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金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合金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时效
  • 1篇双级
  • 1篇双级时效
  • 1篇镍基
  • 1篇镍基合金
  • 1篇组织和硬度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微观结构
  • 1篇微合金
  • 1篇微合金化
  • 1篇显微组织
  • 1篇力学性能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羟基磷灰...
  • 1篇基合金
  • 1篇固溶
  • 1篇固溶处理
  • 1篇合金化

机构

  • 3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汽车工程...
  • 1篇重庆材料研究...

作者

  • 3篇曾金
  • 1篇马鸣图
  • 1篇马勇
  • 1篇周满
  • 1篇廖晓玲
  • 1篇高翔
  • 1篇李波
  • 1篇曹鹏军
  • 1篇吕俊杰
  • 1篇刘波

传媒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材料保护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固溶与双级时效对含Cu镍基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2024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显微硬度仪等研究了含2.7%Cu和0.01%Cu的两组镍基合金试样经固溶与固溶+双级时效后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Cu元素对镍基合金显微组织与维氏硬度有重要影响。经1153℃保温2 h后,含2.7%与0.01%Cu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增加到121和178μm,激活能分别为3824.44和5603.63 kJ/mol,维氏硬度分别降低至181和149 HV。经1153℃保温1 h再进行双级时效后,含2.7%Cu与0.01%Cu的试样晶粒尺寸分别为75和107μm,维氏硬度分别提高至449和369 HV。含2.7%Cu的试样有细小TiN、含Cu的Laves相弥散分布在晶界与晶间,含0.01%Cu的试样仍有大量呈不连续Laves相分布在基体中。
曾金栗克建吕俊杰赵杰刘奇何曲波
关键词:镍基合金固溶处理双级时效微观结构
微合金化对Q&P钢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淬火配分(Q&P)钢属于汽车用第3代先进高强度钢,广泛应用在汽车和特种装备领域。合金元素可以改善Q&P钢中碳原子配分、晶粒尺寸、组织分布形态以及相变温度点等,从而提升Q&P钢的综合性能。本文综述了微合金元素对Q&P钢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阐述Q&P钢的理论发展,重点介绍了Q&P钢的合金成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对Q&P钢微合金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曾金栗克建高翔刘波曹鹏军马鸣图
关键词:Q&P钢微合金化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综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各种制备方法,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还评述了影响羟基磷灰石晶粒纳米尺寸的各种因素。
李波周满彭汝忠曾金马勇廖晓玲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