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建文

作品数:162 被引量:89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9篇化学工程
  • 18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99篇树脂
  • 95篇复合材料
  • 95篇复合材
  • 45篇环氧
  • 40篇环氧树脂
  • 39篇树脂基
  • 30篇树脂基复合材...
  • 25篇氰酸
  • 25篇氰酸酯
  • 21篇电子束固化
  • 21篇力学性
  • 20篇力学性能
  • 19篇氰酸酯树脂
  • 18篇纤维
  • 14篇性能研究
  • 14篇酰亚胺
  • 12篇碳纤维
  • 11篇预浸
  • 11篇树脂体系
  • 10篇树脂基体

机构

  • 117篇中航工业北京...
  • 15篇北京服装学院
  • 15篇中航复合材料...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0篇沈阳航空航天...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厦门大学
  • 3篇国家国防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电子工业部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沈阳飞机设计...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纺织科学...
  • 1篇中国化工集团...
  • 1篇信息产业部

作者

  • 162篇包建文
  • 44篇钟翔屿
  • 27篇陈祥宝
  • 24篇李晔
  • 20篇刘刚
  • 19篇益小苏
  • 13篇张连旺
  • 11篇张代军
  • 10篇张天骄
  • 10篇高禹
  • 10篇李伟东
  • 9篇张朋
  • 8篇董尚利
  • 6篇王柏臣
  • 5篇肇研
  • 5篇何先成
  • 5篇唐邦铭
  • 4篇黄玉东
  • 4篇张志谦
  • 4篇于祺

