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平
- 作品数:36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 胰岛素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张孝林朱华庆卜丽佳任传利周青吴学平贾雪梅王勇生桂淑玉汪渊
- 关键词: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肾脏胰岛素
- 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及意义。方法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5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心脏取血检测血糖及肾功能相关指标。通过免疫组化与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正常组肾小球、肾小管及肾脏血管均有MLCK的表达。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小球表达MLCK有一定的减弱,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形成可能是由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降低所致。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可能是增加肾脏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表达。
- 朱华庆张孝林王勇生卜丽佳任传利周青吴学平贾雪梅桂淑玉汪渊
- 关键词: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糖尿病胰岛素
- 丝裂霉素C对兔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角膜haze形成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对兔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雾状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对27只青紫兰兔双眼行LASEK手术,术后54眼随机分为3组,即0·02%MMC治疗组(18眼)、0·1%氟米龙治疗组(18眼)和空白对照组(18眼)。术后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haze的形成情况;分别于1周、1月、2月取兔眼角膜,行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术后1周、1月、2月,丝裂霉素C组角膜haze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MMC组术区前部基质内角膜成纤维细胞数较对照组和氟米龙组少(P<0·05),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ASEK术后MMC可抑制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纤维的合成,减少haze的形成,且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有效抑制haze形成的药物。
- 刘杰陈逖朱美玲陶黎明范伟杰汪永吴学平陈柯
- 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变化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2只(4、12周各6只)及对照组12只。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于4、12周后测体重和血糖,应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组织学变化并检测瘦素及其受体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腺实质趋于萎缩。对照组大鼠下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呈瘦素及瘦素受体免疫反应中等阳性,免疫反应物分布于细胞胞质内,细胞核和腺泡细胞呈阴性。4周糖尿病组瘦素及其受体免疫反应呈较强阳性;12周时呈强阳性。结论随糖尿病病程延长,大鼠下颌下腺组织发生退变且瘦素及其受体表达增强,为探讨瘦素变化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 吴学平贾雪梅王盛花汪渊朱华庆张孝林
- 关键词:糖尿病瘦素颌下腺
-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海马内神经营养因子-3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海马中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表达变化及胰岛素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1,3月组,胰岛素治疗1,3月组,STZ 腹腔注射制模,测体重与血糖值并取海马行 HE 和免疫组化 SABC 法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血糖在糖尿病组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胰岛素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海马各区 NT-3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及阳性强度在糖尿病组有不同程度降低,以 CA1区最明显。胰岛素组则不降低。结论: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 NT-3表达减弱,胰岛素治疗可使海马神经元 NT-3表达恢复正常。
- 侯立胜韩卉贾雪梅王盛花吴学平张孝林汪渊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营养因子-3海马胰岛素
- 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在大鼠胃肠的定位
- 2008年
- 目的研究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在大鼠胃肠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在大鼠胃壁内有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的表达,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胃底腺,阳性细胞胞体大,胞核呈阴性,小肠和大肠组织均呈阴性反应。结论正常大鼠胃底腺有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的表达,提示可能参与胃腺的多种生理活动。
- 王盛花贾雪梅吴学平贾友苏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胃肠
- 胎儿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的 观察胎儿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分布及发育规律。方法 HE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结果 胎儿舌下腺纹状管、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瘦素及瘦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 ,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导管上皮细胞胞质内 ,细胞核呈阴性反应。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 ,免疫反应强度亦不等。结论 胎儿舌下腺导管上皮呈瘦素和瘦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 ,可能与胎儿舌下腺的发育及功能活动的调节有关。
- 伍雪芳吴学平彭彦霄王惠珠贾雪梅
- 关键词:胎儿舌下腺瘦素瘦素受体
- 高脂血症大鼠海马nNOS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高脂血症大鼠海马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及神经营养因子 3(NT 3)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HE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比较两组海马各区平均光密度(MOD)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6 6 5mmol/L)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 4 1mmol/L)升高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海马各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MOD升高 ,尤以CA3区明显 ;NT 3免疫阳性神经元MOD降低 ,以CA1区最为显著。结论 高脂血症大鼠海马中nNOS表达增强而NT 3表达减弱 ,表明高脂血症可导致海马神经元功能改变。
- 柯红林吴连仲贾友苏吴学平沈韶辉王惠珠汪渊贾雪梅
- 关键词:高脂血症神经生长因子海马
- 重组人松弛素2在抗心肌梗死后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 吴学平王用利王海杰谭玉珍
- 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及治疗组,用STZ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饲养12周后测体重和血糖,取材制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体重[ ( 367 .33±26. 73 )g]和血糖[ (6 .49±0 .79 ) mmol/L]比较:实验组体重[ ( 156. 50±10 .13)g]减轻、血糖[ (27 .79±9 .28)mmol/L]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 .01);治疗组体重[ (354 .67±31 .94)g]、血糖[ (8. 75±2 .56)mmol/L]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颌下腺电镜下主要变化为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致密;线粒体肿胀或空泡变性、嵴断裂;粗面内质网囊状扩张,断裂成短棒状,脱颗粒等。治疗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糖尿病可导致下颌下腺组织出现一系列超微病理改变,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发生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 吴学平贾雪梅王盛花汪渊张孝林朱华庆胡闻
- 关键词:链脲佐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