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达
- 作品数:110 被引量:49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有效性meta分析
- 目的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而IVIG 作为严重脓毒症的辅助治疗一直尚未确定,本文回顾RCT 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种类多克隆免疫球蛋白作为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辅助疗法能否改善预后.方法 通过检索美国国...
- 卿琪罗燕严山珊朱虹全黄培楷周子萱沈鸿仪林志敏杨淳何为群刘晓青黎毅敏徐远达
- 无创通气辅助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的回顾分析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在广东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数据库中筛选出资料较完整的患者127例。在患者达到ALI/ARDS诊断标准时,根据患者通气治疗情况分为未通气组(n=58)、无创通气组(n=55)和有创通气组(n=14)。追踪未通气组和无创通气组患者接受通气治疗的情况。分别以发展为ARDS和死亡为应变量作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无创通气治疗成功与失败患者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达到ALI/ARDS标准时,无创通气组与未通气组患者比较病情较重,发展至ARDS的比例较高(P<0.01);有创通气组患者死亡率较高(P<0.01)。58例未通气组患者中,一直未使用通气治疗45例,改用无创通气6例,改用有创通气7例。55例无创通气组患者中,改用有创通气15例。61例使用过无创通气的患者与45例未通气患者相比病情较重,从ALI发展为ARDS可能性较大(P<0.01),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继续无创通气的患者(n=40)与一直未通气患者(n=45)相比病情较重,从ALI发展为ARDS可能性较大(P<0.01),改用有创通气患者(n=22)死亡率较高(P<0.01)。达到ALI/ARDS标准时接受了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55例,15例改用有创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多因素回归提示年龄有显著差异(P<0.01),年龄越大无创改有创通气的几率越高。结论 SARS患者达到ALI/ARDS标准时,接受通气治疗的患者病情较重,从ALI发展为ARDS可能性较大,但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对死亡率无显著影响;大部分能耐受无创通气的患者可避免气管插管,特别是相对年轻的患者,但须把握好从无创转有创的时机和适应证。
- 徐远达江梅萧正伦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无创通气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工通气12例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分析施行人工通气的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 ,为重症SAR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 12例重症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 ,全部患者均经鼻气管插管进行有创人工通气治疗 ,其中 9例经规范的无创通气治疗 ( 3~ 66h)失败后改用有创通气 ;全部患者均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其中 6例剂量为 5 0 0mg/d ,其余为 2 40~ 3 2 0mg/d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经验性应用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生素。结果 12例患者平均通气时间为 ( 10 7± 5 4)d ,通气前均有低氧血症 ,通气后氧合指数 (OI)上升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8例患者成功撤机 ,4例死亡。结论 及时进行有创人工通气可提高重症SARS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起病时即出现肺部浸润并急剧进展、嗜中性白细胞分类增高及早期出现血痰者 ,提示病情严重 ,应严密监护 。
- 黎毅敏刘晓青何为群陈思蓓徐远达陈荣昌
-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工通气
- 一氧化氮治疗仪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采用BG-951型一氧化氮治疗仪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伴肺动脉高压(PH)惠儿81例、高原性肺水肿22例、新生地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10例、肺心病20例、哮喘10例,共计5种类型143例患者。结果对CHD伴PH患儿可显著降低PAP(P<0.01),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肺部湿性罗音和X线胸片阴影消失时间比常规治疗显著缩短(P<0.01),对PPHN患儿氧合指数显著改善,肺动脉压力降低(P<0.05),对肺心病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变(P<0.05),对10例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改变率为20%有4例,改变率为10%有3例。结论BG-951型一氧化氮治疗仪性能稳定可靠,治疗多种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
- 刘仲明刘芳徐衍梅徐远达王伟赵子文潘力
- 关键词:一氧化氮肺动脉高压治疗仪
- 广东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回顾分析
- 2007年
- 目的选择广东省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临床资料数据库,应用判别分析法对当时的诊断标准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新增的病原学指标的诊断敏感性。方法完善广东省的SARS临床资料数据库后,分两组:①按临床确诊标准选取SARS患者402例;②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选取同期住院、经专家组讨论排除SARS的疑似患者176例。应用判别分析法自动筛选出区分两组患者的关键指标。结果判别结果为:①有接触SARS病人,起病早期血清抗原或含漱液PCR(简称PCR)呈阳性,可确诊为SARS患者;②有接触SARS病人,PCR呈阴性和抗体呈阳性,可确诊为SARS患者;③有接触SARS病人,PCR呈阴性和抗体呈阴性,可确诊为非SARS患者;④没有接触SARS病人,抗体呈阳性,可确诊为SARS患者;⑤没有接触SARS病人,抗体呈阴性,可确诊为非SARS患者。结论上述得出的判别规则是对卫生部临床诊断标准的补充,增加病原学指标能提高诊断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 徐远达江梅陈荣昌方积乾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决策树
