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永涛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4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情感障碍对梅尼埃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内耳疾病,多种诱因参与其发病。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情绪不稳定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失眠等心境障碍。情感障碍与MD之间相互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加重MD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情感障碍发生机制如激素水平的变化、炎症对组织的损伤进行阐述,以及情感障碍如何通过激素、炎症等影响MD进行总结,并对心理治疗在MD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介绍,旨在为将来MD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 胡涛屈永涛郭明丽
- 关键词:梅尼埃病情感障碍焦虑抑郁炎症激素
-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诱导hep-2细胞株凋亡及对放疗的增敏作用
- 目的:通过survivin 反义寡核苷酸转染hep—2 细胞株,探讨对hep—2 细胞株增殖、凋亡、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首先在37℃,5﹪CO2和95﹪湿度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人喉鳞状...
- 屈永涛
- 关键词:反义寡核苷酸放疗凋亡
- 文献传递
- 梅尼埃病与Ⅰ型变态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内淋巴产生与吸收失衡,从而导致内淋巴积水。大量研究表明,MD的病因可能并非单一致病因素,目前认为导致膜迷路积水的可能原因有内淋巴管机械性阻塞与内淋巴吸收障碍学说、免疫反应学说、内耳缺血学说等[1]。大量研究证实内耳具有免疫应答能力,内淋巴囊能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免疫相关疾病,如: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M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D的发病与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多种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有关。1892年,Quink首先提出MD的变态反应学说,认为MD的发生可能与I型或Ⅲ型变态反应有关;1979年McCabe首先提出“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聋”这一概念[2];其后,Kim[3]、Greco[4]、Gazquez[5]等也认为MD可能也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提示MD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免疫因素在M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Ⅰ型变态反应在MD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Ⅰ型变态反应在MD发病中可能的作用进行综述。
- 王汝嬿郭明丽屈永涛
- 关键词:膜迷路积水梅尼埃病免疫应答能力抗原刺激内耳疾病
- 水盐代谢相关激素在梅尼埃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或)耳闷胀感。目前认为其病理基础为特发性膜迷路积水,但膜迷路积水机制尚不明了。主要病因学假说包括:内淋巴吸收障碍、内淋巴生成过多、内分泌紊乱、免疫反应、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灶及病毒感染等。近年来有学者关注到人体内水盐代谢相关激素与MD的发生可能有关,本文就调节水盐代谢的几种激素在MD发病中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包括抗利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 陈姿屈永涛郭明丽
- 关键词:抗利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
- 肿瘤干细胞在低氧介导的喉癌放疗抵抗中的作用的初步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体外低氧和常氧培养条件下喉癌Hep-2细胞系在放疗前后CD133+细胞比例及生长抑制率的变化,探讨肿瘤干细胞在低氧介导的喉癌放疗抵抗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常氧和低氧环境下培养人喉癌Hep-2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的表达。细胞汇合约80%左右时后分别给予0、5、10、15、20Gy的60 Co照射,检测各组细胞放疗后不同时间细胞生长抑制率和CD133+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低氧和常氧条件下,Hep-2细胞放疗后24h细胞增殖抑制率达到高峰,并随放疗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常氧组各个剂量和时间点的生长抑制率均高于低氧组,24h、10Gy时差异最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CD133+细胞低氧和常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低氧组在各个剂量和时间点的CD133+细胞比例均高于常氧组,24h、10Gy时差异最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干细胞在低氧介导的喉癌放疗抵抗中有重要作用,并提示阻断低氧因素可能会增强喉癌的放疗敏感性。
- 王茂鑫李晓明路秀英屈永涛徐鸥孙庆佳
