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念慈

作品数:28 被引量:361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鱼类
  • 7篇免疫
  • 6篇单胞菌
  • 6篇气单胞菌
  • 6篇细胞
  • 6篇病原
  • 6篇草鱼
  • 5篇嗜水气单胞菌
  • 5篇出血病
  • 4篇淡水
  • 4篇性疾病
  • 4篇养殖
  • 4篇细菌性败血症
  • 4篇疾病
  • 3篇淡水鱼
  • 3篇鱼病
  • 3篇水鱼
  • 3篇细胞株
  • 3篇细菌性
  • 3篇细菌性疾病

机构

  • 28篇浙江省淡水水...
  • 2篇杭州大学

作者

  • 28篇张念慈
  • 19篇沈锦玉
  • 19篇尹文林
  • 16篇曹铮
  • 15篇钱冬
  • 15篇沈智华
  • 8篇杨广智
  • 7篇吴颖蕾
  • 6篇陈月英
  • 5篇刘问
  • 2篇毛树坚
  • 1篇黄茂生
  • 1篇张铭
  • 1篇顾志敏
  • 1篇赵小立
  • 1篇邵健忠

传媒

  • 5篇水产学报
  • 4篇淡水渔业
  • 4篇浙江海洋学院...
  • 3篇浙江水产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科技通报
  • 2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养殖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杭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7
  • 1篇1983
  • 2篇1981
  • 1篇1980
  • 1篇1979
  • 1篇1975
  • 1篇197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暴发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的研究被引量:43
1993年
作者制备了暴发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TPS—30株的免、鸡抗血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该法可测出10ng抗原,对点状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菌株不发生交叉反应,且能有效地测出人工感染白鲫中的病原体,整个过程可在1.5h内完成,是一种有前途的暴发病快速诊断方法。
钱冬陈月英沈锦玉沈智华张念慈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暴发病ELISA鱼病
磺胺甲基异恶唑在中华鳖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口服25mg·kg-1剂量磺胺甲基异恶唑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8h内中华鳖肌肉和血液中的磺胺甲基异恶唑浓度,并用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药一时数据。结果表明,磺胺甲基异恶唑在中华鳖肌肉和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为有吸收室的一室模型,肌肉和血液中的T1/2ka分别为0.099和0.147h;T1/2kβ分别168.736和67.346h;达峰时问为5.63和4.71h;峰浓度为3.28和8.06mg·k2-1;cls(清除率)为50.54和19.76mg·kg-1·h-1。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0.5%。磺胺甲基异恶唑在血液、肌肉及肝脏组织中,第20天时残留量均大于0.3μg·g-1。在第25天时残留量均小于0.1μg·g-1,第30天才未检出,因此口服磺胺甲基异恶唑后停药期应在25d以上。
尹文林沈锦玉钱冬沈智华张念慈
关键词:中华鳖磺胺甲基异恶唑药代动力学停药期
红霉素在中华鳖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中长期残留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50mg·k-1的剂量给中华鳖口服红霉素后,测定了48h内中华鳖备液、肌肉和肝脏中的红霉素浓度。结果表明,红霉素在中华鳖肌肉和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为有吸收室的一室模型,血液、肌肉和肝脏中的T1/2Kα分别为0.645h、0.218h和0.421h;T1/2Kβ分别13.024h、10.449h和52.460h;达峰时间为4.16h、1.36h和2.“)h;峰浓度为5.05mg·kg-1、3.05mg·k-1和2.61mg·kg-1;cls(清除率)为1.799mg·k-1 h-1、1.304mg·kg-1·h-1和1.822mg·kg-1·h-1表观分布容积为33.808L·kg-1、19.665L·kg-1和137.945L·kg-1。9d后肝脏中的残留量小于100μg·kg-1。
尹文林沈锦玉钱冬沈智华张念慈
关键词:红霉素中华鳖药物代谢动力学
淡水鱼类细胞离体培养概述
1980年
