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海宁
- 作品数:21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中心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 2022年
- 通过对甘肃省原发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临床病例资料的分析及患者随访,分析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GISTs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9年5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O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267例GIST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及预后。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其中239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84.10%。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10%、91.50%、85.10%。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指数是影响GISTs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605,95%CI:1.190-133.537,P=0.035)。根治性手术切除后患者远期预后较好,高Ki-67指数预示GISTs术后远期预后不良。
- 靳川伟顾远晖弥海宁曹廷宝李斌杨婧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手术靶向治疗预后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作为一类独立的疾病在解剖、发病率等方面与胃其他部位的肿瘤存在明显差异,对其定义、分型、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研究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外科治疗的手术路径、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等问题长期以来各学派意见不一。本文就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复习并加以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
- 弥海宁李兴文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外科手术
- 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被引量:5
- 2010年
- 何科基弥海宁
- 关键词: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PARKIN膳食结构生活水
- 黄芪多糖联合化疗对54例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对应用黄芪多糖配合化疗对处于中晚期的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08例处于中晚期的胃癌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54例。分别采用单纯化疗和黄芪多糖配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后病症好转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强于A组;治疗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期间出现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应用黄芪多糖配合化疗对处于中晚期的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赵晓宁弥海宁李兴文王继军王涛
- 关键词:黄芪多糖化疗胃癌中晚期
- 进展期结直肠癌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进展期结直肠癌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ⅡB、Ⅲ期的结直肠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8例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艾恒)130mg/m^2、羟基喜树碱20 mg/m^2、氟脲苷600 mg/m^2,经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1、2次,8~14 d后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60例直接手术治疗.观察动脉灌注化疗不良反应及组织学疗效,比较2组手术切除率、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及远期生存率.结果 试验组动脉灌注化疗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属Ⅰ、Ⅱ度.试验组手术切除率为97.1%(66/68)、根治性切除率为96.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3.3%(44/60)和79.5%(Х^2=14.848、8.906,P均<0.05);试验组组织学有效率达72.7%,病理分期均较术前降低,其中Ⅱ期病例明显较对照组增多(P<0.05);试验组中位生存期为53.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3%、85.9%、44.6%;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为42.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6%、75.9%、22.0%,试验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6.385,P<0.05).术后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进展期结直肠癌降低临床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尤其是根治性切除率作用和疗效确切,并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 弥海宁何科基杨言苹李兴文那光玮赵晓宁
- 关键词:结直肠癌动脉灌注化疗手术
- 乌司他丁对肺癌切除术患者的肺保护效应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肺癌切除术患者的肺保护效应.方法 选择拟行肺叶切除术的Ⅲ期肺癌患者40例,年龄50~64岁,体重53~7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均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麻醉诱导,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后单肺通气前,U组经30 m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 000 U/kg(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单肺通气0.5 h(T1)、1 h(T2)、术后4 h(T3)、24 h(T4)时采集动脉血样5 ml,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并测定血浆IL-6、IL-10和TNF-α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C组T1~4时血浆TNF-α、IL-6浓度和RI升高,T1-3时血浆IL-10浓度升高(P<0.05),U组T2,3时血浆TNF-α和IL-6浓度升高,T1~4时血浆IL-10浓度和RI升高(P<0.05).与C组比较,U组血浆TNF-α、IL-6浓度和RI降低,血浆IL-10浓度升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10 000 U/kg可通过减轻全身炎性反应从而对肺癌切除术患者产生肺保护效应.
- 杨言苹冯秀玲王昱弥海宁
- 关键词:胰蛋白酶抑制剂肺切除术肺肿瘤
- 善得定对结直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得定短期治疗后结直肠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方法结直肠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筛选生长抑素受体2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善得定皮下注射2次/d,7d后行手术治疗。ELISA法检测用药前和用药后第1、3、7d血清VEGF和b-FGF的浓度,蛋白印迹法检测术前和术后肿瘤组织VEGF和b-FGF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PCNA的变化。结果结直肠患者用药后血清VEGF和b-FGF水平下降显著(P<0.05);组织VEGF和b-FGF表达降低(P<0.01);肿瘤组织PC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善得定对抑制结肠癌VEGF、b-FGF和PCNA的表达,提示其作用与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形成,进而抑制肿瘤生成、浸润和转移有关。
- 何科基李洪华白兆琴李兴文李军赵晓宁弥海宁
- 关键词:善得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10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组(观察组,n=50例)及单纯静脉化疗组(对照组,n=50例),行胃癌根治术后,观察组先予5-Fu+DDP腹腔热灌注化疗4次后予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对照组仅予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获得随访。观察组3年、5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5年腹腔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降低局部复发率,是目前胃癌综合治疗中较为合理的手术后辅助治疗方式。
- 赵晓宁李兴文弥海宁袁虎勤王涛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静脉化疗
- AFP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VEGF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AFPGC生物学特性及其与VEGF的关系。方法:将262例胃癌患者分成AFP阳性和阴性两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AFP及VEGF的表达,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胃癌生长部位、大小、大体类型、分化程度、肝脏转移、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生存率。结果:AFP阳性组肝脏转移、多个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及临床IV期胃癌比例均明显高于AFP阴性组(P<0.01);AFP阳性组的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90.5%,明显高于AFP阴性者的67.2%(P<0.05),AFP阳性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7%、13.1%、5.9%,显著低于AFP阴性组的92.1%、58.3%、32.5%(P<0.05)。结论:AFPG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肝脏和淋巴结转移的预后不良的肿瘤,联合检测AFP和VEGF,可作为判定胃癌侵袭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 弥海宁赵晓宁杨言苹
- 关键词:胃癌甲胎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物学特性
- 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大肠癌组织PCNA、VEGF、P53及MVD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检测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后大肠癌癌组织中PCNA、VEGF、P53及MVD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大肠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病理诊断明确的进展期大肠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术前行动脉灌注化疗1~2周期,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治疗前病理活检标本及手术后癌组织中PCNA、VEGF、P53及MVD的表达。结果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22.1%,部分缓解44.1%,总有效率达66.2%。术后癌组织中PCNA、VEGF及MVD的表达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后临床有效者癌组织中PCNA、VEGF及MVD的表达降低(P<0.05);临床无效者化疗前后PCNA、VEGF及MVD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的表达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及实验组化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平均疾病无进展时间为37个月,对照组为20个月,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的治疗疗效肯定,PCNA、VEGF及MVD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大肠癌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
- 弥海宁何科基杨言苹李洪华李兴文赵晓宁李晓琴
- 关键词:大肠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53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