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思友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更多>>
发文基金:柴油机高增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增压
  • 8篇增压器
  • 7篇涡轮
  • 6篇压气机
  • 5篇涡轮增压
  • 5篇涡轮增压器
  • 4篇离心压气机
  • 4篇仿真
  • 3篇燃机
  • 3篇轴承
  • 3篇内燃
  • 3篇内燃机
  • 3篇柴油
  • 3篇柴油机
  • 2篇叶轮
  • 2篇增压器涡轮
  • 2篇台架
  • 2篇台架试验
  • 2篇温度场
  • 2篇密封

机构

  • 13篇中国北方发动...
  • 4篇中国北方发动...
  • 2篇中北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北方车辆...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大同北方天力...

作者

  • 16篇徐思友
  • 7篇吴新涛
  • 3篇吉建波
  • 3篇佟鼎
  • 3篇张继忠
  • 3篇王林起
  • 3篇杨磊
  • 3篇王晓春
  • 3篇何洪
  • 3篇葛炜
  • 2篇刘莹
  • 2篇张俊跃
  • 2篇郭凯
  • 2篇门日秀
  • 2篇闫瑞乾
  • 2篇朱向国
  • 2篇王正
  • 2篇卞尔保
  • 2篇李云广
  • 2篇潘丽丽

传媒

  • 10篇车用发动机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内燃机工程
  • 1篇2011年全...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气预旋对压气机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某种普通压气机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不同正负预旋压气机性能特性的研究,获得了不同正负预旋角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内部流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正预旋可以最大拓宽压气机的喘振流量18%,最高效率提高了2%;负预旋可以最大拓宽压气机的阻塞流量5%,而最高效率下降了7%。
刘莹黄磊葛炜马国玲佟鼎徐思友
关键词:内燃机压气机
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稳态热负荷计算
基于现代数值仿真技术,利用专业热分析软件I-DEAS 中的ESC/TMG模块对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的工作温度场进行了计算,以深入了解轴承体的热负荷状态,进而为完成降低热负荷的改进设计奠定基础。由于本文所采用的计算模型为三维实...
徐思友何洪吴新涛
关键词:涡轮增压器温度场热负荷计算数值仿真
文献传递
顺序增压系统液压转换装置结构设计与评估试验研究
2012年
针对某增压柴油机,设计了一种带有液压执行机构转换装置的顺序增压系统,并通过台架试验评估该系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带液压执行机构的顺序增压转换装置具备流量调节能力,可实现受控增压器的"寄存",进气阀和排气阀由自编的控制程序根据设定的开闭规律动作,在试验过程中工作稳定。
杨磊任兆欣朱向国吉建波徐思友李云广王萍吴新涛
关键词:柴油机液压控制
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气体流动演变规律数值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全三维仿真计算方法,针对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位置,进行了气体流动演变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转速下,随着流量的减小,叶轮出口绝对气流角增加,且增加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叶轮流道中心以下区域,叶顶区域变化不明显;相同转速下,叶轮出口总压比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同转速下,流量的减小使得叶轮顶部的效率损失减小而主流区的效率损失增加,压气机的最终效率取决于间隙流和主流流动损失的耦合作用。
徐思友佟鼎潘丽丽张继忠赵力明韩琦王晓滕张冬梅
关键词:离心压气机叶轮
涡轮增压器密封漏气量影响分析
涡轮增压器最为常用的是活塞环式密封,由于是非接触密封,当增压器运行时会存在少量漏气,但是过量的漏气将妨碍内燃机和增压器的正常运转。本文针对涡轮增压器用活塞环式密封,研究了密封流动计算和标定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正交化较好的...
何洪徐思友阎瑞乾吉建波
关键词:涡轮增压器活塞环气体泄漏
文献传递
新型两级离心压气机设计及内部流场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一款新型两级离心压气机,利用Concepts NREC软件完成了其一维设计,采用NUMECA软件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压比与试验压比最大误差在3%以内,流量最大误差在5%以内。阐述了两级离心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失速、高效、堵塞3个工况点的内部流场情况,给出了压气机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王晓春葛炜卞尔保杨磊吴新涛徐思友郭然桑丹
关键词:失速流场分析仿真
快速成型技术在涡轮增压器制造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以柴油机用增压器叶轮制造为例,概述了快速成型技术在涡轮增压器制造中的应用,叙述了利用快速成型机制造具有复杂型面特征的涡轮增压器用叶轮的过程,概述了涡轮叶轮快速成型制造工艺和铸造工艺,最后提出了快速成型铸造的涡轮叶轮与设计用CAD模型相结合进行叶片精度测量分析的方法及叶片重复性测量工艺的误差分析技术。
王林起张继忠徐思友
关键词:涡轮叶轮
双面叶轮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特性研究
2016年
针对双面叶轮离心压气机的叶轮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台架试验对单、双面离心压气机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CFD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双面叶轮出口处流动的掺混特性以及机匣处理对双面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面离心压气机较单面压气机流量范围有了较大的提升,双面叶轮压气机扩压器内流动呈现极大的不对称性,从而导致了叶轮出口处的掺混效应。机匣处理装置可以使双面离心压气机处在良好的并行工作状态,对改善压气机性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佟鼎徐思友杨策刘莹张俊跃张继忠
关键词:压气机流动特性机匣处理台架试验
轴径流涡轮增压器设计与试验研究
为了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压比,柴油机增压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出一种轴径流涡轮增压器。该增压器压气机采用轴流与离心压气机的组合技术,能够在叶轮轮周速度较低的运行状态下,实现增压压比4.5 甚至更高。文中介绍了轴径流增压...
张俊跃王林起徐思友赵新军
关键词:涡轮增压器离心压气机柴油机
文献传递
考虑热效应的浮环轴承转速比计算被引量:12
2010年
分析了利用已有浮环轴承转速比计算公式在全工况下计算结果不能满足要求的原因,指出由于已有公式中没有考虑到热效应的影响,导致在高速运转条件下得到的转速比与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偏差。针对这个缺陷,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开展热效应影响下的浮环轴承转速比计算公式修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浮环轴承转速比修正计算公式可以在全工况范围内获得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的转速比变化趋势。
徐思友闫民李光毅
关键词:内燃机热效应浮环轴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