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新坚

作品数:302 被引量:1,45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5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4篇电气工程
  • 1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理学
  • 10篇机械工程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电子电信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0篇电池
  • 174篇燃料电池
  • 71篇质子交换
  • 71篇质子交换膜
  • 69篇质子
  • 68篇质子交换膜燃...
  • 66篇质子交换膜燃...
  • 40篇熔融碳酸盐
  • 39篇PEMFC
  • 36篇神经网
  • 36篇神经网络
  • 34篇熔融碳酸盐燃...
  • 23篇固体氧化物
  • 22篇发电
  • 20篇氧化物燃料电...
  • 20篇固体氧化物燃...
  • 19篇氧化物
  • 17篇直接甲醇
  • 17篇直接甲醇燃料...
  • 17篇甲醇燃料电池

机构

  • 29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燕山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过...
  • 4篇江苏科技大学
  • 4篇山东理工大学
  • 3篇东北大学
  • 3篇江苏大学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宝钢集团中央...
  • 2篇湖北汽车工业...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交通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302篇朱新坚
  • 202篇曹广益
  • 30篇隋升
  • 29篇余晴春
  • 22篇胡鸣若
  • 22篇沈承
  • 14篇赵敏寿
  • 13篇王明华
  • 13篇李曦
  • 12篇苗青
  • 11篇范征宇
  • 11篇田玉冬
  • 10篇张颖颖
  • 10篇孙兴进
  • 9篇乔玉卿
  • 9篇莫志军
  • 9篇刘呈则
  • 9篇戚志东
  • 9篇王建国
  • 8篇邵庆龙

