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华

作品数:37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5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气溶胶
  • 12篇颗粒物
  • 9篇单颗粒
  • 6篇质谱
  • 5篇污染
  • 5篇大气颗粒
  • 5篇大气颗粒物
  • 4篇液相
  • 4篇液相反应
  • 4篇粒径
  • 4篇灰霾
  • 3篇有机胺
  • 3篇气溶胶颗粒
  • 3篇污染特征
  • 3篇物化性
  • 3篇物化性质
  • 3篇粒径分布
  • 2篇当量
  • 2篇乙二酸
  • 2篇质谱仪

机构

  • 37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暨南大学
  • 6篇广东省环境监...
  • 3篇上海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禾信康源...

作者

  • 37篇张国华
  • 28篇毕新慧
  • 14篇盛国英
  • 14篇王新明
  • 7篇周振
  • 6篇傅家谟
  • 5篇陈多宏
  • 5篇何俊杰
  • 5篇李磊
  • 4篇钟流举
  • 4篇张国华
  • 4篇王伯光
  • 3篇彭平安
  • 2篇李梅
  • 2篇孙伟
  • 2篇张干
  • 2篇胡晓东
  • 2篇韩冰雪
  • 2篇戴守辉
  • 1篇李锐

传媒

  • 6篇地球化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分析化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表征广州市大气含铅颗粒的污染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运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研究了广州市不同季节大气中含铅颗粒的类型、混合状态和来源。结果表明,广州市大气含铅颗粒不同季节的占比分别为:3.6%(夏季)、2.4%(冬季)、1.8%(秋季)、1.0%(春季)。基于质谱特征,将含铅颗粒分为K-Pb、EC-Pb、Pb-rich、Metal-Pb和Dust-Pb五种类型,主要来源是燃煤、钢铁和金属冶炼厂以及沙尘。不同类别颗粒物与二次气溶胶的混合状态不同。Pb-rich和Dust-Pb主要与硝酸盐混合,而其余三类与硫酸盐和硝酸盐均有混合。四个季节中含铅颗粒都是K-Pb占比最大(超过50%),其次是Pb-rich(约15%)和Metal-Pb(5%~10%)。比较特别的是EC类型在春季的比重远高于其余季节。在冬季存在含量较低的Dust类型,主要受携带沙尘的中国北部气流的影响。采样期间发生过一次含铅颗粒的污染事件(日均占比最高达14%),主要是受来自广州北部和东北部的钢铁和金属冶炼厂排放的铅颗粒影响。本研究为评估大气中含铅颗粒的生态健康效应提供了参考依据。
彭龙林钦浩阳宇翔廉秀峰傅玉珍张国华毕新慧王新明盛国英
关键词:颗粒物单颗粒
广州市大气含碳颗粒的组成特征及混合状态
毕新慧张国华盛国英周振傅家谟
单颗粒质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气溶胶颗粒物是大气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变化、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均有重要影响。由于排放源和大气过程的不同,每个气溶胶的粒径、化学组成、形貌、吸湿性、挥发性等物化性质实际上都存在一定差异,而且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详细表征单...
毕新慧张国华苏柏江
关键词:单颗粒混合态
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周振黄正旭李梅高伟陈多宏董俊国傅忠李磊毕新慧粘慧青程平谭国斌傅家谟张国华朱辉
该项目属于精密仪器制造领域(质谱仪)。 中国大气气溶胶(PM2.5)污染形势十分严峻,传统的分析方法由于样品的采集、贮存和运输程序复杂,易引入误差,分析周期长,难以同时获得单个颗粒物粒径及化学成分信息等,迫切需要发展检测...
关键词:
关键词:质谱仪在线监测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胺类物质被引量:18
2017年
建立了大气颗粒物中有机胺类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样品用超纯水超声萃取,然后在碱性条件下,用苯磺酰氯(Benzenesulfonyl chloride,BSC)衍生化,衍生物用二氯甲烷萃取,最后用DB-5MS色谱柱分离测定,实现了13种有机胺(包括7种脂肪胺、2种杂环胺和4种芳香胺)的同时测定。本方法的仪器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00008~0.017μg/m L和0.00026~0.0565μg/m L;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03~0.9996,相关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0%,除低浓度加标水平的甲胺和苯甲胺,其余样品基质加标平均回收率为54.4%~159.7%,大部分胺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将本方法应用于广州城区PM^(2.5)样品的检测,共检出有机胺9种,其中甲胺、二甲胺和二丁胺约占9种有机胺总和的90%,是PM2.5中主要胺类物质,而丙胺浓度最低,浓度小于1.0 ng/m^3。
刘凤娴毕新慧任照芳张国华王新明彭平安盛国英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有机胺气相色谱-质谱
