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晓峰

作品数:9 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益气
  • 3篇益气汤
  • 3篇气虚
  • 3篇气虚发热
  • 3篇补中益气
  • 3篇补中益气汤
  • 2篇组胺
  • 2篇瘙痒
  • 2篇灰关联聚类法
  • 1篇动物
  • 1篇毒性
  • 1篇新剂型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变化
  • 1篇止痒
  • 1篇止痒作用
  • 1篇体温
  • 1篇兔皮肤
  • 1篇脾脏
  • 1篇瘙痒模型

机构

  • 9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9篇唐晓峰
  • 9篇王晖
  • 4篇薛漫清
  • 3篇沈非沉
  • 3篇梁庆
  • 3篇陈垦
  • 2篇刘瑜彬
  • 2篇刘文彬
  • 1篇邓敏怡
  • 1篇何伟
  • 1篇林曼

传媒

  • 5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气虚发热证家兔皮肤、肺脏、脾脏的形态学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气虚发热证家兔的皮肤、肺脏、脾脏的形态学变化,探讨气虚发热对皮肤、肺脏、脾脏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组与气虚发热组,采用禁食不禁水和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气虚发热模型,取皮肤、脾脏、肺脏组织制备石蜡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与正常组相比,气虚发热组家兔肺脏局部有炎性细胞浸润,脾脏局部组织有灶状多核巨细胞浸润并见肉芽肿性病变,皮肤表皮呈不规则皱缩,毛囊变短,毛孔头数明显减少。结论气虚发热证家兔的皮肤、脾脏、肺脏与正常家兔比较存在组织形态学差异。
林曼王晖刘文彬唐晓峰
关键词:气虚发热肺脏脾脏形态学
灰关联聚类法评价补中益气汤对大鼠气虚发热的效果
2012年
目的探讨灰关联聚类法在综合评价补中益气汤对大鼠气虚发热的效果中的运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组、气虚发热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补中益气汤高、中、低剂量组。利用游泳劳损法加限食法制作气虚模型,除正常组、气虚组外,各组ip脂多糖(LPS)建立大鼠气虚发热模型,比较各组测量体温与基础体温差值△T、大鼠的体质量,运用灰关联聚类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于治疗大鼠气虚发热的效果,阿司匹林与高剂量的补中益气汤最好,中剂量的补中益气汤与低剂量的补中益气汤次之。结论灰关联聚类法可客观、公正地评价补中益气汤对大鼠气虚发热的效果。
刘瑜彬王晖唐晓峰薛漫清
关键词:灰关联聚类法补中益气汤气虚发热
灰关联聚类法评价补中益气汤对大鼠气虚发热的效果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探讨灰关联聚类法在综合评价补中益气汤对大鼠气虚发热的效果中的运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组、气虚发热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补中益气汤高、中、低剂量组。利用游泳劳损法加限食法制作气虚模型,除正常组、气虚组外,各组ip脂多糖(LPS)建立大鼠气虚发热模型,比较各组测量体温与基础体温差值ΔT、大鼠的体重,运用灰关联聚类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于治疗大鼠气虚发热的效果,阿司匹林与高剂量的补中益气汤最好,中剂量的补中益气汤与低剂量的补中益气汤次之。结论:灰关联聚类法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补中益气汤对大鼠气虚发热的效果。
刘瑜彬王晖唐晓峰薛漫清
关键词:灰关联聚类法补中益气汤气虚发热
复方菊冰喷雾剂的毒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考察复方菊冰喷雾剂的急性毒性、局部刺激性以及蟾蜍口腔黏膜纤毛毒性。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观察鼻腔给药后动物短期内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包括呼吸状况、行为活动、精神状态等;参照中药新药指导原则考察复方菊冰喷雾剂的局部刺激性,并对相关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体、离体蟾蜍口腔上腭纤毛在药物溶液作用下的持续摆动时间,考察复方菊冰喷雾剂的纤毛毒性大小。结果复方菊冰喷雾剂以最大给药浓度2.0mL/kg给予大鼠双侧鼻腔滴鼻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出现;局部刺激性实验中动物一般状况良好,未发生全身反应及死亡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对在体和离体蟾蜍口腔黏膜上腭纤毛的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结论复方菊冰喷雾剂无明显急性毒性、局部刺激性,但有抑制蟾蜍口腔黏膜纤毛摆动的作用。
唐晓峰何伟王晖刘文彬
关键词:急性毒性局部刺激性纤毛毒性
大鼠发热模型及发热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5
2009年
唐晓峰薛漫清王晖
薄荷醇的止痒作用及对瘙痒相关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薄荷醇的止痒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sc0.05%组胺+0.02%4-氨基吡啶(4-AP)溶液制备瘙痒模型,于注射造模药物前分别于待注射部位涂抹薄荷醇,观察小鼠的搔抓潜伏期和30min内搔抓次数,并测定血清中组胺、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薄荷醇中、高剂量组和30min内搔抓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0.01),而搔抓潜伏期均有明显增加(P<0.05)。薄荷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组胺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薄荷醇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6的水平显著减少(P<0.05),但薄荷醇各组对IFN-γ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病理检查显示模型组出现大量炎细胞的增生、浸润,薄荷醇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也可观测到少量炎细胞,但均少于模型组。结论薄荷醇具显著的止痒作用,降低瘙痒小鼠血清中组胺和IL-6的量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王晖沈非沉陈垦梁庆唐晓峰
关键词:薄荷醇瘙痒组胺IL-6IFN-Γ
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被引量:8
2008年
经皮给药制剂因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新剂型的应用则是经皮给药制剂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关键。作者对近年来国内外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经皮给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分析总结。相信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经皮给药制剂(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梁庆沈非沉王晖陈垦唐晓峰
关键词:经皮给药系统新剂型
组胺和4-氨基吡啶联用建立瘙痒模型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联合应用组胺和4-氨基吡啶(4-AP)建立一种瘙痒模型。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在脱毛部位皮下注射造模药物后记录搔抓反应次数和搔抓潜伏期;检测小鼠血清中组胺、IFN-γ和IL-6的浓度;取注射部位皮肤进行病理观察。结果:在行为学实验中发现,复合因素组在30min内搔抓次数比组胺组和4-AP组均显著增多(P<0.01或P<0.05),但搔抓潜伏期比组胺组和4-AP组均显著缩短(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3组瘙痒模型小鼠血清的组胺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复合因素组升高程度低于组胺组(P<0.05);复合因素组的小鼠血清IFN-γ浓度显著降低(P<0.05);IL-6浓度在组胺组和复合因素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且复合因素组明显高于4-AP组。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各组均出现炎细胞的增殖、浸润,其中复合因素组的反应更为明显。结论:组胺和4-氨基吡啶联用能建立一种较好的瘙痒动物模型。
王晖沈非沉陈垦唐晓峰梁庆
关键词:组胺4-氨基吡啶瘙痒动物
应用灰色数列预测模型探讨补中益气汤对气虚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利用灰色数列预测模型探讨补中益气汤对气虚发热大鼠的体温变化规律,考察灰色数列预测模型预测补中益气汤对气虚发热大鼠体温变化的可行性。方法: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补中益气汤气虚发热大鼠体温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经检验,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气虚组大鼠体温变化的后验差比值满足C<0.5,则其P>0.8,综合评定该模型为"合格",其余各组均满足C<0.35,则P>0.95,综合评定该模型为"好",预测精度较高,结果较为可靠。结论:补中益气汤对气虚发热大鼠体温变化的影响可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进行预测。
邓敏怡王晖唐晓峰薛漫清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体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