-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CD133肿瘤干细胞
- 全聋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凝血状态分析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通过分析全聋伴眩晕的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凝血功能状态及预后,为改进治疗方案,从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一2020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的全聋伴眩晕的突聋患者33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治疗的低频型、全频型、全聋型患者各33例以及高频型患者26例作为突聋对照组,无中耳及内耳疾病史的住院患者33例为正常对照组。分析研究组与各对照组间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及不同类型突聋患者的疗效。结果:①研究组FIB.D-D分别为2.50(2.11,2.95),0.27(0.16,0.51),均高于正常组[2.31(1.92,2.50),0.17(0.12,0.21)];APTT为25.2(23.1,28.1),低于正常组[27.3(26.4,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研究组FIB高于低频组[2.37(1.81,2.68)];D-D分别高于低频组[0.16(0.12,0.25)]、高频组[0.13(0.11,0.23)]、全频组[0.16(0.11,0.28)]、全聋组[0.18(1.45,0.30)];APTT为25.75±3.18/25.2(23.1,28.1),低于低频组(27.72±2.22)、全频组[26.7(25.8,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疗效最差(无效率为63.6%),低频组疗效最好(痊愈率为75.8%),各型突聋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可能是全聋型突聋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之一。全聋伴眩晕的突聋患者比全聋型及其他各型突聋的高凝状态更严重,预后最差。
- 郭文苹屈永涛郭明丽许夏
- 关键词:眩晕凝血状态
- 自体骨粉加PALVA瓣填塞技术乳突根治术18例近期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乳突腔巨大的胆脂瘤患者,一期行或二次手术时行自体骨粉加 PALVA 瓣填塞技术乳突根治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到2007年1月之间,对于大乳突腔的胆脂瘤患者18例,由同一术者行自体骨粉加 PALVA ...
- 周永青李晓明尚建华邵永良屈永涛王英利申宇鹏
- 关键词:乳突手术
- 文献传递
- 低氧微环境对体外培养hep-2头颈鳞癌细胞系CSC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 头颈鳞癌是人体常见恶性肿瘤,具有发病隐匿、侵袭性强、容易复发和转移以及预后差的特点。尽管近年来治疗技术不断进步,治疗后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但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头颈鳞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治疗抵抗、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 屈永涛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头颈鳞癌体外培养HEP-2细胞
- 自体骨粉加PALVA瓣填塞开放式乳突根治术21例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观察使用自体骨粉加PALVA瓣填塞巨大乳突腔的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患者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有巨大乳突腔的胆脂瘤患者21例,由同一术者行自体骨粉加PALVA瓣填塞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其中,12例一期同时行Ⅲ型鼓室成型术(Sheehy,P.O.P)。另9例为再次手术患者,内有6例为巨大乳突残腔引流不良术后一直不干耳的患者,3例为巨大乳突残腔引流不良并发胆脂瘤复发患者。按生理盐水灌注法评判术后乳突残腔容积大小。将大于8ml的乳突残腔容积确定为巨大乳突腔。结果:12例一期手术患者,11例术后平均27d之内均获干耳。同时,这些患者听力平均提高约17.5dB,骨气导间距小于20dB。1例术后感染,骨粉流出,术后55d获干耳,但植入的人工听骨移位,听力改善不明显。9例二次手术的患者,均在术后18d获干耳,外耳道乳突腔缩小,保持或略有听力改善。结论:该术式能明显缩短乳突根治术后干耳时间,术后乳突外耳道残腔小,便于长期保持术腔自洁。同期对有适应证患者行鼓室成型术,近期疗效较为理想,远期有待进一步观察。
- 周永青李晓明屈永涛申宇鹏邵永良尚建华王英利
- 关键词:手术疗效
- 乳突导静脉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乳突导静脉是没有瓣膜的小血管,连接颅内的乙状窦或横窦及颅外的枕静脉或耳后静脉。乳突导静脉的形态、走形在不同个体各有不同。近些年由异常扩大的乳突导静脉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是耳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耳显微外科的飞速发展,涉及乳突区的手术越来越多。在手术中出现误伤乳突导静脉而导致意外出血、栓塞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对乳突导静脉作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乳突导静脉的起源、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等诸方面作一探讨。
- 李勇屈永涛崔豹周永青
- 关键词:搏动性耳鸣乳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