-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前后胃内压的变化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前后胃内压的变化。方法 回顾2015年6月至2020年9月行胃内压监测的重度ARDS患者,每次采用俯卧位通气前后自身对照,记录吸气相胃内压与呼气相胃内压。根据俯卧位通气期间肠内营养是否减速分为减速组与非减速组。结果 16例患者共监测46例次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后数据,俯卧位后吸气相和呼气相的胃内压较俯卧位前显著升高(均P<0.01)。其中减速组24例次,非减速组22例次,两组俯卧位通气后呕吐/反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SS评分比较,非减速组镇静效果显著优于减速组,两组俯卧位后胃内压较俯卧位前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俯卧位通气会显著增加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胃内压;在俯卧位通气期间应综合评估患者状况,对肠内营养进行减速,以确保患者安全。
- 朱仕涛李雯静刘川黄敬烨张宝珠蒋振杰王诗雅卿琪孙庆文杨淳徐远达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胃内压腹内压反流
- 定标间隔时间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脉搏轮廓分析法持续心排血量监测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定标间隔时间对脉搏轮廓分析法持续心排血量(PCCO)监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2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每次经肺热稀释测量定标前1 min的PCCO值和该次经肺热稀释测量的心排血量(COTPTD),并除以理想体表面积,计算心排血量指数(CI),组成配对数据PCCI和CITPTD.按照定标间隔时间分为0~1h(含1h)、1~8h(含8h)、8~ 16h(含16h)、>16h组.使用线性同归、相关一致性的界限值(以bias±2SD表示)及百分误差值(2SD/CITPTD均值)对PCCI和CITPTD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2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共采集162组配对数据.相关分析显示,PCCI与CITPTD显著相关(r2=0.494,P<0.001),bias±2SD为-(0.06±1.41) L·min-1·m-2,百分误差值为37%;除1~8h组的百分误差值小于30%外,其余各组的百分误差值均大于30%.对162组配对数据PCCI和CITPTD的变化量(ΔPCCI和ΔCITTPTD)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者显著相关(r2=0.217,P<0.001);定标间隔时间1~8h组和8~16h组ΔPCCI与ACITPTD均显著相关(r2=0.327、P< 0.001,r2=0.303、P<0.001).结论 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随着定标间隔时间的延长,PCCO的可信度会下降,应在循环有变化或与临床表现不符时重新定标;建议经肺热稀释法的定标间隔时间不要超过8h.
- 徐永昊刘晓青何为群徐远达陈思蓓桑岭肖焕舜麦岚
- 关键词:心排血量感染性休克
- 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的集束治疗被引量:4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国内严重感染集束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选用43例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14个月(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前瞻性观察研究。患者入进标准参照2001年国际脓毒症会议。分教育、试验和运作3个连续阶段实施6h严重感染集束治疗和24h严重感染集束治疗。历史对照期内(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合格患者归入对照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70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和集束治疗组间的基础特征差异基本上无统计学意义。2)血清乳酸测定率、休克亚组液体复苏率及6h内所输入液体量、血糖控制,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024,0.009,0.045和0.000)。3)72h时,集束治疗组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033和0.041);集束治疗组中休克亚组急性生理和慢性疾病评分(APACHE)Ⅱ分值和预计死亡率的下降值,与对照组中休克亚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017和0.040)。4)与对照组比较,集束治疗组病死率绝对值下降23.30%(P=0.019)。结论严重感染集束治疗能显著降低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
- 郭琦黎毅敏农凌波徐远达何国清何为群陈思蓓刘晓青李静江梅徐永昊肖正伦钟南山
- 关键词: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病死率
- 智能呼吸床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 目的 探讨智能呼吸床对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通气功能影响,寻找呼吸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控制恢复的28例AE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分为呼吸床治疗、俯卧...
- 李晓聪赵东琼何梦璋王欣妮程磷令黎毅敏徐远达
- SARS合并ARDS临床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情况、治疗、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SARS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SARS合并ARDS患者的病死率为32%;缺氧(PaO_2<60 mmHg或SpO_2<93%)时间>1d的病死率显著增高(P<0.05);发生4个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病死率显著增高(P<0.05)。治疗以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器官功能维护为主。结论 以及时纠正缺氧、防治MODS的发生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望降低病死率。
- 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科技攻关专题组何为群刘晓青陈思蓓徐远达梁剑辉黎毅敏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