鱼类的组织培养,大约开始于五十年代。Wolf是建立第一个鱼类细胞株的学者,于1962年以虹鳟鱼性腺为材料培养成功了RTG-2细胞株。此后,各国科技工作者先后建立了约20多个鱼类细胞株,有的连续培养十年以上,传了300多代。
张念慈杨广智
关键词:淡水鱼类细胞培养离体培养
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菌苗制备技术被引量:46
1996年
选择对养殖鱼类致病的嗜水气单胞菌强毒株,用福尔马林以0.05%-1.0%的6个浓度及4、25和63℃等3种温度灭活制成菌苗,进行安全性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福尔马林的最佳灭活浓度为0.05%-0.2%,浓度过高会影响菌苗的抗原性和对鲫的安全性;灭活温度以4℃明显优于63℃。用0.15%福尔马林灭活嗜水气单胞菌的胞外产物(ECP),25℃需4天以上,4℃需7天以上,62℃2小时即可灭活,不加福尔马林62℃热处理2小时不能彻底灭活。用嗜水气单胞菌全菌苗及菌体超声波破碎苗腹腔注射免疫鲫,全菌苗免疫保护率为100%,破碎菌体保护率为80%;比较全菌苗、胞外产物苗和菌细胞苗的免疫效果,以全菌苗最佳,胞外产物苗腹腔注射免疫效果与菌细胞苗相近,而浸泡免疫效果则优于菌细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脂多糖(LPS)苗腹腔注射免疫保护率最高,可达100%。全菌苗在4℃保存6个月后,含0.15%和0.2%福尔马林的制品免疫保护率分别降低20.6%和26.2%,而含0.05%及0.1%福尔马林的制品免疫保护率降低50%以上,旦0.05%组还出现少量絮状物,表明过低的福尔马林浓度不利于菌苗的长期保存。
陈月英钱冬沈智华沈锦玉曹铮尹文林张念慈
关键词: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菌苗免疫
养殖黄鳝“出血病”病原的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黄鳝出血病是近年来养鳝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从通过对养殖黄鳝的肝、肾 分 离的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药物敏感及感染试验等。结果表明:经细菌学生化生理鉴定 三株病原菌 ReB00521、 ReK00521、 ReL99712均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 对黄鳝的半数致死量 LD50分别为 2.84× 106个 /条、 6.12× 106个 /条、 2.13× 106 个 /条,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沈锦玉刘问钱冬曹铮尹文林沈智华吴颖蕾张念慈
关键词: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出血病黄鳝
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菌苗浸浴免疫研究被引量:33
1998年
于1992年12月—1995年12月,采用嗜水气单胞菌TPS-30株制成全菌苗,对本所、绍兴、杭州等地渔场鲫、鲢、鳙等进行浸浴免疫试验和生产性防病试验.(1)网箱试验:将含菌5X109全菌苗按1:10,1:100,1:500稀释,对体重超过10g的健康鲫进行菌苗浓度与浸浴时间、增效剂、高渗剂、加强免疫、连续多批分别浸裕和增氧剂等6项免疫试验.经不同时间的RSP%及部分抗体测定结果表明,在1:10-1:500的浓度中分别浸浴1—60min后,45-188天的RSP达66.7%—100%;菌苗液中加入5x10-6增效剂和2%高渗剂可使RSP提高10%;首次免疫后间隔1-6个月再加强免疫,可使RSP提高及免疫有效期延长;将1:10菌苗连续浸浴鲫15批,其中前10批免疫鱼的RSP可达60%以上;增氧剂直接加入菌苗液中会降低RSP。部分免疫鱼的血清中有微弱的特异抗体.(2)生产性试验表明:7.7ha成鱼池和533ha湖泊的鱼种浸裕免疫后,池塘免疫鱼平均成活率提高15%,用药成本降低;湖泊死鱼数比上年同期减少55.8%。
陈月英钱冬沈智华沈锦玉曹铮尹文林张念慈
关键词:细菌性败血症鱼类淡水鱼
黄鳝主要病害的调查及病原研究
沈锦玉钱冬尹文林沈智华曹铮刘问吴颖蕾张念慈
通过向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和水产行政部门调查、访问,了解生产上发现的黄鳝病害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了黄鳝的发病症状,发病季节,病害传播情况,为确定主要病害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关键词:黄鳝病害病原
鱼类的组织培养
1979年
鱼类的组织培养研究,开始得较迟(Wolf and Dunbar,1957),至今不过20几年历史,进展也较慢,到目前为止,陆续培养成功了包括海水和淡水鱼在内的约20余个细胞株。国内对鱼类的组织培养研究,近年来刚开始,迄今未见正式报导。为了给鱼类遗传育种、鱼类病理学,
杨广智张念慈
关键词:鱼类遗传育种养成淡水鱼细胞株病理学
鳗鱼的低温试验
1975年
1970年3月,我们研究了低温对鳗鱼生命活动的影响试验:将养有三尾不同体重(2.5克,4.2克和7.5克)鳗鱼的10公升玻璃罐,放入容积为150公升的水簇箱中,在箱里注入士体积的水。水簇箱里放入小块的冰,使一昼夜内玻璃罐中水温下降不大于3℃,
张念慈黄茂生
关键词:鳗鱼水温体重容积生命活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