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作盛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密度泛函
  • 5篇二阶NLO性...
  • 5篇泛函
  • 3篇萤火虫
  • 3篇配合物
  • 3篇吡啶
  • 3篇联吡啶
  • 3篇密度泛函理论
  • 3篇二阶非线性光...
  • 3篇二阶非线性光...
  • 3篇泛函理论
  • 3篇非线性光学性...
  • 3篇DFT
  • 3篇DFT研究
  • 2篇荧光
  • 2篇硫醇
  • 2篇硫醇盐
  • 2篇化学发光
  • 2篇光谱
  • 2篇反应机理

机构

  • 6篇渤海大学
  • 4篇吉林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李作盛
  • 6篇赵岷
  • 3篇任爱民
  • 2篇封继康
  • 2篇刘晓东
  • 2篇闵春刚
  • 2篇仇永清
  • 2篇李新华
  • 2篇信雅楠
  • 1篇王绍华
  • 1篇孙颖
  • 1篇张元
  • 1篇崔小英
  • 1篇杨喜昆
  • 1篇黄绍军
  • 1篇王璐
  • 1篇张士轩
  • 1篇任雪峰
  • 1篇邹陆一
  • 1篇王颖

传媒

  • 3篇分子科学学报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多色发光的理论研究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的探索越来越深,从深海到陆地的生物发光现象已引起众多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在这些发光生物中,海洋中的水母以及陆地上的萤火虫是研究最多的两类生物,并且它们的生物发光现象以被应用...
李作盛
关键词:生物发光化学发光水母萤火虫
文献传递
萤火虫氨基氧化荧光素相似物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由于萤火虫荧光素具有发光效率高,能发出从绿色到红色多种颜色光的特点使其在有机发光器件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为了探索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我们用苯并吡喃、联苯、联吡啶、菲、邻二氮杂菲、芴和晕苯取代氧化荧光素中的苯并噻唑部分,设计了一系列氨基氧化荧光素相似物.本工作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光电性质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含有氮原子的氨基联吡啶氧化荧光素(BPAOL)和氨基邻二氮杂菲氧化荧光素(PMAOL)与含有碳原子的氨基联苯氧化荧光素(BIAOL)和氨基菲氧化荧光素(PHAOL)比较具有较小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非占据分子轨道(LUMO)轨道能量及更大的电离能(IP)和电子亲和势(EA)值.化合物氨基氧化荧光素(AOL),BIAOL,BPAOL,PHAOL,PMAOL,氨基芴氧化荧光素(FLAOL)和氨基晕苯氧化荧光素(COAOL)可以作为电子注入/传输材料.AOL、PHAOL、FLAOL和COAOL可以作为蓝色发光材料.
闵春刚李作盛崔小英杨喜昆黄绍军王绍华任爱民
关键词:重组能发射光谱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萤火虫氧化荧光素类似物电子光谱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对萤火虫氧化荧光素(S)-2-(6-羟基-2-苯并噻唑基)-2-噻唑啉-4-酮(BTZ)中苯并噻唑环的N和S原子进行取代,形成一系列萤火虫氧化荧光素类似物,并采用TD B3LYP/6-31+G(d)方法,通过计算氧化物中性态与羟基去质子化后的负一价态在气相、水溶液和模拟生物环境下的吸收与发射光谱,讨论环内不同取代原子对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X1位以O原子取代S原子的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值发生蓝移,以N原子取代S原子的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值发生红移.去质子化可增加苯环上π轨道成份,降低能隙,从而有利于提高电子跃迁几率,使荧光发射波长红移;通过取代X1和X2位杂原子,可调节发射光谱红移达44 nm,蓝移达41 nm(在模拟蛋白中).6种化合物荧光发光范围较宽,振子强度较大,可以作为潜在的化学发光材料用于生物成像研究.
李作盛邹陆一任爱民封继康
关键词:光谱性质密度泛函理论
