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勇

作品数:26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肝炎
  • 12篇慢性
  • 8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病毒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基因
  • 5篇肝炎患者
  • 4篇细胞
  • 4篇纤维化
  • 4篇肝纤维化
  • 4篇肝硬化
  • 3篇血清
  • 3篇饮酒
  • 3篇证候
  • 3篇疗效
  • 3篇慢性丙型
  • 3篇慢性丙型肝炎
  • 3篇慢性丙型肝炎...

机构

  • 26篇济南市传染病...
  • 4篇山东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安阳市第五人...
  • 1篇阜阳市第五人...
  • 1篇威海市中医院

作者

  • 26篇安勇
  • 9篇陈士俊
  • 9篇张立新
  • 7篇张琴冈
  • 5篇于进红
  • 5篇刘靓雯
  • 4篇孙玉秋
  • 4篇杨铂
  • 3篇张孝国
  • 2篇李晓迎
  • 2篇张立新
  • 2篇李雯雯
  • 2篇尹常健
  • 2篇张景遥
  • 2篇田德禄
  • 2篇苏良
  • 2篇叶永安
  • 2篇李志红
  • 2篇杜文军
  • 2篇徐皖苏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肝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SF-36)中文版对1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比。结果:除心理功能维度外,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Child分级主要影响生理健康方面的评分,而性别对生理及心理健康方面评分均有影响。结论: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普遍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与Child分级。
李雯雯李强王晶波李晓迎张立新安勇张琴冈
关键词:肝硬化肝炎病毒乙型生活质量SF-36
异烟肼诱导HepG2细胞损伤及其Fas/Fas配体的表达
2012年
目的通过建立异烟肼致HepG2细胞坏死或凋亡模型,观察HepG2细胞Fas/Fas配体(FasL)的表达。方法以HepG2细胞为模型,分别用含1、2、4、6、8mg/mL异烟肼的细胞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加入新鲜培养液,培养24h后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膜联蛋白(Annexin)V和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细胞的坏死和凋亡情况以及其Fas/FasL的表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不同浓度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的比较采用Dunnett t检验。结果随异烟肼浓度的增加(4、6、8mg/mL),HepG2细胞出现逐渐增多的坏死和凋亡,总死亡率分别为(32.1±7.5)%、(34.9土8.1)oA和(38.2土9.4)%,与正常对照组的(7.2±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5.14、5.75,均P〈0.01);Fas的表达也随之增加,异烟肼2、4、6和8mg/mL浓度组Fas表达率分别为(8.7±2.2)%、(11.5土2.8)%、(12.3±3.0)%和(10.6±2.9)%,与正常对照组的(3.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5;t=4.46,P〈0.01;t=4.88,P〈0.01;t=3.98,P〈0.05)。异烟肼4、6、8mg/mL浓度组FasL表达率分别为(16.2±3.5)%、(21.7±4.8)%、(18.7±4.9)%,与正常对照组的(7.4±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P〈0.01;t=5.06,P〈0.01;t=3.99,P〈0.05)。异烟肼浓度为8mg/mL时,HepG2细胞的死亡增加,主要以坏死为主,凋亡发生率未再增加。结论异烟肼可以诱导HepG2细胞变性、坏死和凋亡,这种凋亡的发生可能与异烟肼诱导肝细胞表达Fas/FasL增多有关。
杨铂张立新刘靓雯安勇
关键词:中毒性异烟肼HEPG2细胞细胞FAS/FASL
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与HLA-Cw基因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肝硬化和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和活化NK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与HLA-Cw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和急性乙型肝炎发病期患者各30例及健康对照者41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NK细胞和活化NK细胞的数量,并通过PCR-SSO(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的方法进行HLA-Cw的基因分型。结果肝炎肝硬化组NK细胞和活化NK细胞的数量分别是13.22%±4.6l%和45.68%±14.64%,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NK细胞和活化NK细胞的数量分别是22.62%±3.70%和65.28%±14.45%,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5),且肝炎肝硬化组与急性乙型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Cw*15在肝炎肝硬化组中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活化NK细胞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0.862,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与健康对照组间HLA-Cw位点各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NK细胞功能低下,HLA-Cw*15基因型可能是通过影响NK细胞而导致HBV感染持续存在的原因之一。
李海英蒋雪梅陈士俊刘靓雯安勇张琴冈张立新高淑春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肝炎HLA基因型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表达水平及抗病毒治疗后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及抗病毒治疗后的动态变化。方法对7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标本,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进行IL-8检测,并观察了36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12周后血清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42.95±50.00)pg/ml及(11.06±1.39)pg/ml(t=3.4831,P=0.0007)。抗病毒12周治疗后,26例HCVRNA低于检测下限者的血清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由(41.29±28.65)pg/ml降至(23.15±10.58)pg/ml(t=3.76,P=0.001);10例HCVRNA仍阳性者血清IL-8水平无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水平分别为(43.79±18.60)pg/ml及(42.38±18.00)pg/ml(t=1.04,P=0.32)。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IL-8参与了慢性丙型肝炎的致病过程,干扰素治疗抑制病毒复制,显著降低了血清IL-8的表达水平。
