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宏胜

作品数:6 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干细胞
  • 2篇牙髓
  • 2篇牙髓干细胞
  • 2篇细胞
  • 2篇恒牙
  • 2篇分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性疾病
  • 1篇遗传性
  • 1篇遗传性疾病
  • 1篇预防性
  • 1篇预防性树脂充...
  • 1篇在体
  • 1篇乳恒牙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细胞
  • 1篇软骨细胞分化
  • 1篇树脂材料
  • 1篇树脂充填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口腔...
  • 3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5篇刘宏胜
  • 4篇杨媛
  • 3篇白小文
  • 3篇葛立宏
  • 1篇刘鹤
  • 1篇杨杰
  • 1篇曹采方
  • 1篇赵玉鸣
  • 1篇秦满
  • 1篇闫实
  • 1篇夏斌

传媒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掌跖角化牙周病综合征患者组织蛋白酶C基因的新突变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掌跖角化牙周病综合征又称帕-勒综合征(PLS)患者组织蛋白酶 C 基因(CTSC)突变的特点,为该病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为 PLS 的2例患者进行 CTSC 基因突变的分析。分别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组 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 DNA 直接测序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进一步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突变。结果 2例 PLS 患者均存在 CTSC基因的复合型杂合突变,患者Ⅰ的突变位点为 G139R 和S260P,患者Ⅱ的突变位点为 R250X 和C258W,健康对照组未发现基因突变,其中 S260P 和 C258W 突变是 CTSC 基因的新突变位点。结论CTSC 基因突变是导致2例 PLS 患者临床表型的致病原因,S260P 和 C258W 突变扩大了 CTSC 基因的突变谱,为我国 PLS 疾病的基因诊断提供了依据。
杨媛白小文刘宏胜曹采方葛立宏
关键词:突变
乳恒牙牙髓干细胞的分化及儿童牙齿异常松动早失类疾病的基础研究
葛立宏刘鹤赵玉鸣刘宏胜杨媛杨杰
干细胞的研究是一个热点研究方向。2004年美国NIH发表了第一篇乳牙牙髓干细胞的文章,引起了轰动,认为将促进牙髓治疗、牙齿再生、甚至某些全身性疾病的治疗,几乎与NIH同时,课题组开始进行乳牙牙髓干细胞的研究,并获得了国家...
关键词:
关键词:遗传性疾病
流动性充填材料用于预防性树脂充填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4
2005年
目的 以传统的复合树脂+窝沟封闭剂的方法为对照组,用体外实验的方法评价流动树脂、流动复合体在预防性树脂充填(preventiveresinrestoration ,PRR)治疗中的情况。方法 患小面积龋被拔除第三恒磨牙9颗,分别用流动树脂(A组)、流动复合体(B组)和传统的复合树脂材料+窝沟封闭剂(C组)的方法进行PRR治疗。5 0 %AgNO3 浸染法检查微渗漏;用SEM观察树脂与牙齿的结合情况。结果 ①渗透实验表明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微渗漏;在微渗漏率方面,A组低于对照的C组(P <0 .0 5 ) ,在树脂渗透率方面A组低于B组和C组(P <0 .0 5 )。②SEM上显示A与B组相似,多数标本树脂与牙齿接触的界面上有结合良好的树脂突样结构,但树脂在和窝沟底部与牙体组织结合较差,特别在极细窝沟处;C组中结合良好的界面所占比例较少,复合树脂勉强压入窝洞后充填不实,在沟底部常见宽大裂纹。结论 在流动复合体和流动树脂在PRR治疗时更适用于沿窝沟走向侵润的窄长形态的窝沟内龋,而传统PRR法更适用于单个龋损直径在1 .5~2mm左右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面积龋,流动性充填材料在PRR治疗中可作为传统法的一种补充,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牙体组织。
秦满夏斌刘宏胜
关键词:预防性树脂充填充填材料流动性复合树脂材料AGNO3浸染法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软骨细胞分化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 M SC s)在体外能否分化为软骨细胞。方法利用高密度细胞球培养体系在含转化生长因子-β1(TG F-β1)的培养基中培养B M SC s21d,用免疫组化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分析培养的B M SC s球中蛋白多糖(软骨细胞分泌的主要基质成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和R T-P C R方法分析Ⅱ型胶原(软骨细胞特异分泌的主要胶原蛋白)的表达来评估B M SC s是否分化为软骨细胞。结果TG F-β1作用的B M SC s表达了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结论B M SC s在体外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可分化为软骨细胞,从而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创伤或骨关节炎所致的软骨缺损所需的合适的自体来源的种子细胞。
白小文闫实刘宏胜杨媛
人类年轻恒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多向分化的能力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从人类的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牙髓间充质细胞,并探讨其基本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的多向分化能力。方法:对人类的正畸减数年轻恒前磨牙中分离培养的牙髓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牙髓间充质细胞表型特征和细胞周期时相,并在体外进行定向诱导。结果:从年轻恒牙牙髓中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器发育较好;有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特征:CD90,CD44和CD147阳性细胞的比例很高,CD34,CD38,CD45和HLA-DR的阳性比例很低;有很强的增殖生长能力;经体外诱导年轻牙髓细胞可在体外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分化,但不能被诱导成为软骨细胞。结论:从人类年轻恒牙牙髓中可以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征,在体外诱导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刘宏胜白小文杨媛葛立宏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儿童口腔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