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兴 作品数:12 被引量:11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经济管理 更多>>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2015年 目的:人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APOBEC-3F(A3F)和APOBEC-3G(A3G)可抑制HBV复制,并参与HBV基因组的超突变,其中HBc Ag被认为是潜在作用位点,为此本文研究A3F和A3G与HBcAg可能存在的蛋白相互作用方式。方法:RT-PCR克隆人A3F和A3G的cDNA,并构建相应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pGADT7-A3F/-A3G;PCR克隆HBV ayw亚型HBcAg基因,构建其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p GBKT7-HBc Ag。p GBKT7-HBc Ag分别与p GADT7-3G和p GADT7-3F共转化AH109酵母菌,利用营养二缺平板及四缺平板培养及α-半乳糖苷酶活性测试,检测HBc Ag与A3F和A3G的直接作用情况。构建含有HBcAg、人A3F和A3G基因的多种标签融合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后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免疫共沉淀产物确定HBcAg与A3F和A3G之间是否存在间接相互作用。结果:酶切及DNA测序分析表明成功克隆HBcAg、人A3F和A3G,并成功构建酵母双杂交、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相关的表达质粒。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对α-半乳糖苷酶定性和定量检测显示,A3F和A3G与HBcAg无显著的直接相互作用。Western blot及Co-IP实验结果表明A3F和A3G与HBcAg均存在相互作用。结论:A3F和A3G蛋白与HBcAg蛋白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推测这种作用不是通过两个蛋白直接结合实现的。 王革非 曾祥兴 李蕊 苏景华 刘俊 周艳琳 李康生关键词:乙肝核心抗原 酵母双杂交 免疫共沉淀 无脊椎动物体液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09年 无脊椎动物的体液免疫机制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无脊椎动物缺乏真正的抗体和特异性的免疫细胞,机体防御反应依靠非特异的先天免疫结构。无脊椎动物的自然免疫是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的。阐明无脊椎动物的体液免疫机制对于研究免疫系统的进化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无脊椎动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仅对近年来无脊椎动物体液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曾祥兴 张驰 李康生关键词:无脊椎动物 体液免疫 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通用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10年 目的:用于负链RNA病毒的重组技术称为反向遗传技术,其核心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双向启动子的反向遗传通用载体,可以分别正向转录翻译病毒复制所需酶系和负向转录病毒负链RNA。为此,构建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通用的载体。方法:为提高转染和表达效率,首先改造pcDNA3载体,通过酶切删除pcDNA3载体中非必需序列,在保留Amp抗性的前提下,通过酶切去除pcDNA3载体中非必需的Kan抗性表达盒与CMV启动子前区。利用长引物合成含有反向polI启动子与多克隆位点的基因片段。将合成后的片段酶切、补平粘端、连接,反向插入至经改造后的pcDNA3载体中,构建反向遗传通用表达载体。采用PCR检测、酶切鉴定以及DNA测序进行验证。结果:PCR检测、酶切鉴定以及DNA测序结果表明,载体构建正确,合成及插入序列与预期设计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具有CMV与polI双向启动子的反向遗传通用载体,为建立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平台提供了研究基础。 王革非 张驰 曾祥兴 张衡 陈幼莹 李卫中 李康生关键词:RNA病毒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羧基端PL结构域影响NS1在细胞核内的定位 被引量:3 2010年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羧基端4个氨基酸可以与PDZ结构域(the domain of PSD95,Dig and ZO-1)相结合,称为PL结构域(PDZ ligand domain).对不同亚型或毒株的流感病毒而言,其NS1蛋白PL结构域的组成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有研究发现这种差异能够影响NS1与宿主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病毒的致病力.为进一步探讨PL结构域对NS1蛋白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首先构建出4种不同亚型流感病毒(H1N1、H3N2、H5N1、H9N2)来源的NS1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在此基础上,对野生型H3N2病毒NS1表达质粒进行人工改造,将其PL结构域缺失或者替换为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PL结构域,制备出4种重组NS1蛋白表达质粒.通过比较上述不同NS1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发现,只有野生型H3N2病毒的NS1蛋白可以定位于核仁当中,而野生型H1N1、H5N1、H9N2病毒的NS1蛋白以及PL结构域缺失或替代的H3N2病毒NS1蛋白都不能定位于核仁.而通过比较上述NS1蛋白在流感病毒易感的MDCK细胞中的定位,进一步发现所有这些蛋白均不定位于核仁.上述结果表明:PL结构域的不同可以明显影响NS1蛋白在HeLa细胞核内的定位和分布,这有可能造成其生物学功能的差异.同时,NS1蛋白在细胞核内的定位还与宿主细胞的来源有着密切关系. 