张立新安勇徐皖苏于进红张孝国张琴冈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8抗病毒治疗
芯片技术检测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 HBV- DNA多点基因变异在慢性乙肝中的临床意义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0 2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 DNA芯片技术 ,检测 HBV- DNA基因序列及 6个位点的自然变异。结果  10 2例慢性乙肝患者均存在 HBV- DNA位点变异 ,其中前 C区 1896 G- A变异率为 2 3.6 % ,e抗原阳性者占 6 .9% ,e抗体阳性者占 4 5 .4 % ,后者变异株显著高于前者 ,此突变有助于 HBV逃避免疫攻击而形成慢性感染状态 ;前 C区 1814变异率为 4 % ;基本 C区启动子 176 2变异率为 5 5 .9% ,176 4变异率为 5 4 % ,且两种变异常同时出现 ,与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相关 ;P区 5 2 8变异率 9.3% ,5 5 2 M- I变异率 38.3% ,5 5 2 M- V变异率 10 .8% ,5 5 2变异与核苷类似物耐药相关。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是检测基因突变、基因测序的高效方法之一 ,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HBV-
陈士俊杜文军卢艳芹徐伟安勇
关键词:芯片技术HBV-DNA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膜干扰素α/β受体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膜干扰素α/β受体表达水平与干扰素α抗病毒疗效的关系。30例慢性乙肝患者均给予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6个月,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所有患者治疗前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膜干扰素α/β受体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膜干扰素α/β受体表达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应答组和无应答组在单核细胞膜干扰素α/β受体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核细胞膜干扰素α/β受体水平对干扰素疗效影响较大。抗病毒疗效与机体内单核细胞膜干扰素α/β受体的表达密切相关,可作为干扰素疗效的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
于丽君陈士俊张景遥安勇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干扰素Α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自由基指标变化及百令胶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00年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了 4 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自由基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 ( L PO)、黄嘌呤氧化酶 ( XOD)〕变化 ,并与用百令胶囊治疗后以上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 SOD活性降低 ,LPO和 XOD升高 ;治疗后 SOD升高 ,明显高于对照组。LPO和 XOD下降 ,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升高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
陈士俊张照华安慧丽董格峰安勇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自由基百令胶囊
饮酒与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分布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致病因子酒精与中医证候特点分布相关性。方法:多中心收集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和一般资料,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应用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AF的临床信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AF的致病因...
李志红田德禄叶永安王玉忠李永华高学中安勇苏良尚景盛
关键词:中医证候特点显著性差异酒精性肝纤维化
文献传递
山东地区慢性HCV感染者病毒的基因型分布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明确山东地区慢性丙型肝炎及丙肝肝硬化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型分布,探讨HCV基因型与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及感染途径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HCV 5′非编码区(NCR)设计基因芯片,对山东地区慢性HCV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128例,丙肝肝硬化42例)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CV基因型,并对其中22份标本进行测序,比较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HCV基因型分布以及不同途径感染的病HCV人基因型分布的差别。结果 168例患者标本可以分型,HCV基因型分别为:1b型106例,2a型48例,1a及3b型均为2例,1b+2a混合型9例,1a+1b混合型1例;对22例患者标本测序,1b型12例,2a型9例,3b型1例,与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病人的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P>0.05),有输血史者和无输血史者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3,P>0.05)。结论山东地区HCV主要流行株是基因1b型,其次为2a型,同时有少量的1a、3b型以及混合感染,HCV基因型与疾病的进展及感染途径无关。
张立新安勇张孝国刘靓雯于进红
关键词:基因型
罗扰素水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9例临床观察
1999年
陈士俊安勇孙玉秋张景遥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罗扰素水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