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珠
- 作品数:3 被引量:6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辛伐他汀对骨髓基质细胞骨形成蛋白-2表达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原代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骨形成蛋白 - 2 (BMP- 2 )表达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探讨其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成年小鼠骨髓基质细胞 ,以不同浓度 (0、0 .1、 0 .2、0 .5和 1 .0μmol/L )的辛伐他汀、基因重组人 BMP- 2 (1 0 0 ng/ml)作用 72小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酶学测定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Western Blotting检测 BMP- 2表达的变化。 结果 辛伐他汀作用 72小时后 ,细胞中的 BMP- 2表达水平增高 ,随浓度增加 ,表达量增加 ,对照组少量表达 ;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 ,呈剂量依赖关系 ,辛伐他汀 0 .5和 1 .0 μmol/L与对照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辛伐他汀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中 BMP- 2的高表达 ,细胞自分泌或旁分泌BMP- 2增多 ,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
- 宋纯理党耕町郭昭庆李国权王志国张惠珠
- 关键词:辛伐他汀骨髓基质细胞骨形成蛋白-2碱性磷酸酶活性成骨
- 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 2 (BMP 2 )表达及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的影响 ,初步探讨洛伐他汀刺激成骨细胞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成年小鼠的成骨细胞 ,对照组不用洛伐他汀 ,实验组以不同浓度 (0 2、0 5、1 0 μmol L)的洛伐他汀作用 72h后行细胞BMP 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ALP染色及细胞ALP比活性测定。 结果 洛伐他汀作用 72h后 ,细胞ALP染色增强 ,胞浆内BMP 2表达水平增高 ,并随洛伐他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对照组的成骨细胞几乎无BMP 2的表达。对照组ALP比活性为 (70 5 5 6± 171 4 0 )U·g- 1 ·L- 1 ,实验组洛伐他汀不同浓度组分别为 (716 39± 2 94 6 1)U·g- 1 ·L- 1 、(84 9 70± 2 30 0 9)U·g- 1 ·L- 1 、(983 4 8± 2 0 8 35 )U·g- 1 ·L- 1 ,其中 1 0μmol L组与对照组细胞ALP活性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洛伐他汀的成骨作用与其促进成骨细胞BMP 2的高表达、引起细胞自分泌或旁分泌BMP 2增多、细胞ALP活性增高有关。
- 宋纯理党耕町郭昭庆王志国张惠珠李国权
- 关键词:洛伐他汀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碱性磷酸酶
- 钻孔复合人工骨体内植入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探索符合临床需要的复合人工骨移植材料。方法以磷酸三钙+多孔羟基磷灰石 (TCP+ HA)为载体 ,分为钻孔、未钻孔及空白对照三组。自成年新西兰兔股骨转子部取得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所得骨髓基质细胞再与钙磷陶瓷载体复合培养制成复合人工骨。然后植入兔背部肌肉内,分别于手术后第 2、 4、 8、 12周取材。利用组织学和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观察细胞在载体内的生长、复合人工骨植入肌肉内的成骨等情况,以及载体钻孔对细胞长入和成骨的影响。结果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传代的骨髓基质细胞与载体共同培养生长良好,并可长入钻孔载体内部。大体标本可见,复合人工骨植入后,人工骨与周围肌肉连接,无包膜形成。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第 2周组织和血管长入;术后第 4~ 8周有少量骨形成;术后第 12周板层骨形成。三组均无淋巴细胞浸润。与未钻孔者比较,钻孔人工骨的细胞、组织和血管向中心部位生长速度快,中心部位成骨多且更均匀。结论磷酸三钙+多孔羟基磷灰石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性;骨髓基质细胞具有成骨能力;载体钻孔有利于增加新骨形成的速度和数量,使成骨更为均匀。
- 曾岩马庆军郭昭庆党耕町王志国张惠珠
-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磷酸钙类骨髓间质细胞复合人工骨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