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2篇反应机理
  • 1篇偶氮
  • 1篇偶氮苯
  • 1篇过渡态
  • 1篇二阶NLO性...
  • 1篇二阶非线性光...
  • 1篇二阶非线性光...
  • 1篇非线性光学性...
  • 1篇分子
  • 1篇NH
  • 1篇NH2
  • 1篇CH
  • 1篇CH3S
  • 1篇CLO
  • 1篇CO
  • 1篇DFT
  • 1篇DFT研究

机构

  • 3篇渤海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李新华
  • 3篇赵岷
  • 3篇信雅楠
  • 2篇刘晓东
  • 2篇李作盛
  • 1篇李冰
  • 1篇王颖

传媒

  • 2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H_3S与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在G3(MP2)//B3LYP/6-311+G(d,p)水平上,对CH3S自由基与CO气相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共存在3个反应通道,产物分别为CH3+OCS,CH2S+HCO和CH2S+HOC.由于形成产物CH3+OCS的活化势垒较低,因此为主要反应通道,这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赵岷信雅楠李新华李作盛王颖
关键词:CH3SCO反应机理
NH_2与ClO自由基反应机理
2006年
利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与大气臭氧层损耗密切相关的自由基反应NH2+ClO的微观机理。在密度泛函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得到反应路径上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通过振动频率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进行了确认。在高级电子相关组态相互作用QCISD(T)/6-311+G(d,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计算,得到了反应体系的势能面信息。结果表明,该反应经过缔合、H-转移和离解等过程,最终可以得到五种产物,分别为H2NO+Cl,H2NClO,HCl+HNO,H2+NO+Cl和NH+HClO。由于形成产物H2NO+Cl的活化势垒较低,因而是主要反应通道,而形成产物NH+HClO的通道从动力学上看是最不利的。
赵岷信雅楠李新华李冰刘晓东
关键词:NH2CLO反应机理过渡态
具有不同取代基团偶氮苯系列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方法,对实验合成的具有不同取代基团偶氮苯系列分子的电子性质和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效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偶氮(N N)在分子中分别起到拉电子和传递电荷的作用.对8个分子进行比较发现,含有氨基的分子1b—4b的二阶NLO系数明显的高于含有羟基的分子1a—4a.各分子前线分子轨道跃迁对二阶NLO效应有主要贡献.
赵岷李作盛李新华刘晓东信雅楠
关键词:偶氮苯DFT二阶NLO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