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辉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腰椎
  • 4篇椎间盘
  • 4篇骨折
  • 3篇椎体
  • 3篇疗效
  • 3篇内固定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不稳
  • 2篇腰椎骨折
  • 2篇早期疗效
  • 2篇置换术
  • 2篇治疗颈椎
  • 2篇治疗颈椎病
  • 2篇融合器
  • 2篇融合术
  • 2篇退行性
  • 2篇人工颈椎间盘
  • 2篇人工颈椎间盘...
  • 2篇人工颈椎间盘...

机构

  • 6篇江苏大学附属...
  • 3篇江苏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 2篇昆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单辉强
  • 8篇邬亚明
  • 7篇尹毅
  • 4篇李忆杰
  • 4篇黄伟
  • 3篇尹毅
  • 3篇金晔
  • 2篇刘璠
  • 2篇李翀
  • 2篇黄伟
  • 1篇陆红
  • 1篇李晓燕
  • 1篇李翀
  • 1篇李鹏
  • 1篇钱荣勋
  • 1篇陈芳

传媒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球囊扩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40例
2011年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成形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40例患者经球囊扩张椎体成形系统双侧注入骨水泥。结果术后随访4~15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8.5±0.6)分减低为术后的(1.2±0.5)分,无神经损伤、栓塞等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黄伟尹毅单辉强邬亚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椎体成形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7
2016年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多不理想,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肩部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6例,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2个月,平均(10.5il.1)个月。无伤口感染,复位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骨折不愈合,无腋神经损伤表现,无肱骨头坏死。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法,优11例,良12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86.4%。结论: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MIPPO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单辉强李翀邬亚明金晔陆红李晓燕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器微创性
改良经椎间孔单枚融合器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单枚融合器行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对常规TLIF技术进行改良,采用椎管扩大减压后行TLIF,使用单枚融合器加椎弓根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5例共20个节段。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年龄44~65岁,平均51.3岁。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6例,腰椎管狭窄症4例,I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5例。结果:15例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4.4个月,无椎弓根钉失败及Cage前、后侧移位。2例术后出现下肢麻木感,均为TLIF侧,该2例于1~2个月内症状消除,术后平均优良率93.3%。结论:使用单枚融合器及扩大减压的改良TLIF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使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及治疗费用减少,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满意。
尹毅李忆杰单辉强黄伟邬亚明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椎体间融合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3例共95个椎体,均采用经椎弓根单侧或双侧PKP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术后病椎椎体前缘的高度恢复值、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评分的疼痛改善情况、骨水泥的渗漏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83例术后均获得平均16个月(6~40个月)的随访,95个椎体均穿刺成功,手术效果均满意。术后VAS和Oswestry疼痛评分较术前均明显缓解(P〈0.01),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改善(P〈0.01);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为骨水泥渗漏,总体发生率为43%,但并未引起患者不适症状。结论 PKP手术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李翀尹毅单辉强黄伟邬亚明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骨质疏松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后路单枚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不稳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摘除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螺钉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摘除及神经根管减压,斜向植入单枚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结果22例患者随访6~23月,平均10.5个月,22例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优15例,良5例,可2例,未见症状加重或椎间高度丢失等情况,无神经根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摘除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治疗方法。
尹毅陈芳钱荣勋单辉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器椎弓根螺钉椎间融合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置入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0月选择11例单节段、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触摸置入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结果11例患者获得5—14个月的随访。随访患者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良好,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发现术后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结论微创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陕及住院日短等优势,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尹毅单辉强黄伟邬亚明
关键词:微创椎弓根钉胸腰椎骨折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8例(8个椎间盘),脊髓型2例、神经根型6例.随访7~19个月.结果:8例患者神经、脊髓受损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了明显...
尹毅金晔黄伟单辉强邬亚明
关键词:颈椎病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疗效评价
运用PLIF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经椎管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PLIF术治疗8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男34例,女46例;年龄56~76岁,平均63.5岁;采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定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8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6~27个月,平均20个月;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MRI扫描腰椎椎管前后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2, P<0.05),手术前与手术后的ODI分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与手术后的JOA评定分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平均改善率82.32%。结论 PLIF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明显优势,患者恢复较快,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李翀尹毅李忆杰李鹏单辉强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内固定疗效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
2014年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8例(8个椎间盘),脊髓型2例,神经根型6例。随访7-19个月。结果 8例患者神经、脊髓受损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缓解。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较术前提高[(15.3±1.0)分vs.(8.2±1.0)分](P<0.05)。假体无明显下沉和偏移,置换节段稳定,颈椎活动范围得到了明显恢复。无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近期疗效良好,安全可靠,患者恢复快。
尹毅金晔黄伟单辉强邬亚明
关键词: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中后纵韧带生物力学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比较颈前路单双节段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中后纵韧带切除前后颈椎的即刻稳定性变化,为临床手术中对后纵韧带的处理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15具新鲜小牛颈椎标本(C3-T1),1具用于预实验,将14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具标本,组1用于单间隙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模型的检测,组2用于双间隙检测,按操作过程依次标记为:N正常标本组→A1、A2椎间盘切除+植骨→B1、B2椎间盘切除+植骨+颈前路内固定→C1、C2椎间盘切除+植骨+后纵韧带切除→D1、D2椎间盘切除+植骨+后纵韧带切除+颈前路内固定.用实验应力方法测试各组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 颈椎椎体载荷-应变关系:A1、C1的应变比N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状态均增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1组的应变比N均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B1组比A1组的应变平均下降26%,有显著性差异(P〈0.05);D1组比B1组应变稍增加,其中在前屈状态增大最多(4%),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1较A1组增大,前屈状态特别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情况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2的检测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其变化规律与组1相似.结论 在正常标本内颈椎后纵韧带的完整性在维持颈椎稳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后纵韧带的切除导致脊柱标本在前屈状态下稳定性下降最明显.单节段和双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的标本比正常标本的稳定性下降,此时后纵韧带的切除使得标本的稳定性下降更明显,并且单节段和双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的标本通过植骨内固定有效地增强了术后标本的稳定性.
单辉强刘璠尹毅李忆杰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后纵韧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