海萤荧光素类似物发光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选取海萤类似物6-芳基-2-甲基咪唑[1,2-α]吡嗪-3(7H)酮环的C6位取代物(命名为MIPa~MIPd)进行理论研究.采用密度泛涵理论B3LYP方法在气相和二甲亚砜(DMSO)及二甘醇二甲醚(DG)两种溶剂中,对这些类似物在脱去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2个反应路径的反应活化能和产物激发态的荧光寿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取代吡嗪酮的过氧化四元环在DMSO溶剂中的反应活化能较低,给电子基团作为取代基时反应更快.在DMSO溶剂中,路径Ⅱ的荧光量子效率比路径Ⅰ的高,但在DG溶剂中,路径Ⅰ的荧光效率高于路径Ⅱ的荧光效率.
孙颖任爱民李作盛闵春刚任雪峰封继康
关键词:化学发光活化能荧光寿命密度泛函理论
含联吡啶和二硫醇盐配体过渡金属M(Ⅱ)(M=Ni,Pd,Pt)配合物二阶NLO性质的DFT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含联吡啶和二硫醇盐配体过渡金属M(Ⅱ)(M=Ni,Pd,Pt)配合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在获得稳定构型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场方法(FF)研究了这些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9个分子中,当配位体相同的情况下,含Pt(Ⅱ)配合物具有最稳定的基态结构(c3)和最大的NLO系数tβot(b3).进一步研究证明,前线分子轨道能量差较小以及HOMO轨道中共轭原子离域范围较大是配合物b3的tβot值最大的原因.
赵岷李作盛仇永清刘晓东
关键词:联吡啶DFT二阶NLO性质
CH_3S与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在G3(MP2)//B3LYP/6-311+G(d,p)水平上,对CH3S自由基与CO气相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共存在3个反应通道,产物分别为CH3+OCS,CH2S+HCO和CH2S+HOC.由于形成产物CH3+OCS的活化势垒较低,因此为主要反应通道,这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赵岷信雅楠李新华李作盛王颖
关键词:CH3SCO反应机理
含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NLO性质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量子化学DFT B3LYP/LanL2DZ+6-31G*方法,研究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中配位原子间的距离与S C共轭链长度密切相关;在4种配合物中,吡啶和三嗪部分表现出给电子特性,二硫醇盐部分具有吸电子作用;金属Pt(Ⅱ)可作为给电子的共轭桥,4种配合物的偶极矩μ和极化率α成正比.NLO效应研究表明,4种配合物均具有较大的βtot值,可以作为潜在的NLO材料.
赵岷李作盛张元王璐
联吡啶Pt(Ⅱ)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LANL2DZ方法,对实验合成的联吡啶Pt(Ⅱ)配合物的电子性质和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效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联吡啶部分表现出给电子的性质,金属Pt(Ⅱ)在配合物内起到传递电荷的作用。六个配合物都具有较大的βtot,展示了很好的NLO活性,尤其是吸电子基团硝基的引入(配合物6)可使βtot显著增加。
李作盛赵岷仇永清
关键词:铂配合物密度泛函二阶NLO性质
具有不同取代基团偶氮苯系列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方法,对实验合成的具有不同取代基团偶氮苯系列分子的电子性质和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效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偶氮(N N)在分子中分别起到拉电子和传递电荷的作用.对8个分子进行比较发现,含有氨基的分子1b—4b的二阶NLO系数明显的高于含有羟基的分子1a—4a.各分子前线分子轨道跃迁对二阶NLO效应有主要贡献.
赵岷李作盛李新华刘晓东信雅楠
关键词:偶氮苯DFT二阶NLO性质
芳香酸酰亚胺取代邻苯二酚的金属Pt(Ⅱ)联吡啶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2011年
采用量子化学DFT B3LYP/LANL2DZ+6-31G*方法,对不同芳香酸酰亚胺取代邻苯二酚的金属Pt(II)联吡啶配合物的二阶NLO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四个配合物中,联吡啶部分和金属Pt起到提供电荷的作用,并且Pt占主导地位;而芳香酸酰亚胺取代的邻苯二酚起到吸电子作用。分子极化率与取代基R共轭体系的大小成正比。NLO效应研究表明,四个配合物均具有较大的βtot值,1d有最大的βtot值,NLO活性最好。
张士轩李作盛赵岷
关键词:铂配合物密度泛函二阶NLO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