含铁颗粒物的溶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气溶胶沉降是开放大洋可溶性铁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海洋初级生产力有重要影响.目前气溶胶可溶性铁的沉降通量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包括:(1)不同来源的气溶胶中可溶性铁的含量差异较大;(2)发生在大气传输中的化学反应能够显著影响气溶胶中铁元素的可溶性.本文总结了过去20a国内外关于含铁颗粒物溶解动力学实验室研究的主要结果,以阐明液相反应对铁可溶性的增强作用.归纳了典型含铁颗粒物在质子促进溶解、配体促进溶解及光还原溶解机制作用下的溶解动力学特征,指出pH值、阴离子类型和光照决定了含铁颗粒物的溶解机制,以及铁的存在形式是决定颗粒物中铁潜在可溶性的最主要因素,最后简单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唐钰婧贾小红李锐张国华唐明金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液相反应矿物学特征
不同气团对广东鹤山大气超级监测站单颗粒气溶胶理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1
2015年
大气气溶胶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理化特征能阐明灰霾的成因及机理,对科学调控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江门鹤山大气超级监测站为观测平台,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和气团后向轨迹综合分析了单颗粒气溶胶的理化特征,揭示了气团轨迹对颗粒物浓度、类型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在2012年5月11日至7月31日,共采集了约600万个同时含有粒径和质谱信息的颗粒,它们主要可分为8类:有机碳颗粒(OC)、元素碳颗粒(EC)、元素-有机碳混合颗粒(ECOC)、富钾颗粒(K-rich)、大分子有机碳颗粒(HMOC)、海盐颗粒(Na-K)、金属颗粒(Metal)和富硅颗粒(Si-rich)。各类颗粒的质谱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颗粒的来源:EC颗粒来自一次污染源;K-rich颗粒主要来自与生物质燃烧有关的过程;Na-K颗粒来自于海盐碎沫;Metal颗粒主要来自工业源或火力发电;Si-rich颗粒则主要来自扬尘。8类颗粒中普遍存在的二次成分表明它们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大气老化过程。采样期间每隔6 h绘制一条气团后向轨迹图,聚类分析发现这些气团后向轨迹主要有5类:第1类占总轨迹数的14.1%,它代表由内陆经广州、佛山到达采样点的气团;第2类占总轨迹数的10.2%,它代表沿东南部大陆海岸线到达采样点的气团;第3类和第5类在气团后向轨迹中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0.0%和36.8%,它们都来自南海海面,但第3类气团经珠海、澳门到达采样点,而第5类则经阳江到达采样点;第4类占总轨迹数的8.8%,这类气团途经深圳、东莞到达采样点。单颗粒数据结合气团后向轨迹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经广州、佛山到达采样点的气团会带来高浓度的颗粒物污染,且颗粒的老化程度较高,而发源于南海海面的气团能带来新鲜海风,对鹤山的大气污染起稀释作用;在颗粒类别上,途经广州、佛山、东莞、深圳这些�
陈多宏何俊杰张国华王伯光李梅沈劲张涛毕新慧钟流举张干吕小明
关键词:后向轨迹
一种基于光镊-拉曼光谱联用技术的多液滴悬浮表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镊‑拉曼光谱联用技术的多液滴悬浮表征装置,包括光镊设备,用于产生光镊激光,使得光镊激光分束形成光阱;显微镜模块,用于将光镊激光聚焦于所述液滴捕获舱底部的上方,使得光阱捕获悬浮液滴;液滴捕获舱作为...
张国华王韬苏柏江毕新慧王新明
鹤山灰霾期间大气单颗粒气溶胶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6
2013年
2012年6月9—17日,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分析了鹤山大气中单颗粒的特征,共采集到同时含有正负离子谱图的颗粒763350个,其粒径主要集中在0.2~2.0μm之间,期间发生灰霾的天数为3d.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大气颗粒物类型主要可分为7种:元素碳(EC)、有机碳(OC)、元素-有机碳混合(ECOC)、大分子有机碳(HMOC)、海盐(Na-K)、富钾颗粒(K-rich)和富铅颗粒(Pb-rich)。灰霾天气下,颗粒中的二次成分含量更高,粒径显著增大。各颗粒类型数量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以EC、ECOC和K-rich的增加最为明显。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的集中焚烧及EC、ECOC和K-rich的老化是形成本次灰霾的重要原因.
何俊杰张国华王伯光陈多宏毕新慧钟流举盛国英傅家谟周振李磊
关键词:灰霾
在线单颗粒研究乙二酸的形成机制
乙二酸是气溶胶中最重要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组分之一,以往研究主要通过分析草酸与硫酸根浓度的相关性认为云中过程是草酸的主要形成机制,但对于云中形成机制仍缺乏直接的认识。本研究选择广东南岭国家空气背景站为平台,利用地用逆流虚拟撞...
张国华林钦浩陈多宏毕新慧王新明盛国英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