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翔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其建立的程序包括确定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果分析和反馈。建立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动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为职业院校进行科学管理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 伍翔唐慧敏
- 关键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档案
- 特区高职院校6697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对6697名特区高职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6697名高职大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特区高职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14%;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问题突出。人格特征总体良好,积极。结论通过对特区高职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有针对性地对高职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的人格,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唐慧敏伍翔
-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人格特征
- 基于生命意义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探索被引量:3
- 2014年
- 生命意义缺失是导致大学生轻视生命、产生心理问题和自杀行为的重要原因,从生命意义视角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开展生命意义教育,可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丰富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的内涵。
- 伍翔
- 关键词:生命意义心理危机
- 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6
- 2008年
-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活动对提高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活动可以拓展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有利于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
- 伍翔
- 关键词:高职院校朋辈心理咨询朋辈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 朋辈心理咨询员训练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以高职院校为例被引量:12
- 2005年
- 朋辈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开展朋辈心理咨询员心理训练的研究表明,训练过的学生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提高,朋辈心理训练对校园自助助人气氛的形成,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方式。
- 伍翔陈国梁
- 关键词:心理训练心理健康
- 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与抑郁、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了解生命意义感在抑郁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生命意义感量表(PIL)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688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杀意念与抑郁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2,P〈0.01;r=0.3,P〈0.01),与生命意义感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4,P〈O.01;r=-0.37,P〈0.01);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同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相比,抑郁得分更高[(48.04±8.13)vs(44.56±7.12),P〈0.01],生命意义感得分更低[(98.39±12.68)口5(105.78±11.76),P〈0.01];生命意义感在抑郁与自杀意念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与抑郁、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密切,生命意义感在抑郁与自杀意念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 吴文丽殷华西伍翔
- 关键词:自杀意念抑郁生命意义感
- 7413名“90后”职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对性别、生源地、家庭不同群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问题突出;女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比男生突出。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学生除了敌对,其他因子均差异非常显著;家庭不和谐学生心理问题比家庭和谐学生严重。应及时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伍翔
- 关键词:90后心理健康职业院校
- 多动症的系统式家庭干预一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注意定向障碍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情绪易冲动、行为冲动伴有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1]。目前医学界关于多动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有研究发现有些行为问题的出现,常与某些家庭环境的特质有关。大家庭、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父亲有犯罪记录以及严重冲突等,都与儿童出现冲动控制疾患有密切关系[2]。父母具有资源及能力协助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利于ADHD儿童发展管理情绪失调和控制行为的能力。本案例阐述的是对一个10岁多动症儿童和他的家庭进行系统式家庭心理干预的过程。
- 伍翔
- 关键词:多动症儿童家庭干预儿童行为异常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家庭心理干预
- 我校2005级新生UPI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7
- 2006年
- 为了解我校2005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确切掌握高职院校新生心理特点,及时发现新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校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在2005年10月采用UPI对全校2005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 伍翔
- 关键词:UPI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咨询工作心理特点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 高等职业新生适应不良的系统家庭治疗一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案例针对一名来自新疆的大一新生,由于地域文化家庭和人格因素等原因,适应大学生活中压力过大出现适应不良,产生头痛等生理反应及焦虑心理,通过采用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寻找来访者的资源,对其问题和困难进行阳性赋义,缓解焦虑情绪,恢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现报告如下。
- 伍翔
- 关键词:家庭治疗人格因素生理反应人口学资料躯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