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印丽萍

作品数:110 被引量:51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0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4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杂草
  • 17篇检疫
  • 16篇进境
  • 15篇植物
  • 14篇有害生物
  • 14篇入侵
  • 14篇病菌
  • 9篇植物检疫
  • 9篇小麦
  • 8篇高粱
  • 7篇冬孢子
  • 7篇生物学
  • 7篇种子
  • 7篇孢子
  • 6篇腥黑穗病
  • 6篇腥黑穗病菌
  • 6篇有害生物风险
  • 6篇假高粱
  • 5篇性状
  • 5篇印度腥黑穗病...

机构

  • 105篇上海出入境检...
  • 14篇上海师范大学
  • 8篇上海大学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中国检验检疫...
  • 6篇江苏出入境检...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江苏大学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国家质量监督...
  • 3篇宁波出入境检...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深圳出入境检...
  • 2篇辽宁出入境检...
  • 2篇天津出入境检...
  • 2篇厦门出入境检...

作者

  • 110篇印丽萍
  • 37篇易建平
  • 30篇周国梁
  • 13篇郭水良
  • 13篇叶军
  • 11篇郑建中
  • 10篇薛华杰
  • 9篇傅怡宁
  • 9篇于翠
  • 8篇戚龙君
  • 7篇杨翠云
  • 6篇沈禹飞
  • 6篇陈沁
  • 5篇宋绍祎
  • 5篇白章红
  • 5篇陈仲兵
  • 5篇陶庭典
  • 4篇张舒亚
  • 4篇刘素萍
  • 4篇安榆林

