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世平

作品数:85 被引量:408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4篇药物
  • 17篇药物不良
  • 17篇药物不良反应
  • 11篇源性
  • 10篇药源性
  • 9篇液相色谱
  • 9篇液相色谱法
  • 9篇色谱
  • 9篇色谱法
  • 9篇相色谱
  • 9篇流行病学
  • 9篇高效液相
  • 9篇高效液相色谱
  • 9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当归
  • 7篇药物流行病学
  • 7篇注射液
  • 6篇双黄
  • 6篇双黄连
  • 6篇缺血

机构

  • 65篇武汉大学
  • 17篇湖北医科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湖北省中医院
  • 6篇湖北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湖北中医学院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深圳市康宁医...
  • 3篇襄樊市中心医...
  • 3篇暨南大学第二...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85篇方世平
  • 23篇王智勇
  • 17篇孙曼春
  • 11篇杨宝玉
  • 11篇潘振宇
  • 9篇查仲玲
  • 9篇吴建元
  • 7篇王燕萍
  • 5篇罗国庆
  • 5篇罗国庆
  • 5篇袁娴芬
  • 5篇孙曼春
  • 5篇宫建
  • 4篇王燕平
  • 4篇吕必华
  • 4篇闫小华
  • 3篇肖从新
  • 3篇周云峰
  • 3篇王大果
  • 3篇李东

传媒

  • 2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5篇医药导报
  • 9篇中国医院药学...
  • 7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药业
  • 3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中国药物滥用...
  • 2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医学新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深圳医学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2000中国...
  • 1篇2005年抗...

