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t-Robo信号通路及在眼部血管新生中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血管新生与神经发育存在相同的分子信号机制。神经元轴突导向分子Slit-Robo在神经发育中调节神经元前体细胞定向迁移和神经元轴突定向生长的作用已经明确。近年来Slit-Robo在血管新生方面的研究受到关注。本文就Slit-Robo信号通路对眼部新生血管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推进其在眼科领域的研究。
- 孔怡淳赵堪兴
- 关键词:视网膜新生血管化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 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减少严重浅前房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比较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与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严重浅前房的发生率。方法:将2001~2006年期间住院的634例(634眼)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92例292眼(A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手术,342例342眼(B组)在常规手术基础上加用可调节缝线。观察两组术后严重浅前房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结果:A组21例(7.19%)发生术后严重浅前房,B组7例(2.05%)发生术后严重浅前房,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总住院时间(10.57±2.82)d,B组(7.26±2.63)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6.68±1.87)d,B组(4.82±2.20)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梁切除手术加用可调节缝线,可以有效减少术后严重浅前房的发生,从而有效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 路承喆蔡鸿英孔怡淳
- 关键词:青光眼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浅前房
- 儿童睑角结膜炎71例临床症状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儿童睑角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儿童睑角结膜炎患者71例,年龄3—12岁。行眼科检查: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眼睑、角膜和面部行数码及裂隙灯照相。首诊患者治疗前行睑缘+结膜囊细菌培
- 庞雅菊冯金玲郑曰忠蒋秀彩孔怡淳
- 文献传递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氧诱导小鼠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新生c57BL/6N小鼠高氧后相对低氧饲养,诱导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在出生后12d、17d摘除眼球,应用RT-PCR,Western Blot以及视网膜血管荧光灌注造影技术检测全视网膜VEGF mRNA、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程度。结果视网膜血管造影显示高氧造成血管发育受限,相对低氧后产生新生血管。伴随新生血管的发生,VEGF mRNA升高2·3倍;VEGF蛋白含量也升高7·3倍。结论VEGF表达改变与新生血管发生成正相关,其升高也是造成病理性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的机制之一。减少内源性VEGF表达可能成为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新方法。
- 孔怡淳韩梅赵堪兴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 韩梅赵堪兴孔怡淳闫丽李宁东袁松涛林锦镛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未成熟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是儿童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该项目密切结合当前国际国内防盲工作的热点,主要通过氧相关因素和非氧相关因素两个方面的实验研究,讨论IGF-1和VEGF、PED...
- 关键词: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匐行恶丝虫眼部感染一例
- 2012年
- 丝虫病是南蚊子传播的一组寄生虫病,已知可以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8种.匐行恶丝虫是丝虫的一种,其感染可以造成人畜共患性疾病。微丝蚴存在于感染的猫狗等动物体内,南媒介蚊(主要是斑蚊)叮咬传染人类,由于不能在人体内完成全部生命周期,因此将其从感染组织中摘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感染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或肺周组织结节,
- 孔怡淳
- 关键词:眼部感染寄生虫病动物体内皮下结节生命周期
- 甲巯咪唑诱导新生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甲巯咪唑(MMI)对新生大鼠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影响,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浓度与正常血管发育和异常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实验组(MMI组)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75只,孕鼠分娩后第1天即饮用含0.1%MMI的自来水。对照组50只新生鼠的母鼠饮用普通自来水。两组新生鼠又分别分为4d和10d两个亚组,每组取右眼进行视网膜铺片和二磷酸腺苷(ADP)酶染色,左眼行石蜡切片后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细胞核数目,对视网膜血管进行评估;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IGF—Ⅰ的测定。同时观察各组新生鼠体重的变化。结果10d MMI组鼠新生血管发生率为27%,4d组及对照组未见新生血管形成。4dMMI组血清IGF—Ⅰ水平(73.07ng/ml)同4d对照组(168.73ng/ml)相比明显下降。10dMMI组(175.13ng/ml)也明显低于10d对照组(306.38ng/ml)(P=0.00)。MMI组新生鼠同对照组相比,可见明显的生长发育迟缓。结论MMI可抑制正常的视网膜血管发育,引起新生血管,可能与最初血清IGF—Ⅰ水平的下降有关。血清IGF—Ⅰ水平的时程变化同未成熟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 闫丽赵堪兴韩梅李宁东林锦镛杨永佳孔怡淳
- 关键词:视网膜病甲巯咪唑视网膜新生血管化疾病模型
-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在眼科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最初是在胎儿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发现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PEDF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是具有神经保护与抑制新生血管的神经营养因子,也是维持角膜、玻璃体无血管状态的主要细胞因子。PEDF的改变与多种眼病相关,尤其是视网膜脉络膜血管性、退行性疾病,也是治疗这类疾病的靶点之一。就PEDF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眼科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 孔怡淳赵堪兴
- 关键词:色素上皮源性因子新生血管神经营养因子
- 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研究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和意义,并探讨两者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照实验研究。对新生C57BL-6N系小鼠给予高氧后,置相对低氧环境中饲养,诱导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在小鼠生后第12、14及17天摘除眼球,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及荧光素灌注造影,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全视网膜新生血管组织对VEGF与PEDF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并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分布与形态变化,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对新生血管进行量化。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mRNA与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高氧环境中(出生第12天小鼠),OIR模型鼠VEGF蛋白质表达A值(0.47±0.12)较正常鼠(1.81±050)下降,PEDF蛋白质表达A值(5.35±0.94)较正常鼠(0.68±0.17)明显升高;而相对低氧环境中(出生第14和17天小鼠),VEGF蛋白质表达A值(2.15±0.46,5.49±0.97)较正常鼠(0.90±0.05,0.88±0.91)明显升高,PEDF蛋白质表达A值(2.07±0.35,1.37±0.48)较正常鼠(2.62±0.68,5.30±0.59)明显下降,尤以第17天下降显著。对不同时间点VEGF和PEDF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析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时间点的VEGF蛋白质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450,P=0.000),各时间点的PEDF蛋白质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237,P=0.000)。出生第12、14及17天小鼠视网膜VEGF蛋白质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10,0.000),PEDF蛋白质的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46,0.000);出生第12、14及17天小鼠视网膜VEGF mRNA的表达与�
- 孔怡淳韩梅赵堪兴
- 关键词:舍平类荧光素血管造影术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 MicroRNAs及其对视网膜新血管形成的作用
- 2016年
- 视网膜新血管形成常见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其病变过程中所形成的迂曲、紊乱及有渗漏性的新生血管,是导致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和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激光光凝和玻璃体切除手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这些方法虽然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有一定疗效,但是毕竟属于创伤性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微小核糖核酸( microRNAs)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不同microRNAs通过调控特定靶基因的表达,而对血管新生的过程发挥重要作用,以microRNAs为基础的治疗为有效抑制视网膜新血管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microRNAs及其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做一综述。
- 韩霜孔怡淳
- 关键词: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