • 1篇HCM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4篇刘培旺
  • 3篇刘晓风
  • 3篇闫志英
  • 3篇宋丽
  • 3篇贺蓉娜
  • 3篇廖银章
  • 3篇袁月祥
  • 1篇何荣玉

传媒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波诱变选育耐酸高效厌氧产氢菌被引量:10
2008年
为获得厌氧产氢菌的高效突变株,以产氢菌H-8为原始菌株进行微波诱变处理,对微波诱变参数进行了优化,考察了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产氢特性及耐酸性.经过微波(低火)物理诱变得到5株高产氢突变株HW7、HW33、HW181、HW184和HW195,多次传代实验表明,HW195是稳定的高产突变株.突变株HW195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在pH值为2·8时仍能生长.通过间歇发酵实验,其最大产氢量和最大产氢速率分别达到2460mL/L培养基和340mLL-1h-1,比原始菌分别提高了50·7%和41·7%.
宋丽刘晓风刘培旺袁月祥闫志英何荣玉贺蓉娜廖银章
关键词:生物制氢厌氧产氢菌微波诱变耐酸
秸秆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发酵产氢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比较研究了化学预处理、生物预处理以及化学与生物结合预处理方法对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可以将秸秆中相当一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生成还原糖,其中1%H2SO4对秸秆的水解效果最好,50g秸秆水解可产生16.05g还原糖;经过NaOH和生物结合预处理后的秸秆发酵产氢效果最好,其产氢能力为21.04mLg^-1,是未经预处理秸秆的75倍;最高氢气浓度为57.3%,是未经预处理秸秆的96倍;其产氢的最适pH为4.5~6.0,最佳底物浓度为45-55gL^-1.其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以乙酸和丁酸为主.
刘培旺袁月祥闫志英宋丽刘晓风廖银章贺蓉娜
关键词:秸秆预处理发酵生物产氢
利用含纤维素原料发酵产氢的研究
本文从新鲜大熊猫粪便和实验室保存的沼气发酵富集物中筛选得到4株厌氧纤维素分解菌B5、C3、D3-2、D4-1,利用这4株菌预处理秸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秸秆用本实验室保存的厌氧产氢菌来发酵进行生物产氢。同时还比较研究了:①...
刘培旺
关键词:发酵产氢生物产氢
产氢菌的复合诱变选育及突变株HCM-23的产氢特性被引量:3
2008年
以厌氧产氢细菌Clostridium sp.H-61为原始菌株,先后经亚硝基胍(NTG)、紫外(UV)诱变,选育得到1株高产突变株HCM-23。在葡萄糖浓度为10g/L的条件下,其产氢量为3024mL/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69.89%;其最大产氢速率为33.19mmol H2/g DW·h,比原始菌株(19.74mmol H2/g DW·h)提高了68.14%。经过多次传代试验,稳定性良好。其发酵末端产物以乙醇和乙酸为主,属于典型乙醇型发酵代谢类型。其最适产氢初始pH为6.5,最适生长温度为36℃,以蔗糖为最佳碳源。与原始菌株相比,突变株HCM-23的产氢特性发生了改变,如生长延滞期延长,可利用无机氮源等。
宋丽刘培旺袁月祥闫志英刘晓风贺蓉娜廖银章
关键词:复合诱变突变株产氢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