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瑞卿

作品数:12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地利用
  • 3篇单产
  • 3篇整治
  • 3篇土地整治
  • 3篇粮食单产
  • 2篇生态
  • 2篇泰尔指数
  • 2篇空间自相关
  • 2篇建设用地
  • 2篇耕地
  • 1篇动因
  • 1篇动因分析
  • 1篇序结构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建设
  • 1篇生态效益
  • 1篇生态效益评价
  • 1篇生态足迹

机构

  • 12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国土资源
  • 1篇河北省水利厅
  • 1篇河北省土地整...

作者

  • 12篇刘瑞卿
  • 7篇许皞
  • 3篇张路路
  • 3篇石剑
  • 3篇陈亚恒
  • 2篇王凌云
  • 2篇刘磊
  • 2篇王佳
  • 2篇白立佳
  • 1篇门明新
  • 1篇刘名冲
  • 1篇霍习良
  • 1篇何玲
  • 1篇陈影
  • 1篇王树涛
  • 1篇李新旺
  • 1篇王兴华
  • 1篇赵维全

传媒

  • 4篇土壤通报
  • 2篇农机化研究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3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ESDA的河北省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揭示河北省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粮食安全生产政策,采用泰尔指数模型与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1987-2009年河北省136个县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特征以及动态演变格局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粮食单产的整体差异和4个生态类型区的区间差异呈现逐渐缩小趋势,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冀鲁豫低洼区和后山坝上高原区的内部差异在研究期内逐渐缩小,辽吉西、蒙东南、冀北山地区的内部差异呈现增长的过程,导致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下降;河北省的粮食单产空间聚集程度有所减小,局部的空间相关来看,以石家庄市为中心粮食产量区域较为稳定,而张家口为中心的地产区域有扩大趋势;影响粮食单产格局变化最为主要的因素是有效灌溉面积、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和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等。
白立佳张路路刘瑞卿林常春门明新
关键词:粮食单产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
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对指导土地整治项目、完善土地整治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引入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的评价方法和模型,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区的保定市项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保定市区域内土地整治综合效益差异较为显著,并将整治区按照综合效益的高低分为三级:一级为曲阳县;二级为顺平县、唐县;三级为望都县、定州县、清苑县。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任意性以及不同空间尺度上局限性,评价结果与原始数据所反映的特征相符,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定量依据。
刘名冲刘瑞卿张路路许皞
关键词:土地整治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
基于生态足迹的建设用地可持续容量测算——以冀东山地丘陵区为例
2011年
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关系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提出表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容纳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容量和反映建设用地扩张程度的过度扩张系数两个概念,并以冀东山地丘陵区典型县卢龙县为例,测算了其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用地容量,并探讨影响该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997—2008年卢龙县人均生态足迹、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分别为1.766 7、0.538 1和1.2285 hm2,平均每年增长3.40%、1.73%和4.29%,表明生态足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承载力的增长,生态经济系统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建设用地出现较大的生态盈余,历年平均为0.131 3 hm2,卢龙县一直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建设用地严重扩张。建设用地可持续容量近年来处于上升状态,但过度扩张系数大于2.20,建设用地供给远超过建设用地需求,建设用地存在较为严重的过度扩张现象;预测结果显示:2015年和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均小于现有建设用地规模,且分别不宜超过8 267和11 499 hm2。根据研究过程和思路分析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指出现阶段卢龙县建设用地扩张主要靠经济因素拉动。
张路路王树涛刘瑞卿王兴华许皞陈亚恒
关键词:生态足迹
基于粗糙集的土地整理项目时序决定因素权重的确定
2012年
以河北省武强县近年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粗糙集理论研究土地整理项目时序决定因素权重的测算方法,得出与项目实施顺序关系最密切的是灌溉保证率、有机质含量的结论,算法分析简单明了,为整理项目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维全刘瑞卿何玲
关键词:粗糙集土地整理
基于模糊模型识别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以河北省顺平县为例被引量:18
2012年
土地整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对指导土地整治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引入基于定性和定量的模糊模型识别方法,选取了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变化率、绿色植被覆盖率变化、土地垦殖率变化等9个因子构建了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中河北省顺平县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实证,得出结论:该案例的生态效益属于C3类,即顺平县土地整治项目的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通过模糊模型识别评价土地整治的效果,为全面评价土地整治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和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土地整治项目提供理论基础。
石剑张路路刘瑞卿白立佳刘磊许皞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
基于格序结构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土地整治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而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则是评价一个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指标。本文引入基于格序决策理论的评价方法和模型,从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选取了动态投资回收期、新增耕地率和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值等8个因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区部分项目进行实证,运用格序结构描述各项目的层次关系,通过Hausdorff测度计算反映其与拟上确界和拟下确界之间的广义距离,得到了该格序结构在决策者偏好关系上的线性扩张结果:A清苑酆A望都酆A定州酆A唐县。最后,与传统评价方法对比验证表明,基于格序决策理论的评价方法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主观偏性及人为因素带来的随机误差,使评价结果具有更强的客观性、稳定性和科学性,可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及土地整治项目选取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决策支撑。
刘瑞卿李新旺张路路石剑陈亚恒许皞
关键词:土地整治
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怀来县耕地保护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差别化耕地保护是为了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资源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是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生态和耕地资源相协调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怀来县土地利用现状,从自然承载性、经济支撑性和生态持续性等三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对17个乡镇进行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按照耕地保护数量大于等于耕地需求量这一原则,结合耕地质量等级划定成果合理进行耕地空间布局。结果显示,土木镇、大黄庄镇、西八里镇3个乡镇作为怀来县粮食主产区,应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最大,均达到2000 hm2以上;其他乡镇均需要保护一部分相对较高级别耕地来种植粮食作物,其他低级别耕地可根据其所在的功能区的功能和定位,相应种植其他作物,但耕地数量绝不减少。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体现区域的差别化既能够保障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平衡,又使得怀来县的耕地保护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王凌云张路路刘瑞卿李新旺王佳许皞
关键词: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环首都经济圈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研究——以河北省赤城县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是国土资源部为了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而提出来的,通过构建该土地利用模式,可以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赤城县为例,探讨了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县生态功能区划分,进而提出了4种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以期达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王凌云张悦国王佳刘瑞卿陈影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环境友好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河北省耕地生产力预测
2012年
鉴于BP网络在处理非线性复杂系统的优势,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9-5-1结构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1987-2005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样本,以2006年的粮价政策、农资投入量和农民收入等数据作为网络的预测输入,对该年的河北省粮食单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实际粮食单产的相对误差为0.86%,预测精度优于传统的多元回归统计模型。
刘磊刘瑞卿石剑李新旺张路路霍习良
关键词:粮食单产耕地生产力BP神经网络
河北省粮食单产区域差异特征演变格局及动因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基于统计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灰色关联对河北省近20a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特征、动态演变格局及动因进行探索。采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关联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单产总体差异和不同耕作区间差异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不同耕作区内差异则出现分异。(2)区域粮食单产整体呈空间集聚下降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粮食生产核心区集聚度出现分异。(3)灰色动态关联分析表明,农业方面投入变化是单产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因,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断扩大。ESDA方法可以很好地揭示区域粮食单产地域格局时空变换特征,有效测度区域粮食生产空间集聚和异常,为该区域进行粮食生产宏观布局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张路路张悦国刘瑞卿许皞陈亚恒
关键词:粮食单产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