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广益

作品数:287 被引量:1,514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1篇电气工程
  • 1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理学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机械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2篇电池
  • 151篇燃料电池
  • 62篇质子交换
  • 62篇质子交换膜
  • 60篇质子交换膜燃...
  • 58篇质子
  • 58篇质子交换膜燃...
  • 43篇熔融碳酸盐
  • 36篇熔融碳酸盐燃...
  • 32篇神经网
  • 32篇神经网络
  • 29篇PEMFC
  • 23篇机器人
  • 18篇发电
  • 17篇直接甲醇
  • 17篇直接甲醇燃料...
  • 17篇甲醇燃料电池
  • 15篇分数阶
  • 13篇模糊控制
  • 10篇电压

机构

  • 28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燕山大学
  • 6篇山东理工大学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3篇宝钢集团中央...
  • 3篇松下电器产业...
  • 2篇东北大学
  • 2篇湖北汽车工业...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作者

  • 287篇曹广益
  • 202篇朱新坚
  • 26篇隋升
  • 24篇胡鸣若
  • 23篇沈承
  • 21篇余晴春
  • 15篇吴秋轩
  • 15篇李曦
  • 13篇苗青
  • 12篇赵敏寿
  • 11篇孙兴进
  • 11篇王振滨
  • 11篇王建国
  • 10篇费燕琼
  • 10篇于立军
  • 10篇张颖颖
  • 10篇范征宇
  • 10篇王明华
  • 9篇曾庆山
  • 9篇田玉冬

传媒

  • 32篇计算机仿真
  • 29篇电源技术
  • 2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1篇系统仿真学报
  • 8篇热能动力工程
  • 8篇能源技术
  • 7篇自动化仪表
  • 6篇高技术通讯
  • 6篇控制与决策
  • 5篇微型电脑应用
  • 5篇移动电源与车...
  • 4篇化工学报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4篇计算机工程
  • 4篇华东电力
  • 4篇控制理论与应...
  • 4篇电池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3篇动力工程
  • 3篇化工自动化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7篇2008
  • 38篇2007
  • 43篇2006
  • 49篇2005
  • 44篇2004
  • 17篇2003
  • 24篇2002
  • 30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2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的制作和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采用铸带法制备电极 (阴极和阳极 )、电解质基材和片材等电池部件 ,并组装出电极面积为 140× 2 40mm2 的熔融碳酸盐燃料单电池和电池组 (由 8个单电池构成 )。研究了单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工作性能以及多次热循环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电池具有较好的输出性能和一定的耐冷热冲击能力。单电池与电池组的功率密度很接近 ,说明电池内的流场设计可行。分别以空气和氢气为氧化剂和燃料气体 ,在常压 ,6 5 0℃ ,电流密度 130mA cm2条件下 ,电池的功率密度接近 0 1W cm2 ,电池组输出峰值功率达到了 2 80W以上。
隋升朱新坚曹广益
关键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热循环电极电解质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in PEMFC stacks,systems and commercialization被引量:1
2006年
任远曹广益朱新坚
关键词:SYSTEMCOMMERCIALIZATIONCOSTCHALLENGES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系统建模与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被引量:4
2001年
首先详细介绍MCFC的电极、单电池、电堆、系统四个层次的建模以及MCFC控制的研究现状 ,并指出现有模型的不足 ;然后讨论电堆和系统两级建模的发展方向 ;最后 ,分析MCFC系统的非线性、大时滞、分布参数、多输入多输出、有约束和随机干扰等特征 ,并根据这些特征 。
沈承曹广益朱新坚
关键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燃料电池建模被引量:12
2006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建模方法,描述了模拟退火算法在燃料电池建模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实验数据之间能够达到很高的拟合精度,平均平方误差为0.000 3%,相关系数达99.9%,接近最优结果。
仲志丹朱新坚曹广益
关键词:燃料电池建模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拟退火算法
10kW PEMFC动态系统建模与控制被引量:3
2010年
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划分为氢气动态模型、空气动态模型、电化学电压模型和温度动态模型四部分建模;其次根据系统运行要求设计控制策略:氧气化学计量比前馈控制,阴极和阳极压力差PID控制和温度滑模控制;最后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和控制策略对10 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仿真运行分析,结果证明所设计的系统能模拟PEMFC动态系统运行。
胡鹏曹广益朱新坚胡鸣若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态系统
千瓦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空泡率是汽液两相流动的基本参数之一,而已有过冷沸腾空泡率计算方法研究以高质量流速为主,且大量文献报道现有空泡率模型难以适用于低流速过冷沸腾工况。该文基于低流速过冷沸腾净蒸汽产生点(NVG)理论模型,进一步建立了计算过冷沸腾空泡率的分布拟合模型。在较宽广的压力、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和流道尺寸范围内将模型计算结果与现有空泡率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低流速工况下该模型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表明该模型可适用于低流速过冷沸腾工况。
胡鸣若朱新坚曹广益顾安忠
关键词:两相流过冷沸腾
一种变参数PID控制器在浇注机器人伺服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本文在传统变参数 PID控制算法的基础上 ,针对其不足之处 ,提出一种继电型变参数 PID控制器 .结合浇注机器人关节伺服系统解耦模型 ,将继电型变参数 PID算法用作机器人伺服控制 ,仿真效果很好 ,达到了高精度的性能指标要求 。
许春山郭毓曹广益
关键词:变参数PID机器人伺服系统
基于Fluent的微型燃料电池阴极建模被引量:1
2006年
实验发现,微电子器械系统中的流体力学行为与其对应的宏观规律并不相同。该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 luent,结合传统燃料电池数学理论,以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μPEMFC)为研究对象,运用微尺度流体力学,建立了电池的阴极数学模型。该模型根据动量守恒、质量守恒、能量守恒以及电化学、微米/纳米尺度流体力学,分析了阴极扩散层中氧气的摩尔分数分布以及催化层中氧气的反应速率,并与传统燃料电池模型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微型燃料电池的特殊性。
黄强朱新坚曹广益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微型燃料电池数学模型阴极
基于过程数据的动态PLS建模被引量:8
2008年
许多工业过程中获得的输入输出数据在时间、空间上是高度相关的,且含有测量噪声。针对此类数据,提出采用动态PLS方法,最大化输入和输出变量矩阵之间的协方差,保留大部分有用信息,去除测量噪声,把高维数据空间降维,建立较为精确的工业过程数学模型。提出对MIMO系统进行研究,推导了可直接用于控制的动态PLS模型数学公式。对一个工业过程实例进行仿真,分别应用动态PLS回归和线性回归MLR方法,得出的结果经分析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张学莲胡立生曹广益
燃料电池的模糊神经网络辨识建模与电压控制被引量:4
2005年
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输出电压易受电池负载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模糊神经网络辨识技术建立DMFC的电特性模型.基于该辨识模型,设计了一个自适应模糊神经电压控制器,其参数采用改进的BP算法进行在线修正.仿真结果表明,对DMFC采用辨识建模的方法是有效的,建立的模型精度较高,所设计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电压控制器性能优越.
苗青曹广益朱新坚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压控制器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