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国

作品数:29 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先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芽孢
  • 6篇芽孢杆菌
  • 5篇双链
  • 5篇双链断裂
  • 5篇枯草芽孢杆菌
  • 4篇电泳
  • 4篇中子辐照
  • 4篇脉冲场
  • 4篇脉冲场凝胶电...
  • 4篇教学
  • 4篇DNA双链断...
  • 3篇中子
  • 3篇辐照
  • 2篇动力学
  • 2篇多糖
  • 2篇异基因
  • 2篇原子
  • 2篇原子吸收
  • 2篇原子吸收光谱
  • 2篇原子吸收光谱...

机构

  • 29篇西南科技大学
  • 5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9篇张建国
  • 24篇陈晓明
  • 5篇楚士晋
  • 5篇王丹
  • 5篇熊双丽
  • 5篇罗学刚
  • 5篇柳芳
  • 4篇唐运来
  • 4篇周莉薇
  • 3篇彭汝芳
  • 3篇贺新生
  • 3篇谭碧生
  • 3篇郑春
  • 2篇罗顺忠
  • 2篇袁小红
  • 2篇张根发
  • 2篇朱捷
  • 2篇段宁
  • 2篇任正隆
  • 2篇王超

传媒

  • 5篇辐射研究与辐...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高能物理与核...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高教研究(西...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小芽孢杆菌E601传代和中子辐照后的菌落形态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为研究短小芽孢杆菌E601不同形态菌落分布情况及中子辐照对其影响,对短小芽孢杆菌不同形态菌落进行了反复传代,并采用CFBR-Ⅱ快中子脉冲反应堆分别对不透明菌落进行了低、中、高剂量的一次中子辐照和二次中子辐照,发现:(1)在正常传代条件下,E601短小芽孢杆菌有半透明型和不透明型菌落存在;(2)经反复传代,半透明菌落可产生各占一半的半透明型与不透明型两种菌落形态,而不透明菌落基本不产生半透明菌落;(3)中子辐照对菌落分布影响较大,随着一次中子辐照剂量的升高,半透明菌落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当中子二次辐照剂量最高时,半透明菌落所占比例最大。因此认为E601短小芽孢杆菌之所以能产生两种不同形态菌落,主要是由半透明菌落的不稳定性决定的。在中子辐照中,半透明菌落型菌株耐辐照能力高于不透明型菌落菌株。
陈晓明魏宝丽张建国
关键词:辐照灭菌菌落形态
发酵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初探被引量:1
2009年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了深化发酵工程课程相关实践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实践。通过对实践内容和开设形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建国熊双丽陈晓明段宁
关键词:发酵工程实践教学
水网藻铀吸附富集的胞内响应机制研究
随着国防军工和核电事业对铀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在铀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含铀低放废水。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些低放废水直接关系到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水网藻(Hydrodictyo...
张建国
关键词:水网藻
UVC诱导的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为探讨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对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的损伤效应,探讨研究方法和材料对结果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材料,分别对其菌体样品及DNA样品进行不同剂量的UVC辐照,采用8h、16h、24h脉冲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结果发现,16h脉冲场凝胶电泳最能反映DNA的双链断裂程度。对16h电泳图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随UVC辐照剂量的增大DNA释放百分比递增;菌体样品在辐照剂量17.8J/cm2处其DNA双链断裂产额最大,而DNA样品的最大双链断裂产额出现在辐照剂量为72.7J/cm2处;另外,同辐照剂量下菌体样品的释放百分比和菌体DNA双链断裂产额均高于DNA样品。结果表明,UVC诱导的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程度与辐照剂量及辐照样品密切相关。
周莉薇陈晓明张建国柳芳张根发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脉冲场凝胶电泳
生物工艺学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2012年