年份

  • 5篇2021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9篇2001
  • 9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归注射液及其分离组分Angi-S和Angi-Y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及其分离组分的抗脑缺血作用。方法分别给予脑缺血大鼠(结扎双侧颈动脉制得)当归注射液及其分离组分Angi-S和Angi-Y,2周后测定大鼠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血清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大脑皮质固缩神经细胞的数量。结果当归分离组分Angi-S和Angi-Y能使脑缺血大鼠脑SOD的活性显著升高(均P<0.05)、脑NO的含量显著下降(均P<0.05);Angi-S能使大鼠血清内MDA的含量下降(P<0.05);当归注射液、Angi-S和Angi-Y均可明显减少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固缩神经细胞的数量(均P<0.01);当归注射液和Angi-S均可明显减少脑缺血大鼠大脑海马h1段固缩神经细胞的数量(均P<0.05)。结论当归注射液及其分离组分Angi-S和Angi-Y均有抗脑缺血作用。
王智勇方世平孙曼春罗国庆吕必华
关键词:当归注射液脑缺血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醇溶性当归小分子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醇溶性当归小分子多糖(分子量:8000~24000),由下述方法制得:当归饮片用水提取,提取液在常压下,通过四次保温降解,同时用乙醇除去不溶于乙醇的杂质,-20℃左右冷藏后,纯化、冻干,得到分子量为8000...
方世平王智勇孙曼春罗国庆吴建元袁娴芬
文献传递
当归注射液中5-羟甲基呋喃甲醛的鉴定与含量测定
2005年
目的:鉴定当归注射液中5-羟甲基呋喃甲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以及建立该组分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检测的方法。方法:用醋酸乙酯萃取当归注射液,萃取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色谱柱:Alltech AT^(TM-5)(30 m×0.2mm×0.2 μm),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 mL·min^(-1),进样口温度220℃,柱温70℃,保持1 min,以10℃·min^(-1)的速率升温到200℃,保持1 min,再以20℃·min^(-1)升温到270℃,保持5 min;质谱检测总离子流。气相色谱保留时间为8.06 min的峰对应的质谱图经数据库分析可能是HMF。用对照品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Zorbax C_(18)色谱柱(150 mm ×2.1 mm×5μm),流动相:甲醇(B),1%冰醋酸(A),10%B-90%A→90%A-10%B(25 min)线性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0℃。并建立当归注射液中HMF含量的高效液相定量测定方法。结果:当归注射液中含有HMF,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当归注射液中HMF含量的检测。
尹登科丁虹方世平喻昕
关键词:当归注射液中药
不同生产工艺对当归静脉注射液中Angi-YS2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不同生产工艺对当归静脉注射液中Angi-YS2a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常压和减压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当归静脉注射液,在不同的工艺段取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Angi-YS2a的含量,用SPSS和NIST98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减压组和常压组中Angi-YS2a的含量分别为7.4036、67.4106μg.mL-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内每一个工艺段Angi-YS2a的含量都会随工艺进展而提高。结论:当归静脉注射液生产工艺中的温度对产品中Angi-YS2a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
方世平罗国庆孙曼春王智勇
关键词:生产工艺温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赤凝胶中芍药苷含量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建立测定姜赤凝胶剂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使用日本岛津LC-90A液相色谱仪,LC-10AD泵,SPD-10A紫外检测器,CLC-ODS色谱柱(5μm,150mm×60mm);流动相:甲醇-水(45:55);流速:1mL·min^-1,柱温32℃,检测波长:230nm。结果 该方法测定芍药苷在0.08-0.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1%,测定结果RSD为0.89%(n=6)。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测定姜赤凝胶剂中芍药苷含量的可行方法。
郑璟方世平孙曼春王智勇
关键词:芍药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姜赤凝胶剂的抗炎与镇痛作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姜赤凝胶剂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法观察3种剂量姜赤凝胶剂的抗炎作用,采用扭体法、热板法观察3种剂量姜赤凝胶剂的镇痛作用。结果姜赤凝胶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姜赤凝胶剂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没有抑制作用;姜赤凝胶剂给药2 h后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结论姜赤凝胶剂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孙曼春方世平王智勇罗国庆吕必华肖从新
关键词:抗炎作用镇痛作用
姜赤凝胶剂的稳定性考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考察姜赤凝胶剂的稳定性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分别在60,70,80,90℃恒温条件下,在不同间隔时间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赤凝胶剂中姜黄素的含量。结果:姜赤凝胶剂中的姜黄素含量随温度、时间而变化,属于1级降解反应。结论:姜赤凝胶剂的有效期约为1.57年,符合中药稳定性要求。
吴建元孙曼春方世平王智勇肖从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稳定性
月桂氮酮和薄荷脑对姜赤凝胶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9
2006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月桂氮芯卓酮和薄荷脑对姜赤凝胶剂体外透皮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Franz扩散池装置,以离体小鼠鼠皮为透皮屏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收池中芍药苷的含量,计算芍药苷累积透皮吸收的量。结果:月桂氮芯卓酮月桂氮芯卓酮和薄荷脑对姜赤凝胶剂中芍药苷均有促透作用。其促透作用强弱顺序为:9%月桂氮芯卓酮>7%月桂氮芯卓酮>5%月桂氮芯卓酮>3%月桂氮芯卓酮>1%月桂氮芯卓酮;10%薄荷脑>7%薄荷脑>13%薄荷脑>4%薄荷脑>1%薄荷脑。结论:月桂氮芯卓酮和薄荷脑对姜赤凝胶剂中芍药苷的促透作用具有量效关系。
方世平孙曼春王智勇周懿
关键词:透皮吸收促进剂薄荷脑
5-羟基甲基糠醛的医药用途
本发明涉及5-羟基甲基糠醛(5HMF)在制备抗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5HMF的可显著缩小脑缺血动物脑梗塞体积,显著性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匀浆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低血清...
方世平王智勇孙曼春罗国庆吴建元袁娴芬
文献传递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处理偏倚的方法被引量:3
2021年
药物流行病学是在应对处理药源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医药学领域的综合应用性学科,是流行病学的分支之一。正确评价药物在人群中的利用及其效应主要取决于合理的研究设计和得当的实施和分析方法来控制系统误差。本文基于《中国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学指南》,检索相关文献,并结合实例,对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处理偏倚的方法进行解读,系统理解处理偏倚的方法。当前国内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对偏倚处理的方法仍需加强,需重点关注选择偏倚、错分偏倚、混杂偏倚、时间依赖性偏倚、系统评价,根据产生原理及过程,在试验设计阶段使用随机化、盲法、限制、匹配等方法消除或减少偏倚,系统评价时采用漏斗图、秩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剪补法等评估发表偏倚,提高药物流行病学在医学中的价值,促进全民健康发展。
陈明珠胥洋张兴会孙凤王树月张灵健王俊彦宗晓郁李慧周锦潘发明方世平宫建詹思延Zhao ZhenyingZhu Xiaohong
关键词:药物流行病学偏倚药源性疾病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