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辉
- 作品数:2 被引量:4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神分裂症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研究被引量:30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活性与病情的关系。 方法 :对 1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治疗 4和 8周末分别进行CPK检测 ,同时以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阴性症状量表 (SANS)和阳性症状量表 (SAPS)评定其病情严重度。选取同期本地区健康体检者 6 9名为对照组。 结果 :精神分裂症在发病期的CPK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显著下降 ,4周末已降至正常范围 ;在发病期的CPK值与BPRS总分、思维障碍因子分、激活性因子分和SAPS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好转后相关性降低 ,至 8周末已无相关性 ;病例组CPK变化值与BPRS总分减分值、激活性因子的减分值和SAPS总分的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的CPK活性显著升高 ,与病情关系密切 ,与阳性症状相平行 ,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神经 内分泌 免疫、代谢相互作用的结果。
- 高镇松林和文陈政雄陈鼎盛吴树跃陈耿谊郑禄城张剑辉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肌酸磷酸激酶病情酶活性
- 氯丙嗪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探讨氯丙嗪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单用氯丙嗪和单用氯氮平各治疗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w末和8w末分别进行CPK检测,观察两组血清CPK的动态变化,同时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其病情严重度,于8w末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同期选取本地区无精神病和精神病家族史的健康体检者69名为对照组。结果(1)精神分裂症在发病期的CPK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氯丙嗪或氯氮平治疗后显著下降;(2)经治疗CPK值逐渐下降并与BPRS总分的下降相平行,但氯氮平组的CPK值在4w末和8w末均显著高于氯丙嗪组且稍高于正常组;(3)在BPRS减分率相当的情况下,氯氮平组的副反应较氯丙嗪组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血清CPK水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的CPK活性显著升高,与病情严重度相平行,氯氮平对CPK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与其较严重的副反应有关。
- 高镇松陈政雄林和文李植荣陈鼎盛吴树跃陈耿谊郑禄城张剑辉黄玉琴
- 关键词:氯丙嗪氯氮平精神分裂症血清肌酸磷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