生物工艺学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主干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对生物工艺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优化了理论、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构建了合理的生物工艺学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建国陈晓明
关键词:生物工艺学课程体系
DTPA和钐对小鼠肝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组、SmCl3暴露组、DTPA+钐暴露组,分别于处理1 d、7 d、14d时处死解剖,计算肝脏器系数、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测定肝匀浆中的钐质量比,研究DTPA和钐对小鼠肝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DTPA可引起肝细胞肿胀、SOD活性升高(p<0.01),但引起的MDA含量与肝脏器系数变化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DTPA促排钐后小鼠脏器系数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处理1 d后SOD活性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7 d后SOD活性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MDA含量仅7 d时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肝匀浆组织中钐质量比较钐暴露组低(p<0.01),到14 d时钐质量比为8.590 0μg/g,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可见,DTPA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有影响,体内促排钐效果明显,可减少钐对肝组织的损伤。
张建国罗顺忠楚士晋陈晓明彭汝芳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丙二醛小鼠DTPA促排
γ辐照对枯草芽孢杆菌营养体的损伤被引量:2
2011年
选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枯草芽孢杆菌营养体,分别用细胞计数、黄嘌呤氧化及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辐照后的细胞存活率、胞内SOD活性及细胞DNA双链断裂水平。研究发现,随着γ辐照吸收剂量的增大,细胞存活率不断下降;SOD活性随剂量的变化无明显的规律;DNA双链断裂水平与细胞存活率密切相关,DNA的释放百分比和断裂水平值随辐照剂量增加而不断增大。结果表明:γ辐照对枯草芽孢杆菌营养体有较高的灭活能力,其损伤效果可能与SOD活性及双链断裂相关。
陈晓明柳芳郑春李晓燕张建国严万里
关键词:Γ辐照SOD活性双链断裂辐照灭菌
响应面分析优化ε-聚赖氨酸发酵培养基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一株白色链霉菌发酵ε-聚赖氨酸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显著影响产ε-聚赖氨酸的因素,再利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回归分析确定最优培养基。结果表明,葡萄糖、(NH4)2SO4与ε-聚赖氨酸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最适浓度分别为33.196,8.572g/L,在优化条件下,ε-聚赖氨酸产量达到(2.491±0.124)g/L与预测值2.543139g/L非常接近,产量提高了63.6%。
张建国陈晓明熊双丽
关键词:Ε-聚赖氨酸培养基白色链霉菌
中子和γ射线辐射灭菌后残留菌的生物安全性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研究辐射灭菌的生物安全性为目的,考察不同辐照源、辐照剂量及辐照方式下枯草芽孢杆菌辐射耐受性以及毒性的变化情况。从经不同剂量1次中子辐照后的存活平板中随机挑取菌落,扩大培养后再次进行低、中、高剂量的2次中子和γ射线辐照。结果发现,经中子1次辐照后,芽孢对2次中子辐照产生耐受性和敏感性的可能同时存在,但以敏感性为主,仅发现1个菌落对低剂量2次中子辐照产生耐受性;而对γ射线2次辐照均表现为敏感性。中子1次辐照的剂量对中子和γ射线2次辐照的灭菌效应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中子1次辐照后,能显著提高中子和γ射线2次辐照杀死芽孢的能力。从接受了中子和γ射线照射后的菌落中,筛选出7株酶活性较高的变异菌株,采用小白鼠腹腔注射方法,考察这些菌株的毒性。通过对小白鼠的增重率、肝脏系数、脾脏系数等指标的分析,发现不同剂量的中子1次辐照、中子2次辐照和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毒性都没有明显的影响。这初步说明中子和γ射线辐照枯草芽孢杆菌就生物辐照耐受性和毒性来说是安全的。
陈晓明张建国柳芳严万里赵晓彤吴云龙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辐射耐受性毒性
一种基于PFGE分析菌株之间的差异基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FGE分析微生物菌株之间的差异基因的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对样品基因组进行酶切,酶切后的DNA利用PFGE技术进行分离,对差异条带进行测序比对,得到的序列即为物种间的差异基因。本发明采用脉冲场凝胶电...
陈晓明王超朱捷宋收罗学刚王丹唐运来张建国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