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雷

作品数:188 被引量:1,595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9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1篇苗木
  • 35篇油松
  • 32篇容器苗
  • 28篇落叶松
  • 24篇苗木质量
  • 20篇栓皮栎
  • 18篇造林
  • 17篇土壤
  • 15篇人工林
  • 14篇养分
  • 14篇苗生长
  • 14篇华北落叶
  • 14篇华北落叶松
  • 13篇长白落叶松
  • 12篇油松容器
  • 12篇间伐
  • 11篇造林效果
  • 9篇间伐强度
  • 8篇胁迫
  • 8篇林下植被

机构

  • 149篇北京林业大学
  • 17篇浙江省象山县...
  • 12篇北京市园林绿...
  • 12篇山东农业大学
  • 7篇山东省林业科...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6篇北京市西山试...
  • 5篇象山县农业局
  • 3篇塔里木大学
  • 3篇浙江省象山县...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辽宁省固沙造...
  • 2篇宁波市农业科...
  • 2篇北京市大东流...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鸟取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87篇李国雷
  • 74篇刘勇
  • 35篇祝燕
  • 27篇刘勇
  • 22篇蒋乐
  • 19篇吕瑞恒
  • 19篇史文辉
  • 16篇马履一
  • 14篇邹尚庆
  • 12篇孙巧玉
  • 12篇张硕
  • 12篇徐扬
  • 11篇郭蓓
  • 10篇于海群
  • 10篇贾忠奎
  • 10篇刘佳嘉
  • 10篇王佳茜
  • 9篇孙明高
  • 8篇奚旺
  • 8篇陈闯

