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师林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瘤
  • 5篇颅内
  • 4篇颅内动脉
  • 4篇颅内动脉瘤
  • 4篇出血
  • 3篇动脉
  • 3篇栓塞
  • 3篇膜下
  • 2篇弹簧圈
  • 2篇弹簧圈栓塞
  • 2篇血管
  • 2篇支架辅助弹簧...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疗效
  • 2篇急性

机构

  • 9篇德州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师林
  • 3篇战扬
  • 2篇刘向辉
  • 2篇申斌
  • 2篇徐东方
  • 2篇李鸿源
  • 1篇张妍慧
  • 1篇王鑫
  • 1篇王鑫
  • 1篇徐书刚
  • 1篇王鹏
  • 1篇王俊玲
  • 1篇孙德州
  • 1篇张之营
  • 1篇王峰
  • 1篇王王治
  • 1篇王戎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logistic回归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本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5例,分析入院时年龄、性别、入院意
师林
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比较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德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是否支架辅助分为支架组41例、非支架组35例。支架组根据患者载瘤动脉直径选择相应尺寸的Solitaire AB支架或LVIS支架,非支架组使用单导管、双导管或球囊辅助。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临床预后。结果:两组出血并发症、症状性血管痉挛、病死率和临床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支架组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7/41),高于非支架组的2.8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052, P<0.05)。支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9/41),明显高于非支架组的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021, P<0.05)。 结论: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瘤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需要谨慎。
师林战扬孙学彤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并发症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探讨被引量:17
2009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CSDH)约占颅内血肿的10%,常见于老年人,但机化者并不多见。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慢性硬膜下血肿92例,对其中7例机化型CSDH进行回顾分析。
张之营徐书刚李鸿源刘向辉徐东方申斌王鑫王王治师林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机化诊治颅内血肿CSDH
小脑静脉畸形出血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2例小脑静脉畸形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静脉畸形出血的影像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病例1女,25岁,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10余天住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颈抵抗,四肢活动正常。
刘向辉徐东方孙德州申斌李鸿源王鑫师林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死亡率可高达25%~60%。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因其创伤小,疗效好,能解决部分开颅手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由
师林
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颈内动脉后交通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颈内动脉后交通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颈内动脉后交通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因蛛网膜下隙出血入院,并在入院3 d内明确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诊断,并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支架组,45例)和非支架辅助栓塞(非支架组,38例)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支架组缺血并发症率为20.0%(9/45),明显高于非支架组的5.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2,P<0.05)。支架组总体并发症率为28.9%(13/45),明显高于非支架组的10.5%(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5,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症状性血管痉挛、病死率和临床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血栓并发症率较高,临床应用需要谨慎。支架辅助和非支架辅助栓塞急性期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
师林战扬张妍慧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德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比较支架辅助栓塞组与非支架辅助栓塞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术后30 d临床转归。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15例患者,共115个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组47例,男性16例,年龄(56.81±10.16)岁;非支架辅助栓塞组68例,男性27例,年龄(52.38±9.60)岁。支架辅助栓塞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与非支架辅助栓塞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并发症、缺血并发症及有症状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支架辅助栓塞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4.04%对17.65%;P=0.044)、转归不良率(27.66%对10.29%;P=0.016)和病死率(14.89%对2.94%;P=0.046)均显著高于非支架辅助栓塞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优势比(odds ratio,OR)6.00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61~27.363;P=0.021]、糖尿病(OR 6.000,95%CI 1.548~23.255;P=0.010)、支架辅助(OR 12.201,95%CI 2.588~102.002;P=0.002)、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OR 40.286,95%CI 4.508~360.032;P=0.001)和缺血并发症(OR 46.000,95%CI 10.716~197.460;P<0.001)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转归也较差,应尽量避免使用。
师林战扬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分析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sonography,TCCD)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CV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0例SAH后CVS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并以此为本次研究的金标准,同时对患者进行TCCD、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SAH患者中,DSA检测有20例患者出现CVS,TCCD检测中有18例患者出现CVS,CTA检测中有17例患者出现CVS,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种检测方式与诊断痉挛部位以及痉挛程度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TCCD检测的患者接受度要显著高于CTA检测(P<0.05)。结论:在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是否出现脑血管痉挛方面,经TCCD的检测效果与DSA及CTA较为相近,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患者接受度较高,临床价值明显。
白银王峰师林王俊玲王鹏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本研究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并发症对比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诊治的2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分析患者经夹闭术(140例)与介入栓塞术(140例)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并研究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共1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占5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2.1%)、化脓性链球(10.7%)、粪肠球菌(7.1%)和G型溶血性链球菌(6.4%)为主,革兰阴性菌62株占44.3%,以铜绿假单胞菌(8.6%)、鲍氏不动杆菌(7.1%)、产气肠杆菌(7.1%)和肺炎克雷伯菌(5.7%)为主;栓塞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共1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6株占54.3%,以化脓性链球(14.3%)、F型溶血性链球菌(7.9%)、粪肠球菌(7.1%)和G型溶血性链球菌(5.7%)为主,革兰阴性菌64株占45.7%,以肺炎克雷伯菌(12.9%)、脑膜炎奈瑟菌(6.4%)、鲍氏不动杆菌(6.4%)和产气肠杆菌(5.0%)为主;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有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脑梗死、脑水肿、电解质紊乱和颅内感染等,但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的差异性;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治愈率、重度残障率低于介入栓塞组而预后良好率高于介入栓塞术组患者,而轻度残障和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有一定差异性,而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性。
王戎师林于振玲王蓓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介入栓塞术病原菌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