张丹桂 李卫中 王革非 张衡 曾俊 陈幼莹 张驰 曾祥兴 李康生关键词:A型流感病毒 NS1蛋白 核仁 流感百年:20世纪流感大流行的回顾与启示 被引量:87 2010年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是一股负单链分节段的RNA病毒,其表面抗原HA和NA易发生变异是导致其引起世界大流行的原因。20世纪曾暴发3次流感大流行,即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亚洲流感"和1968年"香港流感",每一次流感大流行都给全球公共卫生、经济造成极大破坏。本文从流感的百年流行史及流感流行波与季节性、各年龄段的死亡率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深入探讨,为全面认识流感、正确面对流感大流行,并为流感大流行的科学防控提供借鉴。 曾祥兴 李康生关键词: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流感大流行 流感百年:新世纪流感大流行的特点与分析 被引量:25 2010年 2009年在北美暴发的新甲型H1N1流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扩散到世界多个国家,并迅速发展成为流感的大流行,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高度重视。通过分子病毒学研究表明,此毒株由分别来自猪、禽、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经重配形成。作为新世纪首次流感大流行,此次大流行具有全球传播速度快、总体上死亡率较低,但在青壮年中有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并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等流行特点。本文分析总结2009年暴发新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点和流感监控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希望能对流感大流行的防控与研究提供借鉴。 曾祥兴 李康生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流行病学 流感大流行 APOBEC-3F和-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细胞中定位研究 研究目的和意义: 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polypeptide,APOBEC)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 曾祥兴关键词:天然免疫分子 乙肝核心抗原 相互作用 免疫荧光法 A549和MDCK细胞外源性表达人APOBEC-3F和APOBEC-3G对流感病毒复制和突变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人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F(human 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polypeptide 3F,hA3F)和hA3G对流感病毒的复制和突变的影响。方法:外源性hA3F和hA3G通过脂质体转染至A549和MDCK细胞中,经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后,用流感病毒进行感染,通过检测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和空斑实验确定病毒滴度;使用不同初始感染剂量,绘制动态的病毒生长曲线,以确认hA3F和hA3G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流感病毒感染后转染细胞表达外源性hA3F和hA3G的情况。病毒在转染细胞和对照细胞中连续传代,RT-PCR和测序分析其血凝素HA基因的突变频率。结果:TCID50检测和空斑实验结果表明在hA3F和hA3G表达细胞中,流感病毒的滴度与对照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生长曲线表明,不同初始感染剂量、不同感染时相,转染hA3F和hA3G的细胞对人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细胞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感染后48h仍能够在MDCK细胞中检测到hA3F和hA3G的重组蛋白。病毒HA片段的测序分析表明,转染hA3F和hA3G的细胞对流感病毒基因组的致突变频率与对照细胞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hA3F和hA3G这两个重要的APOBEC成员,对人流感病毒的复制效率及突变频率无明显作用。 王革非 彭程 曾祥兴 张驰 李康生关键词:流感病毒 突变 A549 A型流感病毒不同亚型/毒株NS1蛋白之间的异源性相互作用 2012年 流感病毒NS1蛋白在调控宿主免疫反应和促进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同源二聚体或寡聚体对于NS1蛋白有效发挥生物学功能是必要的.本研究发现流感病毒株A/Shantou/602/06(H3N2)的NS1蛋白(NS32)能够与流感病毒株A/Shantou/169/06(H1N1),A/Chicken/Guangdong/1/05(H5N1)以及A/Quail/Hong Kong/G1/97(H9N2)的NS1蛋白(NS11,NS51和NS92)相互作用,尽管NS32与NS11,NS51和NS92之间存在17.4%~20.9%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这表明,A型流感病毒不同亚型/毒株NS1蛋白之间的异源性相互作用可能是流感病毒共感染过程中的一个常见事件. 李卫中 张衡 王革非 张弛 曾祥兴 刘辉 陈小璇 许燕璇 李康生关键词:A型流感病毒 NS1蛋白 无脊椎动物细胞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09年 无脊椎动物的细胞免疫机制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无脊椎动物缺乏真正的抗体和特异性的免疫细胞,机体防御反应依靠非特异的固有免疫结构。无脊椎动物的自然免疫是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的。因而阐明无脊椎动物的细胞免疫机制对于研究免疫系统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无脊椎动物的资源开发和资源利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曾祥兴 张驰 李康生关键词:无脊椎动物 细胞免疫 免疫细胞 血细胞 体腔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