传媒

  • 24篇林业科学
  • 16篇南京林业大学...
  • 1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3篇世界林业研究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浙江农业科学
  • 5篇第十届中国林...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上海蔬菜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林业教育
  • 3篇上海农业科技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中国蔬菜
  • 2篇山东林业科技
  • 2篇宁波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19篇2013
  • 20篇2012
  • 21篇2011
  • 10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栓皮栎容器苗冬季育苗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栓皮栎容器苗冬季育苗方法,属于林木容器苗的育苗技术。其特点在于充分利用顽拗性种子含水量大、无休眠特性,将栓皮栎种子冬季播种育苗,并对播种时间、温室温度与光照控制、苗木施肥及假植管理等有一整套严格的操作方...
李国雷刘勇祝燕蒋乐邹尚庆
文献传递
107杨、长白落叶松、栓皮栎优质苗木精准化灌溉施肥技术
李国雷
该成果在盆栽和野外控制试验等条件下,系统研究了欧美107杨、长白落叶松、栓皮栎及菌根化杨栎苗木苗期各生长发育阶段耗水规律和养分动态规律,并确定了东北、华北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施肥量下土壤淋溶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Ⅰ级苗质量指...
关键词:
关键词:速生丰产林灌溉施肥
关于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被引量:7
2010年
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对森林需求的增加,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如何通过开展理论研究,以便最终形成能够有效指导森林培育技术的理论体系,目前尚缺乏广泛讨论和研究。为此,文中提出以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从森林系统的起源、立地条件与森林生长的相互作用关系、森林系统的功能及其实现基础、森林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森林培育技术对森林最终目标的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随着研究在深度和广度的展开,森林培育学的理论体系定会逐渐形成和完善。
刘勇李国雷吕瑞恒赵华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
失水胁迫对长白落叶松播种苗移栽期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苗木形态、生理和活力状况是评价苗木质量的主要方面(刘勇,1999),苗木活力与成活率直接相关(Krameretal.,1979;喻方圆等,2002)。苗木起苗后经过分级、包装、贮藏和长途运输,到最终被栽植,这期间可能会受到失水、高温和低温、光照不足等异常因素的影响,导致苗木活力下降,从而直接影响移栽成活率。一些研究表明。
康瑶瑶刘勇李国雷马履一贾忠奎姜长吉刘福森李学莲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播种苗苗木活力
国外容器苗质量调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2年
近年来,由于造林重点由宜林地向困难立地转移,对苗木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文章系统总结近年来国外容器苗的质量调控技术及其对于我国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重要意义,从指数施肥、秋季施肥、底部灌溉、短日照处理和夏季造林、修根技术、容器规格、冻藏和解冻等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总结。指数施肥的每次施肥量与植物生长节律和养分需求同步,施肥效果较优。秋季施肥能避免苗木的养分稀释效应,已被应用于很多树种。实施底部灌溉的植物生长不亚于上部灌溉的植物,而底部灌溉用水量少,氮肥淋溶小。夏季造林时,将正处于速生期的苗木进行短日照处理,诱导顶芽形成,促进根系发育,能提高苗木抗性和造林效果。苗木冻藏可使空气中自由态的水凝固成结晶态的冰,苗木感染病菌几率降低,因此冻藏成为针叶树种贮藏的标准方法。在当前研究热点的基础上,论文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李国雷刘勇祝燕蒋乐史文辉
关键词:指数施肥秋季施肥短日照冻藏苗木质量
秋季施肥对毛白杨苗木质量、造林效果和养分回流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秋季施肥对苗木质量、养分贮存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明确苗木生长与养分回流的内在联系,确定最佳施肥水平,为苗木培育精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北林雄株1号”为试验材料,顶芽形成后进行秋季施肥,每周1次,连续6周平均施入(9月2日—10月7日)。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秋季施肥水平和1个对照,每株施肥0、5、10和20 g(水溶肥花多多1号:20%N+20%P2O5+20%K2O+TE),分析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养分贮存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水平以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生长和养分回流等的影响。【结果】1)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可显著促进苗木尤其是根系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茎、根氮浓度分别提高2.4%~12.0%和17.4%~48.1%,根淀粉浓度提高17.9%~34.5%;秋季同时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提高氮贮存而不影响磷、钾贮存,表现出氮元素利用偏好性;2)翌年造林后,苗高、地径和茎体积生长量在施肥量每株10 g时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0.0%、80.4%和85.3%),苗圃施肥效果得以充分体现;苗圃施肥量每株20 g的苗木造林后生长受抑,成活率最低(63.3%);3)造林后苗木(施肥量每株10 g时)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氮回流效率(71%),降低落叶氮淋失(56.4%);4)回流效率的变化并非受单一元素控制,而与叶片中多种元素的浓度变化相关;氮回流效率与落叶氮、落叶钾浓度呈负相关,与绿叶磷、落叶磷浓度呈正相关;磷回流效率与绿叶氮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苗木氮贮存量、非结构性碳积累量、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是评价秋季施肥效果的主要指标,苗圃合理秋季施肥能够提高苗木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进而提高苗木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表现;造林后,苗木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叶片氮回流效率,降低落叶氮淋失。秋季施肥是一种理想�
王苗苗刘勇李国雷彭玉信刘春和赵建松王书红蕫彪王长伟赵蕊蕊
关键词:秋季施肥造林效果
子叶切除与苗圃施肥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究不同子叶切除强度和苗圃施肥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为丰富苗木质量调控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3种子叶切除强度(E1/3、E1/2、E2/3)和不切除对照(E0)设置,同时2种苗圃施肥处理(N0、N100),施入相同量的磷钾肥和微量肥料,调查分析生长季末栓皮栎苗高、地径和生物量以及造林1年后苗木形态、养分积累和光合特性。【结果】苗圃不施肥条件下,子叶切除处理均降低造林苗木生物量、养分含量和光合特性。苗圃施肥条件下,E1/3、E1/2处理苗木造林1年后主根生物量较对照(E0)分别增加21.9%、31.7%,侧根生物量分别增加41.4%、45.2%;E1/3、E1/2处理还提高造林苗木根系养分含量和光合特性,促进苗木对光能的利用与碳同化;E1/2处理对单株生物量和养分含量也有显著促进,对光合特性的促进效果比E1/3更佳;而E2/3处理苗木造林后生长受到严重抑制,苗圃施肥并未起到缓解作用,表明子叶自身养分对于苗木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苗圃施肥效果有赖于子叶养分丢失程度。从苗圃和造林2个阶段评价子叶切除效应更为可靠;在子叶切除对造林苗木生长的影响评价过程中,苗木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养分含量同等反映苗木生长状况,是评价子叶切除效应的有效、便捷指标。【结论】适度切除子叶结合苗圃施肥有利于提高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效果,切除1/2子叶结合苗圃施肥(每株100 mg N)培育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效果最佳。
史文辉李国雷李国雷刘勇苏淑钗刘勇
关键词:苗木生长造林效果光合特性
容器类型及规格对油松容器苗底部渗灌耗水规律及苗木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研究底部渗灌条件下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容器对油松容器苗耗水规律及生长的影响,以期初步筛选底部渗灌条件下培育油松苗的最适容器类型和规格,为底部渗灌技术在油松容器苗培育上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嵌套设计,选用口径为3.8 cm、长度为14 cm和21 cm的硬塑料容器,口径为4.5 cm、长度为10和15cm的无纺布容器以及口径为10 cm、长度为10和15 cm的黑色塑料容器培育油松苗,并用底部渗灌的方式给予苗木水分,通过测定底部渗灌期间苗木的灌水频率和耗水量及1年生长期结束后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等指标,探讨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容器对底部渗灌条件下的油松苗耗水规律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底部渗灌期间总耗水量表现为无纺布容器>黑色塑料容器>硬塑料容器,均值分别为每株1 453,964,442 m L。灌水频率则表现为无纺布容器>硬塑料容器>黑色塑料容器,长规格的硬塑料容器水分利用率最大。苗木苗高和地径均以硬塑料容器最大,长规格和短规格的硬塑料容器苗高均达到了15 cm,地径也均在2.6 mm以上。硬塑料容器茎干质量最大,尤其是长规格的硬塑料容器茎干质量为0.4 g。黑色塑料容器根干质量最大,尤其是长规格的黑色塑料容器根干质量为0.65 g。但黑色塑料容器中苗木主根长均值达到23 cm。无纺布容器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苗木质量指数(QI)表现为黑色塑料容器>硬塑料容器>无纺布容器,其中,长规格的黑色塑料容器QI值最大,为2.48。硬塑料和黑色塑料容器的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比根长无显著差异,但均明显大于无纺布容器(P<0.05)。【结论】硬塑料容器耗水量最低,水分利用率却最高,且培育的苗木质量最好,因此在底部渗灌下培育油松容器苗,硬塑料容器较其他2种容器类型更为合适;而黑色塑料容器虽培�
王琰刘勇李国雷胡嘉伟娄军山万芳芳
关键词:油松耗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
一种油松容器苗短日照处理育苗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油松容器苗短日照处理育苗方法,属于林木容器苗的育苗技术。我国北方春季普遍干旱,春季造林成活率较低,生产上造林更多选择在多雨的夏季进行。但此时,苗木正处于速生期,幼嫩的顶梢易在起苗、运输、造林的过程中被折...
蒋乐李国雷刘勇林平祝燕史文辉陈闯奚旺王巍伟刘佳嘉
底部渗灌条件下水肥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根系生长及基质pH值、电导率的影响
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灌水梯度、3个施肥浓度,共15个水肥处理,探讨不同水肥条件对苗木根系形态结构及基质化学性质的影响,以期找出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底部渗灌的最佳灌水梯度及缓释肥浓度.结果...
奚旺刘勇马履一李国雷贾忠奎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容器苗根系生长电导率水肥条件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