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平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复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知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重复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门诊583名重复人工流产女性,问卷调查一般资料及避孕知识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究流产女性避孕知识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583份,收回有效问卷546份,有效回收率93.7%。546名避孕知识问卷评分4.92±0.87分,总体得分率为54.7%;单因素分析,年龄、户籍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婚姻状况、生育史、人工流产次数、主动从不同途径了解避孕知识均可能与重复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知识知晓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父母未离异、人工流产≥3次、能主动了解避孕知识均对其避孕知识知晓产生正向影响(P<0.05)。结论:门诊重复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知识水平较低,影响因素多样,应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
- 陶渝王晓川张露平佟艳霞
- 关键词:重复人工流产避孕知识影响因素护理
- 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他莫昔芬诱导的子宫内膜息肉三年随访观察
- 目的:通过随诊评估超过3年的乳腺癌妇女服用他莫昔芬因子宫内膜息肉而行宫腔镜手术切除同时行内膜剥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了解该手术在防止绝经后与他莫昔芬相关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及避免额外手术干预方面的作用。方法:分析76例乳腺癌妇女...
- 高婉丽张露平李文君冯力民
- 关键词:乳腺癌子宫内膜息肉他莫昔芬子宫内膜去除术宫腔镜手术
- 双极射频阻抗控制系统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双极射频阻抗控制系统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科接受双极射频阻抗控制系统治疗的3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243例,治疗方式的决定需要根据手术医师对患者病情的评估、患者是否接受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其中157例纳入双极射频阻抗控制系统组、86例纳入联合治疗组,通过电话随访记录入组患者的术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闭经、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满意和再次干预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术后1、12、48个月时的闭经率、疼痛改善率、生活质量改善率、满意率,联合治疗组高于双极射频阻抗控制系统组;比较再次干预率,联合治疗组低于双极射频阻抗控制系统组(P<0.05)。结论双极射频阻抗控制系统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AUB,对于月经、痛经、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好,患者满意率更高,术后再次干预更少。
- 张生澎尚宏瑜李茹苑张露平杨保军冯力民
-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NOVASURE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 异常子宫出血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后再干预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后患者再次干预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行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的19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及病史相关特征、超声结果及手术记录中的相关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子宫内膜去除术后需再次手术干预的高危因素,分析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19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20例(10.42%)术后2年内需再次手术干预,其中13例表现为阴道出血,3例表现为腹痛,4例则两种症状均有。单因素分析提示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后再次干预与年龄、月经失血图评分、腹痛的视觉模拟评分、子宫腺肌症以及术后是否放置曼月乐有关(P<0.05);而与体质量指数、孕产次、宫腔深度、子宫体积、剖宫产史、合并子宫肌瘤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子宫腺肌症、腹痛的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是否放置曼月乐是再次干预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子宫腺肌症、腹痛的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是否放置曼月乐是异常子宫出血患者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后需再次干预的独立影响因素,而阴道出血是再次干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 张露平尚宏瑜李文君赵辉郭蕾张生澎冯力民
-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高危因素
- 子宫内膜息肉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高发率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李改珍张露平冯力民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常见疾病EMS发病率
- 妊娠期阴道内镜宫颈息肉切除术与妊娠结局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阴道内镜宫颈息肉切除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3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妊娠合并宫颈息肉伴有反复阴道流血,并接受阴道内镜宫颈息肉切除术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蜕膜息肉组(15例)和宫颈息肉组(37例)。结果52例患者中,蜕膜息肉组手术的孕周及分娩孕周明显早于宫颈息肉组(P<0.05),蜕膜息肉组术后的阴道流血率(26.67%)、自然流产率(26.67%)、早产率(26.67%)及胎膜早破率(33.33%)明显高于宫颈息肉组术后的阴道流血率(5.40%)、自然流产率(0)、早产率(5.40%)及胎膜早破率(16.22%),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病理为蜕膜息肉及术后阴道流血率是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妊娠期宫颈息肉相比,蜕膜息肉术后更容易发生不良的产科结局,蜕膜息肉及术后再次阴道流血是发生早产的高危因素。