传媒

  • 36篇电源技术
  • 33篇计算机仿真
  • 19篇系统仿真学报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能源技术
  • 9篇电池
  • 7篇电化学
  • 7篇自动化仪表
  • 7篇控制与决策
  • 6篇热能动力工程
  • 6篇高技术通讯
  • 6篇移动电源与车...
  • 5篇控制理论与应...
  • 4篇华东电力
  • 4篇电网技术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4篇可再生能源
  • 3篇化工学报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3篇2008
  • 36篇2007
  • 45篇2006
  • 49篇2005
  • 42篇2004
  • 20篇2003
  • 21篇2002
  • 26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8
3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SOFC电压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首先介绍并分析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工作原理和理论电压模型。然后,针对SOFC系统过于复杂,理论电压模型存在明显不足的特点,试图绕开SOFC的内部复杂性,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对SOFC系统进行辨识建模。模型以电池工作温度为神经网络辨识模型的输入量,电池电压/电流密度为输出量,利用750组实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了SOFC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电池电压/电流密度动态响应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建模型精度也较高。
霍海波朱新坚曹广益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基于集结投影次梯度的机组组合算法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针对大规模电力系统机组组合问题,提出了基于集结投影次梯度方法的分解协调算法。首先在上层通过拉格朗日松弛方法将原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从而减小了求解问题的复杂度,避免了维数灾问题,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时间,使得原问题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随后下层子问题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很容易求最优解。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集结投影次梯度方法调整拉格朗日乘子,避免了传统次梯度方法振荡现象严重的缺点,同时加快了收敛速度,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机组组合方案。
苗青曹广益朱新坚
关键词:机组组合拉格朗日松弛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PEMFC电堆温度模型建模被引量:1
2005年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 系统过于复杂、难以建模, 而已建立的数学模型由于电堆使用的材料、结构不同, 模型参数相差甚远, 无法统一给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高精度的 PEMFC电堆模型, 难以满足PEMFC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要求. 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 利用传热学、流体动力学知识建立了一个千瓦级的PEMFC电堆温度模型. 由于模型中一些关键参数无法由实验精确测出, 但它们对模型精度的影响极大, 所以需要找出一个能够高精度辨识模型参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文章中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和局部的搜索、优化能力, 能够高精度地辨识这些参数. 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卫东朱新坚曹广益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单遗传算法改进遗传算法
PEMFC的PSO优化LS-SVM动态建模仿真被引量:1
2008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作为一种电化学反应装置,湿度管理对于它的运行性能十分关键。为了建立相应的动态模型,采用了最小二乘支撑向量机(LS-SVM)算法,并使用微粒群算法(PSO)对LS-SVM模型参数进行了自动优化。这种方法建立的动态数学模型能够以进气湿度和工作电压为输入量预测输出的电流密度。仿真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验数据间的平均平方相对误差小于0.0001,能够达到很好的预测精度。因此,这种优化建模策略可以有效的应用到PEMFC研究中。
仲志丹朱新坚任远
关键词:动态模型最小二乘支撑向量机微粒群
水冷型PEMFC的热管理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内气、水两相的分布和热量的产生与传递间相互影响。为提高电堆的性能和寿命,根据连续方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电堆内气、水两相传输的动态模型;根据能量守衡原理,建立了PEMFC电堆温度和冷却水温度的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反向递推法设计了一种非线性鲁棒控制器,使系统温度能在一定摄动范围内保持稳定。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验证了该模型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朱柳朱新坚沈海峰
关键词:PEMFC鲁棒控制器
一类非线性多变量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被引量:3
2004年
针对一类数学模型不完全确知并包含外部扰动的非线性多变量系统,提出一种模糊神经网络(FNN)自适应控制策略.用FNN模型在线辨识非线性系统的未知动态,并根据误差系统的Riccati方程,设计H∞控制,有效抑制系统的外部扰动,该控制律采用Lyapunov设计方法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FNN自适应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非线性控制器理论结果形式过于复杂,实用性差的问题,拓宽了非线性理论的应用范围.
王振雷曹广益朱新坚
关键词:非线性多变量系统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H∞控制
分数阶PID控制器及其数字实现被引量:33
2004年
提出一种新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分数阶PID控制器(包含分数阶积分器和微分器),把传统的PID控制器的阶次推广到分数领域,它不但适合于分数阶系统,也适用于某些整数阶系统,并能够取得一些优于整数阶PID控制器的效果.给出了分数阶PID控制器的一种数字实现形式,运用Grünwald-Letnicov分数微积分定义,取有限项作近似处理,从而可以直接在时域中运用Z变换方法来计算分数阶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证明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王振滨曹广益曾庆山朱新坚
关键词:分数阶PID控制器数字实现Z变换
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最优控制
2007年
对控制能量存在约束条件下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一类随机模型误差的描述,定义了一个平均意义上的包含跟踪误差和控制能量在内的性能指标;然后通过谱分解极小化该性能指标,为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导出了一种最优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可以兼顾模型不确定性和控制能量约束.仿真研究进一步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王建国曹广益朱新坚
关键词:最优控制控制能量约束时滞
1-1.5kW级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组发电系统研制开发
曹广益朱新坚吴益华张荻胡克鳌陈刚隋升余晴春陈建平于立军洪雪英王慧敏张建荣
该项目在关键材料方面全部利用国内易购的材料,自主研制出面积为336cm^2的NiO阴极,面积为336cm^2的Ni-Al合金阳极,面积为900cm^2的Υ-LiAlO_2电解质基板;在系统集成方面重点解决了电池组流场设计...
关键词:
关键词:燃料电池组发电系统
通讯基站大功率PEMFC备用电源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清洁高效的发电技术。采用PEMFC作为通信备用电源,其相应DC/DC变换器的合理设计尤为重要。基于7KW PEMFC设计通信备用电源的DC/DC变换器,采用同步BUCK降压电路作为主电路,对相关元器件进行了合理选型,基于TMS320LF2407 DSP控制芯片完成了该变换器的电路硬件设计和控制软件设计,变换器具有过欠压保护、限流保护、过温度保护等功能。还对试制的样机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DC/DC变换器能够很好地适应PEMFC大电流的输出特性,精确的实现电压的稳定调节功能。
古云蛟朱新坚邵孟曹弘飞
关键词:PEMFCDCDC变换器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