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丽
- 作品数:22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城镇化、非农技术与农业技术变迁——基于SVAR模型的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死亡态度在危机脆弱性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危机脆弱性问卷、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方便抽取的广州和深圳2所高校66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死亡态度中的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离接受与网络成瘾和危机脆弱性呈正相关(r=0.142~0.324,P值均〈0.01),自然接受与网络成瘾和危机脆弱性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95,-0.209,P值均〈0.05),死亡逃避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r=0.145,P〈0.01)。死亡逃避、趋近接受与危机脆弱性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080,-0.094,P值均〈0.05),在大学生危机脆弱性与网络成瘾间起调节作用。结论死亡态度在大学生危机脆弱性与网络成瘾之间起调节作用。正确的死亡教育可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
- 刘维奇韩媛媛吴文丽伍翔殷华西
- 关键词:因特网精神卫生
- 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与网络使用、情感幸福感的关系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建构网络功能使用、情感幸福感与网络成瘾相关问题的关系模型。方法以103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互联网功能使用调查问卷》、《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为工具进行分析,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宣泄功能对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有着直接的正向作用;求知功能对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有着直接的负向作用;宣泄功能和求知功能通过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间接地影响着消极情感。结论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与网络功能使用、情感幸福感的关系得到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利支持。
- 吴文丽郑希付殷华西
-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结构方程模型网络功能
-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的情感信息选择特征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考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对情感信息的注意选择特征。方法:通过临床诊断和心理测验选取接受住院治疗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中学生对照组被试各25人,采用空间Stroop任务的变式进行研究。结果: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对组成消极词的反应时长于积极词和中性词的反应时[(557.6±93.3)ms vs.(533.9±85.3)ms,(532.1±88.9)ms,P<0.001],对照组对组成中性词的反应时长于消极词[(509.5±80.3)ms vs.(496.1±72.3)ms,P<0.05]。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对组成消极词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P<0.05),而对组成积极词和中性词的反应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表现出对消极情感信息的注意选择偏向。
- 吴文丽郑希付
- 关键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情感信息
- 画,也是一种表达——创伤儿童心理辅导个案
- 2008年
- [个案情况]
小馨,女,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5月12日下午,正在上课时,突然发生地震。老师组织学生往教室外面逃,小馨还没跑出教室,房屋就倒塌了。房屋坍塌时,砸死了她的好朋友,血溅在了她的身上,她在废墟中被埋8小时后获救。她被救出来时,妈妈大哭,可她却没有流一滴眼泪,反而去安慰泪流满面的妈妈。辅导者在都江堰市的某灾民安置点见到了小馨。
- 吴文丽
- 关键词:心理辅导个案创伤小学三年级辅导者
- 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与抑郁、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了解生命意义感在抑郁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生命意义感量表(PIL)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688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杀意念与抑郁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2,P〈0.01;r=0.3,P〈0.01),与生命意义感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4,P〈O.01;r=-0.37,P〈0.01);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同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相比,抑郁得分更高[(48.04±8.13)vs(44.56±7.12),P〈0.01],生命意义感得分更低[(98.39±12.68)口5(105.78±11.76),P〈0.01];生命意义感在抑郁与自杀意念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与抑郁、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密切,生命意义感在抑郁与自杀意念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 吴文丽殷华西伍翔
- 关键词:自杀意念抑郁生命意义感
- 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模型构建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方便抽取广州市某中学高中生和初中生共888名,使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积极、消极情绪量表进行调查,并使用结构方程技术构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消极情绪对网络成瘾有显著而直接的正向作用,积极情绪对网络成瘾有显著而直接的负向作用,消极情绪可通过应对方式中的幻想、发泄维度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应对方式中的幻想、发泄维度对网络成瘾有直接影响,幻想维度对网络成瘾具有最强的预测力。模型拟合较好(χ2/df=3.893,RMSEA=0.059,NFI=0.874,NNFI=0.896,CFI=0.903)。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情绪、应对方式的关系得到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利支持。
- 吴文丽黄建榕
- 关键词:因特网成瘾心理学统计学青少年
- 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网络信息的认知加工特点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考察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对网络相关图片的认知加工特点。方法:以接受住院治疗的网络成瘾者为被试,采用点探测任务范式进行研究。结果:网络成瘾组对网络图片的注意偏向显著高于控制组,有明显的注意维持偏向;在图片的呈现时间为500ms的条件下,网络成瘾组对网络图片的注意偏向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随后注意偏向下降,表现出接近-回避的注意模式。结论:网络成瘾组的注意偏向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随后注意偏向下降,表现出接近-回避的注意模式。
- 吴文丽郑希付
- 关键词:网络成瘾网络信息
-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认知需要、情感特征的研究
- 人与互联网交互作用的消极结果——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IU),日益显露出来并成为广泛关注的网络现象。对 PIU 成因的探讨上,可以从个体因素和互联网特点两者结合起来讨论。认知需要反映了个体在思考问题和信息加工中的不同倾向,...
- 吴文丽郑希付殷华西
- 关键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情感
- 文献传递
- 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认知加工特点研究
-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种新的心理疾病——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由Goldberg正式提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是指使用者上网达到一定的时间量后反复使用互联网,其认知功能、情绪情感功能以及行为活动,甚至生理活动,偏离现实生活,受到...
- 吴文丽
-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文献分析
- 2012年
-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出生在1980年以后,户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或者经商的流动人口,是我国产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出现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弄口谐与稳定。回顾梳理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文献,从中发现并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对解决目前的新生代农民工所遇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 殷华西张红利吴文丽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