- 张露平张生澎郭蕾边茜李晶华冯力民
- 关键词:早产
- 不同Gutenberg分型胚物残留患者宫腔镜术后的临床结局
- 2024年
- 目的 比较不同Gutenberg分型胚物残留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宫腔镜术后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因胚物残留行宫腔镜手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Gutenberg超声分型特征将胚物残留分为0~3型,分析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胚物残留超声特点、术前血hCG水平及宫腔镜手术相关信息。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孕产次及术前hCG水平、胚物组织长度和术前间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3型的手术次数、手术时间、膨宫液量明显大于0~1型(P<0.05),而0型和1型、2型和3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型出血量明显多于0、1、2型(P<0.05),2型出血量明显多于0型和1型(P<0.05),而0型和1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共6例存在并发症,2型1例,为术中活动性出血(刨削系统);3型5例,活动性出血1例(单极),子宫穿孔1例,TURP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syndrome)2例(单极),低钾血症1例(双极)。结论 Gutenberg分型中2~3型胚物残留的宫腔镜手术风险要明显高于0~1型,术前可使用Gutenberg超声分型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预测手术风险,以便临床医生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应急抢救措施。
- 张露平张生澎韩丹李晶华冯力民
- 关键词:胚物残留宫腔镜TURP综合征
- 妊娠早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妊娠早期血清维生素A、E的水平,以利于制定早期预防、早期干预的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早期妊娠患者1 002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血清中维生素A、E的质量浓度。结果共有1 002名妊娠期女性参与了本次检测,其血清维生素A低于正常范围低限的比例达35.13%,0.80%出现血清维生素A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的高限;无一例患者出现维生素E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低限,16.17%出现血清维生素E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的高限。结论妊娠早期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偏低,应引起高度重视。重视影响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相关因素,制定早期预防、早期干预的措施。在孕期测定孕妇体内维生素A、E的水平对指导孕妇的营养指导是有意义的。
- 张露平王歆莉李燕蓉曹彤高婉丽
- 关键词:维生素A维生素E妊娠
- 中重度宫腔粘连综合治疗效果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4至2014-04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科进行治疗,有生育要求并完成随访的综合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共75例,分析其月经模式、宫腔粘连程度、宫腔镜二次探查中再粘连的发生率与妊娠的相关性及治疗后的妊娠分娩结局。结果 75例平均年龄(32.1±5.1)岁,中度粘连47例,重度粘连28例,月经模式改善率为78.7%,总妊娠率为61.3%,中、重度粘连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76.6%、35.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率与治疗前的月经模式无关(P>0.05),但与治疗后月经模式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宫腔粘连程度和术后月经模式为影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宫腔镜二次探查及三次探查时发现粘连再形成率为50%,且中、重度粘连患者间的粘连再形成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发生TURP综合征3例,发生率为2.7%,均及时发现并救治成功。结论术前宫腔粘连程度及术后月经模式是影响宫腔粘连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预后是有差别的,综合治疗的方法能够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治疗结局。
- 张露平赵卫红杨保军徐云李文君冯力民
- 关键词: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宫腔镜
- 重度宫腔粘连综合治疗的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综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描述宫腔粘连的综合管理模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模式的改变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科进行治疗并且完成随访的有生育要求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共75例,术前进行宫腔镜检查及AFS评分,并给予药物营养子宫内膜治疗2个月,再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术后2个月行宫腔镜二次探查,随访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模式的改变及妊娠结局。结果 75例患者平均年龄(32.05±5.06)岁,药物治疗后月经模式改善率为57.33%。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90.67%患者粘连程度降级,月经改善率92%,妊娠率49.33%,有效妊娠率72.97%。结论术前药物营养子宫内膜可以改善患者的月经模式及AFS评分,部分患者发生粘连的降级。目前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仍是重度宫腔粘连诊治的主要手段,术后最好在一年内妊娠,未妊娠者建议考虑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来提高术后的妊娠结局。
- 张露平赵卫红杨保军徐云冯力民
- 关键词: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宫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