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春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压气机
  • 3篇增压
  • 3篇增压器
  • 3篇离心
  • 2篇涡轮
  • 2篇仿真
  • 1篇载荷
  • 1篇增压器涡轮
  • 1篇失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台架
  • 1篇台架试验
  • 1篇气动
  • 1篇气动载荷
  • 1篇汽车
  • 1篇汽车发动
  • 1篇汽车发动机
  • 1篇热应力
  • 1篇热载荷
  • 1篇向心涡轮

机构

  • 4篇中国北方发动...
  • 3篇中国北方发动...
  • 1篇中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大同北方天力...

作者

  • 6篇王晓春
  • 3篇徐思友
  • 3篇葛炜
  • 2篇李颂
  • 2篇张俊跃
  • 2篇吴新涛
  • 2篇杨磊
  • 2篇李书奇
  • 2篇卞尔保
  • 2篇胡立峰
  • 1篇黄磊
  • 1篇刘莹
  • 1篇郭凯
  • 1篇门日秀
  • 1篇吉建波
  • 1篇朱向国
  • 1篇佟鼎
  • 1篇王正
  • 1篇王林起
  • 1篇白军爱

传媒

  • 4篇车用发动机
  • 1篇铁道机车车辆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现代设计手段的某车用增压器离心压气机设计
2011年
针对发动机高压比宽流量范围需求,作者采用两区模型性能预测,控制载荷分布叶片造型和提高自振频率等技术,开展某车用增压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设计和试验验证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①两区模型性能预测技术可快速预测压气机特性,其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②控制载荷叶片造型技术可快速方便应用于工程研制,设计结果比较理想。③相同大小叶轮,改变叶轮进口直径,在保持压比和效率近似恒定的情况下,可获得不同流量范围的压气机特性。④减小叶轮出口宽度和增大扩压器收敛段长度在某种程度上可推迟发生亚声速流动喘振。⑤压比大于3后(跨声速状态),压气机流量范围会突然变窄,喘振流量会大幅度增大。
李书奇胡立峰张俊跃王晓春李颂
关键词:跨声速压气机增压器
新型两级离心压气机设计及内部流场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一款新型两级离心压气机,利用Concepts NREC软件完成了其一维设计,采用NUMECA软件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压比与试验压比最大误差在3%以内,流量最大误差在5%以内。阐述了两级离心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失速、高效、堵塞3个工况点的内部流场情况,给出了压气机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王晓春葛炜卞尔保杨磊吴新涛徐思友郭然桑丹
关键词:失速流场分析仿真
向心涡轮喷嘴出口气流角的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一种普通增压器涡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喷嘴出口气流角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此涡轮的效率和流量特性,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获得了可信的计算模型,掌握了膨胀比、转速以及喷嘴位置对喷嘴出口气流角分布的影响,为涡轮箱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刘莹马国玲葛炜佟鼎王晓春杨磊黄磊白军爱蒋婧
关键词:涡轮数值模拟
基于现代设计手段的某车用增压器离心压气机设计
针对发动机高压比宽流量范围需求,作者采用两区模型性能预测,控制载荷分布叶片造型和提高自振频率等技术,开展某车用增压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设计和试验验证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①两区模型性能预测技术可快速预测压气机特性,其结果与...
李书奇胡立峰张俊跃王晓春李颂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压气机
多场载荷对增压器涡轮应力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某增压柴油机,运用GT-Power软件对柴油机工作过程进行仿真计算,获得增压器涡轮工作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柴油机某一工况为例,对涡轮进行了流—热耦合分析,得到涡轮在工作过程中所受到的热载荷和气动载荷。研究了涡轮在离心载荷、热载荷、气动载荷等多场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响应,计算了涡轮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并对不同应力状态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各载荷对涡轮应力响应的影响程度。
郭凯王正王晓春徐思友朱向国门日秀
关键词:增压器涡轮气动载荷热载荷热应力
某新型压气机的仿真与试验交互验证设计研究
2014年
采用增压器台架试验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一新型压气机开展研究。首先针对压气机首轮性能试验与预测相差较大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原样机的特性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依据样机分析与数值分析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多方面的改进措施,包括变换壳体支撑型式、消除加工误差、优化高压级叶轮等。再对改进后的压气机进行了试验,新一轮样机的台架试验最终满足设计要求。
吴新涛王林起王晓春卞尔保葛炜徐思友吉建波
关键词:压气机仿真台架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