传媒

  • 46篇植物检疫
  • 7篇植物病理学报
  • 4篇植物保护学报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上海农业学报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2010年进...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杂草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现代测量与实...
  • 2篇检验检疫科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16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1篇1988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境羊毛与产品携带植物有害生物鉴定及检疫对策
陈建良徐国强印丽萍黄忠荣徐诚易建平杨佚叶军陈耀明
1. 通过研究,基本掌握了进境羊毛可能携带的植物有害生物种类,并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来自12个国家的69种植物有害生物进行了图片记录和描述;2. 首次对羊毛中杂草的萌发能力和加工后的羊毛落毛中杂草的萌发能力作了试验,按照IP...
关键词:
关键词:羊毛植物有害生物检疫生物鉴定
套式PCR直接检测印度腥黑穗病菌冬孢子被引量:25
2002年
用印度腥黑穗病菌冬孢子制备模板DNA ,利用印腥特异性引物T3 /T6,T3 /T4和套式PCR(nestPCR)扩增技术直接检测印腥冬孢子 ,检测的灵敏度可达 1个冬孢子。检测时间缩短为 1天。这种简单、快速、灵敏、实用和准确的PCR检测技术适用于口岸印腥检疫的需要 ,解决了常规PCR检测中DNA制备需要萌发冬孢子和检测时间长的难题。
易建平陶庭典潘良文沈禹飞印丽萍郑建中
关键词:套式PCR印度腥黑穗病菌冬孢子小麦病害
入侵植物春一年蓬对不同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为了解上海市郊一种新外来入侵植物春一年蓬对逆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测定不同环境胁迫下营养生长时期春一年蓬的膜相对透性、叶绿素、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与5℃和22℃处理相比,35℃处理的春一年蓬植株的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和膜相对透性高.用pH 7的溶液处理的春一年蓬植株,其体内的膜相对透性、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用pH 10或pH 4的溶液处理的植株.随着其生长环境中NaCl含量的增加或者干旱胁迫,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膜相对透性也相应地增加.而且,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与土壤NaCl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总之,①与高温环境(35℃)相比,春一年蓬更适合生长于低温(5℃)环境;②中生或湿生环境适合春一年蓬的生长,过酸(pH 4)或过碱环境(pH 10)均会对春一年蓬产生有害影响;③春一年蓬对土壤中的NaCl较敏感,在高NaCl(>0.05 mol?L-1)环境中其丙二醛、膜相对透性等均升高.
胡天印王勇印丽萍郭水良
关键词:入侵性生理指标胁迫
影响我国杂草分布危害的性状统计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杂草对我国的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解影响我国杂草分布和危害的生物学因素,以中国境内1387种杂草为对象,计测了杂草分布危害等级和28个与生态适应相关的性状,这些性状涉及种子(果实)产量和大小、传播方式、营养繁殖能力、生活史长短、繁育系统、生活型、花部对称情况、传粉方式、植株是否有毒有刺、适应的生境类型等;统计了28个性状与杂草分布危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就1387种杂草作为一个整体来讲,生活史短、花两性、种子产量高、种子(果实)有特殊传播方式、阳生、植株有毒的植物以及以直立、挺水、莲座状、寄生性的杂草种类分布广、危害大;而植株有刺、花两侧对称、种子(果实)大等性状的杂草的危害相对轻些;但是,在不同的科中,性状与杂草分布危害的关系有较大差异;同时部分性状之间对杂草分布危害有明显的互作效应,例如种子产量与营养繁殖能力、种子产量和种子大小.
高平磊郭水良印丽萍娄玉霞
关键词:杂草性状生物统计
番茄斑萎病毒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究
于翠杨翠云吴建祥戚龙君宋绍祎印丽萍郑建中
成果简要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1) 本项目利用原核表达的TSWV外壳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和BAL B/c小鼠,在国内首次制备了TSWV的多抗血清和腹水单抗。单抗与多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制备抗体时对抗原的质量要求低,...
关键词:
关键词:番茄斑萎病毒ELISA抗体抗原血清学
外来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4
2006年
本文依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国际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传播途径的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的分级标准和评价方法。
周国梁印丽萍黄晓藻
关键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红棕象甲在上海地区适生性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红棕象甲是一种能对棕榈科植物造成十分严重危害的害虫,2005年曾一度在上海局部地区暴发,经过防治,又难觅踪迹。文章通过对红棕象甲的分布、生活习性、寄主植物、传播途径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红棕象甲是能在上海地区适生的。
叶军周国梁印丽萍
关键词:红棕象甲适生性
利用概率模型定量评估橘小实蝇传入我国的可能性被引量:7
2006年
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的传入可能性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重要组成。本研究以橘小实蝇为对象,结合口岸入境检疫记录及文献报道,利用概率分布拟合构成传入可能性的相关风险因子,通过随机模拟方法(MonteCarlo)来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的传入可能性。研究表明,在目前进口规模及入境口岸实施2%抽样检疫的前提下,橘小实蝇随进口水果传入我国的可能性的概率为0.147。统计检验表明,进口规模(批次与数量)及产地果实的感染情况是影响到达口岸时每批水果中橘小实蝇数量的重要因素;入境后流向橘小实蝇适生地的比率、适生期间进口的数量及进入果园的水果数量是决定传入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加强入境后水果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传入风险。
周国梁印丽萍李尉民张卫东
关键词:橘小实蝇
毒麦种子内生真菌Gloeotinia temulenta ITS序列分析
2006年
从国内采集了毒麦种子进行毒麦内生真菌Gloeotiniatemulenta的分离培养,没有能够成功分离到毒麦内生真菌的菌株,苯胺蓝染色镜检观察毒麦种子内的内生真菌带菌率为0~65.4%。直接从毒麦种子中挑取内生真菌菌丝,用基因释放剂(genereleaser,BioVenture)处理后扩增测序获得了毒麦内生真菌的ITS序列(DQ235697),经过相似性比对和分析,所得序列和GenBank中的内生真菌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4%~100%,排除了毒麦种子表面真菌和毒麦种子序列的可能性。
梁玮莎易建平周国梁印丽萍周而勋
关键词:毒麦内生真菌ITS序列
外来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方法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被引量:9
2006年
在分析利用生态位技术结合气候统计学方法及利用试验数据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开展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的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详细讨论了在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中涉及的有关有害生物生物学资料的评估与分析、有害生物分布点的选择及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等问题。认为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学的资料在研究有害生物适生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统计学角度探讨了提高适生性预测结果正确性的途径。
周国梁李尉民印丽萍
关键词:有害生物适生性不确定性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