传媒

  • 16篇热固性树脂
  • 15篇复合材料学报
  • 11篇玻璃钢/复合...
  • 10篇航空材料学报
  • 9篇材料工程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7篇宇航材料工艺
  • 4篇纤维复合材料
  • 4篇工程塑料应用
  • 4篇高分子学报
  • 4篇航空制造技术
  • 4篇高科技纤维与...
  • 2篇合成技术及应...
  • 2篇合成纤维工业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纺织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20篇2016
  • 10篇2015
  • 14篇2014
  • 19篇2013
  • 1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芳纶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不同弹性模量的环氧树脂基体与国产芳纶Ⅲ纤维制备了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环氧树脂模量、芳纶纤维束张力、压缩测试方法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压缩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环氧模量、纤维束张力的提高有利于压缩强度的提高,正交铺层的压缩测试方法有利于表征复合材料压缩本征性能。同时,探讨了芳纶纤维压缩失效的机理,提出了提高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可能的途径。
钟翔屿包建文张代军张连旺
关键词:芳纶环氧
聚酯类聚合物合成的混合催化剂
一种聚酯类合成时聚合用混合催化剂,它是由铽等镧族络合物与锑化合物的混合物所组成,其摩尔比为(1—7)∶(1—4),不论应用于酯交换法或直接酯化法,都可以大大地缩短合成时间和明显提高酯化率或酯交换率。是最新一代的聚酯类合成...
武荣瑞张天骄黄关葆王继云周学明雷四方朱学余包建文
文献传递
一种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示踪层
本发明是一种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示踪层,所述低速冲击示踪层是指在复合材料表面(1)贴覆的陶瓷薄层,功能是通过该陶瓷薄层受到低速冲击后的状态变化,来辨别复合材料相应冲击受损区域、冲击能量的大小及冲击后剩余压缩强度;该陶瓷薄层是...
张代军安学锋包建文钟翔屿刘刚
文献传递
耐高温高韧性聚酰亚胺树脂分子量与性能关系被引量:10
2016年
首先,采用具有非对称结构的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α-BPDA)、二胺以及反应性封端剂4-苯乙炔苯酐(4-PEPA)合成了分子量分别为1 500、2 500、3 500、5 000g/mol的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然后,采用FTIR、XRD、DSC、DMA、TGA和流变等表征分析方法,研究了分子量与固化反应过程、聚集态结构、耐热性能、流变性能、韧性性能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增加,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369℃下降至344℃;熔体最低黏度由15.5Pa·s增加至37 090.0Pa·s;冲击强度由25.93kJ/m2提高到45.04kJ/m2。增大分子量导致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工艺性能下降,但韧性提高。
姚逸伦张朋包建文刘刚钟翔屿张代军
关键词:热固性聚酰亚胺高温高韧性分子量
5528氰酸酯树脂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对新型的5528改性氰酸酯树脂的介电性能、耐热性能、粘温特性和吸湿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528氰酸酯树脂具有良好工艺性能,适合于湿法预浸和热熔预浸,介电性能优异,介电损耗正切值为0.005 26,远远低于纯氰酸酯固化物,而且对于频率的稳定性更好,适合宽频应用5。528氰酸酯树脂体系是适合高性能透波材料或高频印刷电路板应用的树脂基体。
钟翔屿包建文李晔陈祥宝
关键词:介电性能印刷电路板
结构化增韧层增韧RTM复合材料预成型体的渗透特性被引量:8
2015年
选用尼龙无纺布(Polyamide Nonwoven Fabric,PNF)作为结构化增韧层,研究了增韧层的引入对纤维预成型体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工艺过程中渗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径向非饱和流动模式下,层间增韧预成型体沿纤维方向的渗透率为5.2×10-12 m2,略低于非增韧预成型体的7.1×10-12 m2,而沿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渗透率为2.3×10-12 m2,略高于非增韧预成型体的1.6×10-12 m2。此外,层间增韧预成型体的单向饱和流动渗透率为2.6×10-12 m2,较非增韧预成型体的1.9×10-11 m2下降了约1个数量级,z向饱和流动渗透率较非增韧预成型体的1.3×10-13 m2下降至2.5×10-14 m2,同样下降了约1个数量级。对复合材料层间微观形貌的分析结果表明:造成预成型体渗透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首先是PNF引入至层间之后将阻碍层间树脂的快速流动,同时增韧层将使层内纤维含量明显升高,由55.3vol%上升到63.7vol%。
刘刚张朋李伟东胡晓兰包建文益小苏
关键词:RTM层间增韧渗透率
电子束固化AS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研究了电子束固化EB99-1环氧树脂及其AS4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EB99-1树脂基体具有较好的工艺性和力学性能,固化收缩率小,吸湿率低,耐热性较好。研究表明,AS4/EB99-1复合材料可以在91℃(200F)湿态条件下使用,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材料的水平,优于热固化T300/4211复合材料的性能。
包建文李晔陈祥宝孙晓丹
关键词: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改性
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加压工艺模拟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中加压时机不易准确把握的特点,研究了1种确定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加压时机的计算方法。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树脂体系5405双马树脂和5284环氧树脂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该方法简便易行并已成功应用指导了5284/T300复合材料的热压罐成型。
包建文包建文钟翔屿张尧州
关键词:树脂基复合材料凝胶时间
尼龙无纺布增韧RTM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性能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尼龙无纺布(PNF)作为结构化增韧层,利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了PNF层间增韧改性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U3160-PNF/3266),研究了U3160-PNF/3266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及湿热老化对其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韧前后复合材料具有相似的吸湿动力学特性,但在吸湿初期,U3160-PNF/3266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吸湿速率,达到饱和吸湿后,U3160-PNF/3266复合材料的饱和吸湿率约为0.96%,略大于非增韧复合材料U3160/3266的0.87%。随着湿热老化时间的增加,两种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逐渐降低,并随着吸湿率的饱和而趋于平稳,达到饱和吸湿后,U3160-PNF/3266和U3160/3266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下降了约15%和14%。
张朋刘刚张利李伟东包建文益小苏
关键词: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增韧
一种侧链含羟基的聚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增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侧链含羟基的聚醚酰亚胺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侧链含羟基的聚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DSA00000611908000011....
刘燕峰何先成刘青曼钟翔屿包建文益小苏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