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正利
- 作品数:72 被引量:22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马新贻宦迹考略被引量:1
- 1996年
- 马新贻宦迹考略哈正利清末四大疑案中,“刺马”一案曾令朝野轰动,一度传闻天下,众说纷纭。正史有载且不说,就连《清代野记》、《春冰室野乘》、《庸庵笔记》、《越漫堂记》、《骨董琐记全篇》、《归庐谈往录》、《清稗类钞》及《近代中国秘史》诸野史中都有记录。在案...
- 哈正利
- 关键词:宦迹按察使同治中兴中国回族
- 明代蒙汉民族贸易投影下的民族关系被引量:4
- 1996年
- 明代蒙古地区的统治势力与明朝政府之间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明朝政府为解除蒙古在北方的威胁,曾多次出兵漠北,而蒙古统治者也曾一再率兵'散掠内地'。如此频繁的战争不仅严重破坏了北方的生产,恶化广大蒙古人民的生活,而且时常破坏着蒙汉两族正常的经济交往。因此,广大蒙古族人民,为弥补单一畜牧业经济的不足,迫切需要与中原汉族进行贸易,藉以维持正常生活。这样,在蒙古族封建领主与明朝亦战亦和的历史条件下,蒙汉民族贸易始终未曾间断。特别是自明朝中期以后,更呈繁盛之势。本文试图通过对明代蒙汉民族贸易的建立、发展及其对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初步探讨,旨在指出民族贸易在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加强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明初,退出中原的蒙古贵族占据东自呼伦贝尔草原,西至天山。
- 哈正利
- 关键词:蒙古族汉族明代民族贸易民族关系
- 论回族族源传说的基本结构被引量:2
- 2006年
- 用结构主义人类学方法,比较六个回族族源的传说叙事结构,来探究回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一种尝试。多数文本的叙事结构一致性,沿着“唐王梦见回回(梦)———大臣圆梦,邀请回回(圆梦)———回回来华,辅助唐朝(请求贤士)———回回想家,唐王给他们娶亲,以求定居(人种和文化的交流)”的顺序来表述。在对不同传说对文化元素组合关系运用的共同性的讨论中,多个文本均是以回回/汉人、伊斯兰教/多神信仰、通婚/不通婚等三对基本的二元对立的关系组合来叙事,这正是回族日常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深层结构。
- 哈正利
- 关键词:回族回族文化
- 龚选廉生平事迹考论——兼议近代回族人物研究的价值与视角被引量:1
- 2016年
- 作为留东清真教育会成员之一,龚选廉是近代四川回族中的佼佼者,也是清末民初倾向于"民主革命,宪政立国"的新型回族知识分子的代表,曾经在四川辛亥革命中充当重要角色,在发展地方教育事业、促进地方社会近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鉴于学界对其留学日本归国后的行迹言之不详,本文尝试借助地方文献中呈现的材料,还原其家世源流、求学任职经历、主要社会活动以及著述等基本历史事实,并进一步阐述近代回族历史人物研究的价值与视角。
- 答嘉逸哈正利
- 关键词:回族历史人物
- 近代回族文化运动主流思想论被引量:3
- 2002年
- 近代回族文化运动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其主流思想上。本文从分析近代回族知识分子的思想入手去解析这场运动的主流思想 ,分别就他们对民族、国家、宗教的基本认识、对爱国与回族、伊斯兰教的关系的探讨、以及他们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作具体的述论。同时 ,将其放到整个回族历史中去考察 ,指出其主流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对国家、民族、宗教统一发展的追求。认为这场运动的本质是将爱国主义的思想深深地注入到回族的发展中 ,为近代以来回族爱国爱教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翻开了回族思想史的新页 。
- 哈正利
- 关键词:历史地位
-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特点、本质和优势
- 2024年
-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和现实实际相结合,开辟出来的用社会主义建设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之路。为了彰显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具有的明显优越性,文章依照党史文献,结合习近平相关论述梳理了理论表述脉络,一是聚焦中国特色民族工作格局,凝练揭示了正确道路的六大科学内涵;二是在特点上,阐明基于实践底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质,基于历史格局的中华文明包容性特质,基于特色国家结构、政治哲学、实践与体系上的模式特质;三是在本质上,阐释了党在实践与理论相互转化后取得的原创性重大成果与自信之由;四是在优势上,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国家与社会”“党与政”的两对关系,显现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缘何优越。
- 哈正利莫国俊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善治化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其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的核心问题。在制度主义视野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有其适当性和积极效用,足以证明其存续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但由于受制度环境的影响,面临诸多挑战的前提下,应培育多元治理主体、拓展治理绩效范围、改革传统治理方式,探索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新格局,从而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善治化发展。
- 哈正利黄兆雪
- 关键词:善治民族事务民族区域自治
- 民族团结进步政策创新的若干建议——基于江苏省民族工作经验的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民族散杂居地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新世纪以来,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年增多、城市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有所增加、城市清真网点建设困难、民族工作机构和制度有待加强等新情况。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应该更新理念,深化民族工作的社会化发展;进一步健全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大力推进全国性社区民族工作的开展;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要加大清真网点扶持管理力度;鼓励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的创新。
- 雷振扬哈正利
-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自信的三重来源被引量:1
- 2022年
-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可为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的民族事务治理提供有益借鉴。道路自信的确立主要源于三个层面。一是道路选择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的超越性视角解决了传统民族事务治理的内在困境,具有理论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通过解决中国社会各阶段的主要矛盾,成功扫清了民族问题产生的外在根源,是现实必然的选择。二是道路发展的连续性,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族政策主线的连续性和以国家复兴为核心的理想信念的连续性,初心和使命的高度一致有效保障了道路基本方向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三是道路实践的有效性。政治层面,有效保障了个体权益,维护了群体权利,保证了国家安全;经济层面,实现了区域经济壮大和个体收入提高的协同增长;文化层面,在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的同时,有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延续。
- 张福强哈正利
- 论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三种解读模式被引量:1
- 2017年
- 对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解读是民族问题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主要有三种解读模式,即典范模式、局部修正模式和完全解构模式三种。典范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初步确立,经过80年代的积累、补充,到90年代中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局部修正式是对典范模式内容和结构的局部调整和突破,学者们各自观点不一;完全解构式主要是西方学者对典范模式的结构性颠覆,其目的在于对中国民族政策的否定。而在新时期,必须要在前人基础上总结经验,开拓民族识别研究的新思路。
- 哈正利张福强
- 关键词:民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